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探析论文_苏凯文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探析论文_苏凯文

东莞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仁化分公司 512300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建筑物的质检结果是检测建筑物质量是否过关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因此,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之中发现有问题,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和改正,确保建筑物能够正常完工并使用。之所以注重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是因为进行主体检测后,建筑后期工程进行会更有方向和目标,也会降低建筑风险,提高建筑物的安全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安全

一、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当今建筑事业的发展,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积极面对,并努力寻找出恰当的方法,才可能为现在的建筑事业提供最直接的力量。

(一)检测工作侧重点不清

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内容没有进行明确清晰的划分,导致了诸多问题,例如检测人员所有部分都采取统一的检测方法,不知道哪些部分需要重点检测,哪些部分不需要检测,使得人力、精力大量浪费,且检测结果可信度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了不同的人员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这就为质量检测留下了安全隐患,不利于检测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推进。

(二)质量检测人员专业水平不一

质量检测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进行,负责质量检测的人员的专业程度会直接影响质检结果,如果质检人员不够专业,就极有可能导致质检结果失真,可信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或是在质量检测过程中,与相关人员沟通不畅,导致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降低,从而耽误建筑工程的进程,为建筑结构带来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质检人员的态度和责任心也直接影响到质检结果,质检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要严格按照质检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执行质检,否则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相关法律法规落后于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愈发广泛,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质检过程中,检测方法和标准已经不能与建筑工程很好的契合,出现了检测方法与实际检测情况脱轨的情况,这就使得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标准不同,质检结果就不够精确,缺乏科学合理的检测标准,检测结果自然也就不够合理。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要求检测标准与检测方法也要及时更新换代,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决定了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必须跟得上建筑工程的发展,甚至要走在建筑工程的前端。现目前的问题是,检测方法还停留在以前的阶段,相关的政策还未得到更新,已经落后于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了。

二、强化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措施

(一)明确质量检测的内容和侧重点

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统一的质检标准,根据建筑工程的发展情况,及时发展、更新相关政策,紧跟建筑工程的发展,使得检测方法和建筑物完美的契合,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质检结果。在相关的检测标准中,应该明确质检的内容和重点,例如钢筋保护的层数及位置,钢筋的质量,混凝土的回弹、钻芯、强度等,全面落实,促使检测结果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重视质检人才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检测人员直接影响质检结果,其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关乎质检质量。只有质检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跟得上社会的需求,质检人员要时常参与相关的专业培训与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想觉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效率,使得质检结果的质量更加准确。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筑行业涉及到万千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注意,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质检人员也要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按照标准检查,这更利于检测质量可信度的提升。检测质量的标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勿凭空瞎想,胡乱安排,检测标准也不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应该根据需要制定多套检测标准,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检测标准,最大程度保证各种情况都达到最优的结果。检测标准也要分清主次,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必须认真重点检测。

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测的项目和方法

(一)外观和尺寸检测

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外观检测一般分为蜂窝、麻面、裂缝、露筋、孔洞和疏松区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一般采用目测和尺量的方法检测。这些建筑结构构件的尺寸偏差可以分为构件截面尺寸、轴线尺寸、构件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标高、预埋件位置等六个方面。

(二)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

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的检测又分为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两种。静态检测的优点是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数据更为细致,但缺点也较为明显,对于结构偏大、构件较多的建筑,受到的限制较为明显,因为有些部分无法检测。静态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钻芯法的精确度是最高的,但是这种方法却并未大面积的采用,因为这种方法在检测的时候会对混凝土构件产生损害。

(三)钢筋保护层检测

钢筋的数量和强度,以及钢筋在截面的位置会影响钢筋在混凝土受力构件中的作用,受弯构件中,钢筋移位的因素最为突出,尤其是在配置负弯矩筋的构件中,因此梁板类构件中悬挑受力构件是检查的重中之重。

四、质量检测的主要原则

(一)常规检测

常规检测一般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和不同的材料使用来进行不同的抽样分类检测,按照结构类型不同,划分为第一级,根据构件类型不同,划分为第二级,根据材料不同又可具体划分为第三级。其中第一级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你、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第二级包括梁、柱、墙三个类型。

(二)有异议的构件检测

在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针对不同的检测类别,需要对存有异议的构件进行检测,在检测中确定样本容量时,需要结合检测的样本批容量来确定,但是,抽样检测的数量不能低于总检测量的10%,否则,检测结果便失去了可靠性。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建筑的走向和质量,主体结构是建筑的基础,是骨架,只有保证主体结构精确、误差小,检测工作具体到位,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建筑行业关系到百姓民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容半点疏忽,只有检测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的为百姓建造出品质优良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廖晓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

[2]余稳松,郑俊升.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低碳世界,2017(03).

[3]韩斌,祝文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途径分析[J].河南科技,2018(14).

论文作者:苏凯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探析论文_苏凯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