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论文_卞磊

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论文_卞磊

山东鸿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经济水平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提供条件。智能化工程具有环保及节能特点,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上逐渐被人们认可。但我国的智能化建筑起步较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依旧面对一定问题,导致施工质量无法满足标准,对建筑智能化工程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本文探究建筑智能化工程概念,并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我国经济在二十一世纪后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办公、娱乐建筑的要求不断增高,舒适、便捷的建筑环境受到人们的喜爱。对此,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智能化建筑涉及的内容较多,需多种技术相互配合,导致智能化建筑在建筑领域应用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建筑企业应当强化对工程的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规范,对此,在本次研究中,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1.建筑智能化工程

建筑智能化工程作为系统性工程,需配置规范的指导方案,保证工程的验收质量。智能建筑工程中涵盖通信网络系统及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BAS系统,将建筑物与空调、变配电、照明、热交换等系统结合,实现监视、控制及管理的综合系统。CNS系统作为建筑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设施,通过通信网络系统,能实现外部通信网络的连接,保证信息的实时传递。INS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及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建设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平台的信息共享,在此之上展开各种业务。ISI系统在安全防范系统及火灾的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上建设,能实现建筑物的集成管理。BMS能与INS、CNS系统进行集成,构建IBMS系统,实现对建筑物的综合管控,使只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及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目标,具有安全及环保的特点。因此,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关注质量问题,避免对后续使用造成不利影响。

2.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问题

2.1施工与设计的矛盾问题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开发商及业主编制智能化建筑项目相对完善,但受到施工中的多种因素影响,在作业过程中,与设计规划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没有按照设计标准或者计划进度施工,而是盲目追求装置的先进性,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智能化建筑规划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部分研究的产品具有保密特性,导致智能装置无法有效在施工中应用。

2.2项目管理问题

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关键性环节,通过科学的控制措施促进工程项目有效开展,提升建筑产业经济效益,为业主带来更多的效益。中国建筑智能化项目管理体制更新速度较为迟缓,在控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较为关键的环节是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忽视管理工作,加之业主盲目投放资金,导致智能化建筑项目质量无法提升。

2.3工程监理问题

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监理是担当控制质量的主体,应当肩负起质量安全控制的责任。但项目监理企业含有机械装配及土建等工程监理,缺少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监理,多数装置是监理单位的成员对作业质量进行控制,但电气监理在智能化工艺层面职业技能较差,施工人员没有监理指导,容易导致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无法满足标准。

2.4施工人员的专业性问题

建筑智能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专业性对施工质量直接产生影响。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两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无法完全根据施工标准展开施工,施工过程中往往根据经验,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工程质量参差不足。施工监督管理问题,施工监管人员不能根据国家既定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也无法及时找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最后的验收工程面对难题。

3.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控制策略

3.1提升设计水平

3.2统一、协调管理

建筑企业应当根据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定律,制定对应的施工准则,对施工流程进行指导,为提升建筑质量奠定基础。在整体流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提升编制规范,建筑智能化体系的研究时间较短,建设完备的技术规范能起到规范施工的作用,并逐渐完善我国的智能建筑系统项目体制。其次,强化资质的控制,结合市场准入机制。智能化建筑工程的设计机构及监理单位应当实施资质确定制度,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3.3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

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对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若想提升施工专业性及标准性,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通过考核的人员能参与施工。施工现场的管控应当按照标准执行,现场施工人员展开机械化管理,根据作业标准,避免凭借经验进行操作,管理人员应当在旁进行监督与指导,从而提升作业的规范性。加大监督力度,对监管人员的专业性进行综合性考评,使其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能及时找到问题源头,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及质量。

3.4引入第三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资质较高的建立机构,能根据业主的需求及法律规定,对信息系统项目的展开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筑智能化体系在我国深入发展,引入第三方信息体系项目控制管理,能有效控制调试、装配等作业流程,在最大限度上将监理职业技能不足的问题解决,避免监理人员只做表面工作,无法展开规范质量管理的情况出现。

3.5合理组织施工设计及施工方案

作业周期的规划目标是缩短施工时间,控制施工成本,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点便是时间。施工规划设计与整体项目的实践紧密联系,在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编制全面性,方案编写的全面性,能在作业环节展现,从而体现工程的性质。其次,应当思考作业规划与项目的契合情况,使规划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实际需求。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控制建筑施工的质量,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把控每个施工环节,做好监督管理。若想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当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监理人员的监督水平等,对工程展开合理性的编制及设计,避免施工与设计存在矛盾,对实际施工进度、成本、质量造成影响。只有保证各个细节性的问题都能解决,才能确保建筑质量,促进建筑智能化工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于成伟.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现状、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J].中华建设,2018,(01):122-125.

[2]王纯正.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及发展[J].物联网技术,2018,8(02):100-102.

[3]刘倩.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29-30+37.

[4]钟声,李志丰.浅谈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系统的信息安全评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6,(06):91-94+98.

[5]李坤.现代项目管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S2):25.

论文作者:卞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论文_卞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