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城市废水排放、雨水排放、改善城市环境状况、保护道路功能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实践中,一定要将各项管道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切实提升城市道路的排水功能,满足城市在使用道路各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1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特征
1.1辐射范围广、面积大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首先要涉及到的问题是地面开挖,辐射范围广、面积大。施工时,地面施工肯定会影响到城市交通,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正常出行,因此,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多方协调合作等工作,将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视为各部门的工作核心。只有这样,方能切实提升施工效率,将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对市民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1.2工程施工组织有着很强的多样性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工程由主体工程、各自工程一起组成,以此,在施工实践中,一定要有整体性的施工方案予以支撑在施工时,各项目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强,因此,我们一定要确保每一项目的进度和整体质量,只有这样,这个工程的进程和质量才能有所保障。所以,在施工实践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工程施工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缕清各分项目和总项目的逻辑关系,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切实提升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
2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 施工前期的技术要点
在进行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图纸解读的过程之中,为了保证解读的全面性、准确性,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全面审核以及技术交底。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排水管道的长度、基本走向以及管道直径进行确定,并对排水管道的中心线进行必要的保护以及评估监测,确保其误差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切实保证施工图纸作用的有效发挥。
工程测量作为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后续施工活动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施工准备阶段,为了提升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在放线阶段,可以使用 CAD 软件,对城市道路的中桩线进行收集以及分析。同时在全站仪的辅助下,对排水管道各个井位进行确定,借助于这种方式,大大提升工程测量的效率,增强井位确定的准确性。
2.2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2.2.1沟槽的开挖和支护技术
在进行沟槽开挖技术的时候,应该及时勘测开挖地区的地质条件,同时结合沟槽挖掘计划,对其进行必要的安排,既要保证沟槽的安全性,同时又要保证其经济性,其开挖方案建议如下:(1)当沟槽深度不足4米的时候,应该采取放坡开挖施工:当其高度小于两米的时候,边坡应该采用1:2;当深度在2——4米之间,其边坡则应该保持在1:2.5。(2)当槽深在4—6米的时候,则一般采用上不放坡,下部支撑的形式即混合槽形式施工,这种形式对于保持沟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3)当开挖的沟槽深度大于6米的时候,则应该采取非开挖技术进行施工,但是如果当地土质含水量较大,则应该采取明开挖进行施工。为了提高沟槽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开挖过程中应该每隔一段距离对草地高程进行严格的测量,其中对于槽底的土方不得随意改动计划挖动量,如果超过这个部分,应该及时进行回填,并进行夯实,防止槽底低洼处有积水。
2.2.2对管道进行基础处理
1)对特殊土层进行必要的处理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工程中,在管道基础下的特殊土层应该进行及时的处理,目前在我国其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粉喷法,换填法,强夯发,垫层法,抛石挤淤法。当前一般情况下,处于管道基层处的大多都是人工填土层,为了保证管道工程的安全性,对其进行分层碾压,压实,确保其能够满足计划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槽底是淤泥土质的时候,应该进行挖掘,直至看到良好的土层,对于多挖的部分,应该及时运用天然级配碴石并将粗砂进行掺杂,然后分层铺在槽底,压实平整,其压实程度应该与工程计划相一致,每层铺的厚度应该小于20CM。当软弱的土层大于半米的时候,首先清除半米的软弱土层,并对半米一下的软土进行抛石挤淤处理直到土层土质稳定,同时应该铺设一层粗砂垫层,其厚度应该大于10CM。对于半米以上的部分,应该对天然级配碴石并拌和粗砂分层压实,其虚铺的厚度应该小于20CM。2)对于管道的处理,当管道的直径小于120㎝的时候,其承插口钢筋混凝土管应该是以砂石为基础。当管道的直径在120㎝—200㎝之间,其钢筋混凝土则应该以混凝土为基础,且每隔一节管道应该进行设置伸缩缝一道,主要是在缝内填充侵乳化沥青,其厚度应该保持在2㎝左右,伸缩缝应该与管道接缝对其,其误差应该保持小于2㎝,与此同时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应该利用振动器进行振捣直至密实。当管道的直径大于200㎝的时候,同样的也应该采用混凝土做基础,与此同时做好沉降缝,其位置要处于管道进入检查井的第一个管道接口处,在这一类型的管道中,当其长度大于30米的时候,每隔30米就应该设置一道沉降缝。
2.2.3管道的安装
首先是安装管材,在安装之前要做好检查工作,及时调整孔眼、漏洞等,检查管基系统的尺寸和高度,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还要测量好井距、井位,保证基础强度和接口防渗措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要及时处理管道接口的接缝问题,避免发生流水断面的问题。其次,要做好砌筑井的检查工作,施工单位在挖槽期间必须要做好井中心桩和井基尺寸的检查,之后进行井基的开挖工作,做好高度的确认,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之后,要保证满足基础的施工强度之后才能够进行下管工作,下好管材之后,调直管线、管口。确认好高程,检查好井砌筑闭水试验使用的弯头接头埋入,测出井底、井盖和管底的高程参数,保证这些参数能够达到施工的标准,在检验的过程中要避免漏水和积水现象的出现。
2.2.4闭水实验
闭水实验是检验排水工程管道质量检测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十分重要的验收程序,决定了工程使用的质量,所以施工方做好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效果的科学性是工程的关键。在实验开始之前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检查,保证各项标准符合实验要求,再进行实验,通常水龙头不足十米的井口。施工方应该安排专人在各个观察点观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汇报工作,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后续的使用安全。
2.3 回填土阶段的技术要点
2.3.1 控制回填土土质
回填土含水量一定要接近最佳含水量,在回填土中严禁出现大于 10 厘米的硬土块。在进行回填土施工前,要采取轻型击实试验的方法,测量回填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进行回填土施工时,不可以有积水或是存在冻土或是腐蚀土。
2.3.2 严格控制各层回填土之间的厚度
在回填管沟的时候,要一层一层进行夯实。就管道的两侧以及其上面 0.5 米范围内,一般选择轻型的回填土,而将重型的应用于上述范围的上面。要控制好回填土厚度,一般不能超过 0.3 米,结合实际检测回填土的密实度。如果填土工作实施到排水管道两边,需要将其高度控制在 0.3 米以内。就管道而言,在其上部的 0.5 米范围内,需要控制加填土的密实度在 9 成左右,而其在上面的范围,则将其密实度控制的和路基相似即可。
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建设中,道路是重要组成,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故而,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城市废水排放、雨水排放、改善城市环境状况、保护道路功能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实践中,一定要将各项管道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切实提升城市道路的排水功能,满足城市在使用道路各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卫卫.管道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中的应用[J].山西水利科技,2018(2):72-73,79.
[2]魏大斌.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道路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850.
[3]盛亮.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3381.
论文作者:乔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管道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排水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土层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