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一例喉罩至杓状软骨脱位的护理。护理观察要点:做好患者拔管后的评估,重视患者主诉,及时联系医生,遵医嘱用药,并做好心理护理。患者最终环杓关节复位出院。
关键词:杓状软骨脱位; 喉罩;麻醉复苏;护理
杓状软骨脱位是全麻插管术罕见并发症,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进食水呛咳等症状,应当予以重视。我院2014年8月有一例喉罩至杓状软骨脱位,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9岁,体重70kg,拟2014-8-27 全麻下行“左胫骨肿瘤刮除灭活植骨内固定”,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入院后常规监测,血压135/70mmHg,心率75次/分,SPO2 98%,常规全麻药诱导后顺利置入3.5#喉罩,听两肺呼吸音清晰对称,确认喉罩对位准确后固定行机械通气。手术顺利,历时2小时,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出血50ml,输液1500ml。术后送PACU呼吸支持。待患者苏醒肌力恢复后顺利拔除喉罩,拔除后患者呼吸稍费力,嘱其讲话,发觉声音沙哑,给予甲强龙40mg iv,后呼吸逐渐平稳,声嘶无明显好转,基于其生命体征稳定,与手术医生联系后送回病房观察并联系耳鼻喉科会诊。会诊示左声带固定,考虑环杓关节脱位,随后经耳鼻喉科两次复位后声音基本恢复,并嘱患者出院后随访。
2护理
2.1 了解杓状软骨脱位的原因
2.1.1一直以来认为杓状软骨脱位是气管插管的并发症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声门上通气道,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麻醉期间的气道管理,喉罩主要通过气囊充气后在喉周围形成密封圈,但目前喉罩的放置通常是一种盲探技术,难于保证会厌不被接触。杓状软骨脱位主要因素与患者环杓关节囊及韧带松弛、操作者喉镜插人过深、插管时对环状软骨施加压力、上提手法过于粗暴等有关;尤其是在诱导麻醉未充分时行气管插管,引起患者吞咽及呛咳过频等动作致喉头上下牵拉,更易致构状软骨脱位[1]。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管芯使用不当[2],操作者在寻求声门裂隙时导管尖端或管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术后的长期带管过程中,吞咽、呛咳等动作使喉头上下移动牵拉使杓状软骨内收、声带与气管磨擦,导致导管损伤粘膜上皮或造成脱位。在拔管期间气囊未完全放气,亦可致构状软骨偏斜而脱位[3]。
2.2.护理
2.2.1严密观察病情,加强与主麻医生的联系:护士是发现病情变化的第一个哨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预防不良后果的关键。杓状软骨复位的时机,构状软骨脱位后,构状关节随即出现炎性反应,应在发生脱位24一48h内进行复位,越早复位,效果越好[4]。这里就需要我们密切的观察病人,该患者在拔除后出现呼吸稍费力,嘱其讲话,发觉声音沙哑,我们联系了麻醉医生,之后请耳鼻喉科会诊,明确了声音沙哑的原因是杓状软骨脱位。
2.2.2心理护理:杓状软骨脱位的症状主要为声嘶、喉痛、吞咽疼痛、进食呛咳,这些症状可引起病人的不适、烦躁、焦虑等,需要我们耐心的做好病人的沟通,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另外杓状软骨脱位后,部分患者经过一次拨动可复位,但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发现晚,需要多次拨动治疗,需要时间长,患者往往担心声音一直发不出,对此不能耐受,烦躁、焦虑、恐惧情绪将影响治疗,需要我们耐心的跟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直至治愈。该患者主要症状是,声音沙哑,吞咽呛咳,同时也出现了烦躁、焦虑,在耐心解释后,患者积极配合耳鼻喉科的治疗,两次复位后声音基本恢复。在此过程中,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离不开护士的心理护理和家人的支持。
2.2.3杓状软骨脱位的复位配合:局麻杓状软骨拔动术,即在间接或直接喉镜下,拔动杓状软骨法治疗,提高发音或改善呼吸,以2%地卡因表面麻醉下实施拨动复位术。若发声良好或较术前明显改善,患侧披裂与对侧相对称,声带运动恢复,则拨动复位术成功,一次局麻可实施拨动操作1~5次,若声音嘶哑仍无明显改善,则不宜继续拨动,以免局部出现过度充血肿胀或黏膜下出血,影响呼吸和吞咽。待3~7d后再次局麻下实施手术。在这里,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做好病人的沟通工作,得到患者的配合,接着提前做好用物的准备,包括环境、药品、器械等。之后在复位过程中协调的配合医生的工作。
2.2.4复位术后护理:鼓励患者多讲话,同时自行配合摇喉发声训练:用拇指和食指按捏颈部喉体,于两侧做上下、左右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摩100次,按摩时用力发声或做清嗓动作。
3 小结
本例提示我们,虽然喉罩不进入喉腔,但也有导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可能。因此放置喉罩前,在喉罩尖端涂以润滑剂充分润滑,置入时动作应轻柔,遇阻力时切不可硬插,可有助于减少本并发症的出现。拔管时气囊应完全放气,防止病人清醒后自己拔管。拔管后重视患者主诉及时对症处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并加强与主麻医生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王明安,段开明.气管内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6例报告[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0):569-570.
[2]郭向阳,罗爱伦,任洪智,等 气管插管并发杓状软骨脱位五例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7,71:697一689
[3]张增,胡岩生译 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半脱位.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分册,1997,21:306一307
[4]Jones M W,Catlling S,Evans E,et al.Hoarseness aftertraeheal incubation[J].Anaesthesia,1992.47(3):213一216.
论文作者:胡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软骨论文; 患者论文; 气管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病人论文; 呼吸论文; 声音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