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子与情人》的自恋情结

论《儿子与情人》的自恋情结

王自敏[1]2002年在《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自恋情结》文中研究指明从自恋理论角度阐释了保罗自恋创伤的根源及其自恋情结。

王自敏[2]2002年在《论《儿子与情人》中莫瑞尔太太的自恋情结》文中认为《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自传体小说 ,自出版以来文学批评家们对小说进行了详尽的精神分析研究。但是 ,令人困惑的是 :没有一位精神分析学家探究过小说主人公的自恋情结。本文根据奥托·肯伯格的自恋理论来挖掘莫瑞尔太太心灵深处尚不为人知的自恋情结。一、自恋理论“

王自敏[3]2001年在《论《儿子与情人》的自恋情结》文中提出文学批评家对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进行过非常详尽的精神分析研究。令人困惑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位精神分析批评家探讨过小说主人公的自恋情结。实际上,劳伦斯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典型自恋情结的文学人物——莫瑞尔太太和保罗。 论文的第一章描述了因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影子而憔悴致死的美少年那喀索斯的故事,并深入阐述了自恋领域权威Otto Kernberg的理论。根据Otto Kernberg,自恋者的父母,通常是母亲,对孩子的过分爱恋和爱恋不足之情并存交替,孩子成为满足自恋需要的工具,这种非感情投入型的母爱导致了孩子的自恋创伤。通常,自恋者表现出以下症状:自视过高,奢望别人的羡慕,追名逐利,冷酷易怒,人际关系方面则体现为:理想化和贬低他人之情纷呈交替,渴求被爱却又不能感情投入地爱他人等。 第二章探究了导致莫瑞尔太太和保罗自恋情结的原因。由于童年时遭受的自恋创伤以及对婚姻的幻灭,莫瑞尔太太成为一名盛气凌人的、有强烈控制欲的妻子和母亲。为了获得母爱,保罗对母亲言听计从,敌视和蔑视父亲,并专心艺术,以实现母亲的宿愿和追求自我完善。因此莫瑞尔太太对保罗的非感情投入型的爱是后者自恋创伤的根本诱因。 第叁章分析了莫瑞尔太太和保罗在后者的二次恋爱经历中所表现出的自恋情结。莫瑞尔太太作为一名自恋者,不顾一切地攫取保罗的爱,因为男人的爱是她存在价值的体现。保罗则是一名情感依附型的恋人,在米丽安和克拉拉面前树立了控制、支配地位,而她们作为保罗的恋爱对象根本不具有任何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罗的情感依附实质上是以自我为导向的,保罗本质上仍是一名自恋者。纵观保罗的一生,女人只是他实现自我完善的梯阶:米丽安象信徒一样崇拜他的艺术,克拉拉唤醒他的激情,莫瑞尔太太始终如一地支持他、激励他超越出身局限,成为一名艺术家,直至实现自我完善。当女人不再具有任何利用价值时,保罗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她们,独自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总之,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能剖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心冲突和人物问的复杂关系。从自恋理论角度来探究莫瑞尔太太和保罗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崭新而富有成效的尝试。

刘竞[4]2007年在《《儿子与情人》的心理学新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版于1913年的《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成名作,甚至被一些人视为他一生唯一重要的作品。这部作品以作者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为背景,以文学为形式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它一出版便为劳伦斯带来了广泛的声誉,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即使20世纪20年代,他后来的作品(如《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争议,《儿子与情人》的价值和地位也没有受到丝毫的动摇。鉴于这些,我们不禁要问这部小说的魅力究竟何在?其实,从那时到现在,人们一直在不断的从各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发掘小说的意义和生命力。其中,文本内容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俄狄浦斯情结”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视角。然而,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深入,这一视角因其过于单一和弗洛伊德理论本身的不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由此,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已经无能为力,渐入绝境;他们开始从社会、经济等因素出发解释保罗·莫瑞尔的悲剧人生。一方面,这些宏观的研究视角确实深化了人们对《儿子与情人》的理解;但另一方面,心理学对保罗成长历程的微观阐释难道就真的山穷水尽了么?对这一疑问的回答构成了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早已结束精神分析理论一统天下局面的心理科学现在正值百花齐放的春天,新思潮相继诞生,新思维和新方法仍在加盟;而笔者想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新成果新思想引入文学批评,以尝试对保罗的悲剧重新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对《儿子与情人》做出新的心理学阐释。事实证明,这一尝试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第一,家庭系统理论的引入使我们对保罗的悲剧同其所在家庭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的人格缺陷并不单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莫瑞尔家庭系统平衡的必要保证,受家庭内部规则的制约。同时,家庭系统理论还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莫瑞尔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发展心理学有关理论和概念的引入使我们对保罗悲剧形成的来龙去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在梳理其发展轨迹的过程中,笔者还注意了一些前人未曾注意到的细节,得出了一些新的发现,比如保罗对母亲的天然依恋,保罗对米莉安的“误读、误释”和保罗的病态防御等等。总之,笔者相信本文为心理学同《儿子与情人》的继续结合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至于此次尝试的“源”和“本”,说到底乃是这部小说对生活中各种真实关系的忠诚且生动的描述,而这也许就是其魅力所在,是其蕴含无限思想宝藏的根源。

毕素珍[5]2004年在《另一副心灵的枷锁》文中研究指明在D.H.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的恋母情结已得到文学评论界全面而深刻的阐释。本文以心理分析方法,以奥托·肯伯格的自恋理论来关照小说中被恋母情结所掩盖的自恋。通过观察少年保罗为获得母亲持久的爱和关注,对母亲言听计从,轻视和蔑视父亲,和母亲的畸形共生关系,探索保罗自恋创伤的根源;通过分析保罗与母亲及两个情人之间的关系,剖析女人只是他实现自我完善的阶梯,当女人不再具有任何利用价值时,他就毫不犹豫、冷酷无情地抛弃她们,独自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他的情感依附始终是以自我为导向的。最终证实,保罗是一名典型的自恋者。从自恋理论角度来透视保罗的内心世界,从而对该文学人物形成新的洞察,为理解《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提供另外一个视角。

苗雨[6]2012年在《保罗的自我探寻—《儿子与情人》中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大卫·赫伯特·劳伦斯作为英国着名的和世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不仅在中短篇小说、故事,诗歌,而且在散文、翻译,剧作方面都很有造诣。《儿子与情人》,作为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半自传体的一部小说,在二十世纪的众多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与十九世纪早期的诸如维吉尼亚·伍尔夫,詹姆士·乔伊斯等作家不同,劳伦斯不再重视激进的创作技巧,转而进行新颖的创作,关注年轻主人公保罗的心理发展。这篇论文试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探求保罗追求自我的过程,试图分析保罗受到折磨的根源,即在母亲心目中自己完美想象的误认所导致的灵魂和肉体的分离。第一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儿子与情人》的不同研究角度,比如说马克思主义角度,女性角度,主要以弗洛伊德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分析角度(俄狄浦斯情结)等等。之后,介绍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第二章提出“他者”这一在拉康理论特别是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重要概念。莫雷尔太太,作为对保罗最重要的“他者”,在保罗很小的时候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那时,保罗的自我就已经“形成”了。那就是做他母亲喜欢的事情。就像在前镜像阶段的婴儿,保罗无法区分自己与母亲的区别。第叁章主要讲述了米丽安和克莱拉作为“他者”对保罗的影响。在遇到她们之后,保罗不知不觉逐渐地形成了与母亲不同的想法。但是,他依然坚持追求在之前形成的自我。这就使他陷入痛苦的境地。这里,保罗的情况像极了那些处于镜像阶段能够区分自己和母体的孩子。第四章展现了保罗追寻自我的失败。随着“父亲”的介入和母亲的去世,保罗不可能找到符合母亲愿望的理想自我。因此,保罗变得更加痛苦。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旨在进一步说明,人们在追求他人心目中完美自我形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遵循自身的需求,以便寻求到真正的自我。

参考文献:

[1].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自恋情结[J]. 王自敏.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2]. 论《儿子与情人》中莫瑞尔太太的自恋情结[J]. 王自敏. 理论与创作. 2002

[3]. 论《儿子与情人》的自恋情结[D]. 王自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01

[4]. 《儿子与情人》的心理学新释[D]. 刘竞. 安徽大学. 2007

[5]. 另一副心灵的枷锁[D]. 毕素珍. 河北大学. 2004

[6]. 保罗的自我探寻—《儿子与情人》中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解读[D]. 苗雨. 郑州大学. 2012

标签:;  ;  ;  ;  ;  ;  

论《儿子与情人》的自恋情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