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检测分析论文_梁菊文

耒阳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衡阳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的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共计706例,男422例,女284例,平均年龄(5.2±1.4)岁。主要为呼吸道标本。分析标本中细菌感染情况、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真菌感染情况、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情况。结果:(1)细菌感染比例前三位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2)第1份咽拭子和第1份+第2份咽拭子对肺炎支原体的检测阳性例数有差异,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可以看出双份血清培养阳性率明显增高。(3)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发现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阳性例数54例、4例,阳性率分别为8%、1%。(4)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发现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感染例数为50例、38例、10例,阳性率分别为7%、5%、1%。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多样,临床医生需要认真分析患儿临床特点,及时取得病原体结果标本,以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

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及下呼吸道的急性炎症的总称,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以冬春季较多,占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的 60% ~90%[1]。由于临床诊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盲目性比较大,加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都在下降,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因此为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的分布状况,我们拟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分析常见病原菌的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菌来源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即当同一患者连续多次从同一部位分离到相同的细菌时,只将其第一次分离到的那株细菌纳入监测范围)。共计706例,男422例,女284例,平均年龄(5.2±1.4)岁。主要为呼吸道标本,取得方法为痰液、咽拭子、气管插的导管尖、气管镜刷物等。

1.2.方法

1.2.1 仪器及鉴定方法 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2.2 咽拭子标本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第1份咽拭子,5日后采集第2份血清。

1.2.3 试剂 肺炎支原体IgM型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珠海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采用间接法ELISA半定量测定血清。带有微量反应条,每条含有8个试剂孔,包被有MP抗原。

1.3 数据录入 将数据录入EXECEL表格内,由专人负责数据核对后,对有疑问数据进行复核,然后录入WHONET5.6统计软件。

1.4 质量控制 要求参与本次研究的临床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参加国家临床实验室质控考核并合格,并进行统一技术培训。

1.5 观察指标 分析标本中细菌感染情况、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真菌感染情况、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情况。

1.5 统计学 研究数据录入 SPSS18.0分析系统,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感染情况 细菌感染比例前三位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见表1。

2.3 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发现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阳性例数54例、4例,阳性率分别为8%、1%。

2.4 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发现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感染例数为50例、38例、10例,阳性率分别为7%、5%、1%。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人群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有研究指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主要有细菌、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中病毒感染占80%以上[1]。

本次研究发现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比例前三位的细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荚膜,在肺泡内生长繁殖时,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其对多数药物敏感,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肺炎时,可以选择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联用治疗[2]。副流感嗜血杆菌是人类呼吸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副流感嗜血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分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代头孢及服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部份流感嗜血杆菌都是机会性感染细菌,阿莫西林、氟喹诺酮及阿奇霉素对其均有较高的杀菌作用。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3]。肺炎支原体不直接侵入上皮细胞及肺实质,可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和破坏上皮细胞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儿童感染后主要临床表现为症状乏力、发热,发热、咳嗽、喘息等。目前各大医院主要依靠肺炎支原体的血清学MP-IgM检测来诊断是否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如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冷凝集试验等。但是由于一次监测阳性率低,因此众多学者建议以两次实验的结果来判定是否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样本次研究发现第1份咽拭子和第1份+第2份咽拭子对肺炎支原体的检测阳性例数有差异,结果比较有差异。

本次研究还发现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阳性有一定的感染比例。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侵入细胞引起疾病。白假丝酵母菌的发病机制为分泌蛋白酶白假丝酵母菌能分泌多种蛋白水解酶,如碱性磷酸酶、磷脂酶和分泌性门冬酰蛋白酶等,上述各种水解酶有助长芽管穿透到完整的黏膜上皮细胞。白假丝酵母菌的培养特征是在普通琼脂、血琼脂和沙保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上述三种真菌基本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敏感,医生一般可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像判断患者是否有真菌感染[4-5]。

因此,本次研究认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多样,临床医生需要认真分析患儿临床特点,及时取得病原体结果标本,以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张卓然,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9- 295.

[2]曾凡胜,陆学东,王琼,等.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的检测分析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8):877-878.

[3]王敏敏,董晓勤,卢忠.1316株真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9):1819-1820.

[4]常东,蒋伟,黄志红,等.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45- 347.

[5]刘江平,俞莲花,胡大康,等.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的检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9):2309-2312.

论文作者:梁菊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检测分析论文_梁菊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