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999年宋代文学研究论著及作者队伍的定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量分析论文,论著论文,宋代论文,队伍论文,作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2)03-0001-04
本文旨在定量分析1997-1999年间宋代文学研究论著的选题分布及作者队伍的基本情况。文中使用的数据库,是自行编制的《1997-1999年宋代文学研究论著检索系统》,其中数据来源于《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1999)》(注:武汉出版社2001年10月版。)所提供的1997-1999年宋代文学研究论著索引,另据中国期刊网、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作了增补。
一、论著及作者的总量分布
为了考察三年间宋代文学研究者的生产能力,首先对1997-1999年宋代文学研究论著和作者的总量作一统计(见表1)。
表1 论著及作者总量分布表
年度
论著(项) 作者(人) 人均创作量(项)
1997
513413
1.24
1998
555440
1.26
1999
628524
1.20
合计
1696
1377
1.23
表1中的“论著”主要是指1997-1999年大陆内发表的宋代文学研究论文和出版的宋代文学研究著作,大陆以外所刊行的宋代文学研究论著未计在内。又,一篇论文和一本著作都作一项论著统计,虽然两者不能完全等量齐观,但为便于描述和统计,姑且如此处理。三年中,宋代文学研究成果共有1696项,其中论文1348篇,著作(含选本)348种。撰写这些论著的作者有1377名(联合署名的论著,只计第一作者),其中有部分作者在不同年度重复出现,去其重复,实际作者为1181人。
1997-1999年,生产宋代文学研究论著的作者、或者说从事宋代文学研究的工作者竟达1181人,也很出乎意料。然而人数虽多,人均产量却不太高,只有1.23项,按实际作者数计算,人均也仅有1.44项。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庞大的作者队伍中,包含了13名海外作者,其中韩国9人、日本2人,两位日本学者共有7篇论文,其中池泽4篇,横山3篇,属于产量较高的作者。
二、选题分布
考察选题分布,目的是要了解三年间宋代文学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找出哪些是研究的热点,哪些相对冷清,从而为调整和逐步完善宋代文学研究的格局提供参考。
选题分布,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统计考察,一是看其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哪些文体上;二是看其关注哪些作家;三是看其有哪些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所谓文体分布,主要是指宋代文学研究成果分布在哪些文体上。宋代文学中受人关注的文体主要有词、诗、散文、小说、戏曲5种,有的研究成果还涉及到宋代文学理论等,有些成果属综合性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体。因此,我们将这些研究成果的研究领域分为词、诗、散文、小说、戏曲、文论、综合和其他共八类。“综合类”指涵盖了两种以上文体的研究论著,如“宋代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之类。有关会议综述、书评、札记等不便于分类的,则归入“其他”类。这种分类也只是相对的,有些研究成果原本就有交叉,很难截然划分。1997-1999年宋代文学论著的文体分布见表2:
表2 文体分布表
文体
作者(人)
论著(项)
词 589
781
诗 260
321
散文132
152
小说35
49
戏曲16
19
文论49
66
综合150
182
其它107
126
表2显示,近三年间宋词最受宋代文学研究者关注。专门的宋词研究成果有781项,占宋代文学研究成果总量的46%。而从事宋词研究的作者则有589人,约占宋代文学研究作者总数的一半。而从事宋诗研究的作者人数,还不及宋词研究作者人数的1/2,宋诗的研究成果为321项,也不到宋词研究成果量的1/2。研究宋代散文的成果和作者又只有守诗的一半,研究宋代小说戏曲的成果则更少。
宋词的研究成果与宋词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基本相符,而宋诗的研究成果则与宋诗的成就地位不太相称。今后应该加强宋诗的研究。宋代散文的研究成果与其成就、影响更不协调,研究者对宋代散文的兴趣仍然不大。近三年虽然出版了一系列以“唐宋八大家”命名的丛书,如《唐宋八大家文集》(注:郭预衡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唐宋八大家文选》、(注:牛宝彤选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唐宋八大家全集》(注:余冠英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版。)等,但大多是普及读物,学术含量不高。
选题取向上厚此薄彼,不利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容易导致低层次重复研究。一方面,宋词研究的选题大量重复,而宋诗、宋文的许多领域和作家尚无人问津,研究格局严重失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年间宋代文学的综合性研究的成果量达到182项,参与综合研究的作者有150人,超过了散文的成果量和作者数。近几年来,大陆许多学术刊物都刊载了回顾性的论文,对上个世纪古代文学包括宋代文学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清理,对宋代文学的研究作了理性的、多角度的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对今后的宋代文学研究不无启迪。
下面再看看三年中宋代文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哪些个体作家身上,以便从另一个侧面考察宋代文学的选题取向和研究成果的分布。
表3排列的是1997-1999年最受研究者关注的、研究成果最多的30位作家。为省篇幅,其他有关其研究成果较少的作家从略。前三名仍然是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与20世纪1992年以前80年间词学研究的基本格局相近。在1912-1992年的词学研究格局中,有关苏、李、辛的研究成果量也是位居前三名(注:参王兆鹏、刘尊明.本世纪词学研究的基本格局.载百年学科沉思录[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4页。)。
近三年,苏轼的人气最旺,有关他的研究成果比第三名的辛弃疾高出4倍,稳居榜首。苏轼享有崇高的文学地位,流传的作品又丰富,需要和值得研究的东西太多,所以有关他的研究成果名列第一,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而李清照存词仅43首,研究成果却多达100项,位居第二位,这倒值得深思。这位杰出的女词人受欢迎、受关注的程度居高不下,固然表明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雅俗共赏,易于传播,但李清照的作品量非常有限,研究成果过分集中,不能不令人担心选题的陈旧和研究的重复。单就有关论文标题而言,雷同程度非常高。仅以“李清照诗词中的自我形象”为题的论文就有4篇,“谈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的同题文章也有2篇,这类题目在1997年以前的李清照研究成果中早已频繁出现过。而有关其《词论》的研究论文多达11篇,再检视原作,有新意的并不多。而宋代诸多诗话、词话著作几乎无人光顾,与其在一篇已被精耕细作过的《词论》中重复劳作,不如去开辟一些至今还荒芜的处女地。
辛弃疾是现今存词最多的一位词人,以629首词作创造了宋词创作量的最高记录,其词内容上也博大精深,有关他的研究成果量却只有64项,位居第三,这多少有些不协调。
值得欣慰的是,有些以前不太受人注意的作家已逐渐引起重视,如洪迈和朱淑真,以前有关他们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这三年的研究明显增多。而“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辙和曾巩,以前也比较受冷落,这三年研究其人其文的成果量日益增多,其中虽然有不少是普及性的散文选本,但至少表明他们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了更细致地考察论文作者对个体作家的关注程度,我们特意区分了一下其成果量的文体分布。其中有关苏轼、欧阳修、陆游和黄庭坚的研究相对均衡,各种文体都有所涉及。而有关陆游和黄庭坚诗歌的研究成果量都超过了有关其词研究的成果量,这与其诗歌成就是相符的。
我们还对三年间研究论著的类别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发现在研究著作中,选本数量相当多。在348种著作中,普及性选本占了200多种,而且选题的重复率高。有份量的学术专著不到100种。也就是说,近三年真正称得上是宋代文学研究“著作”的成果并不多。
表3 研究对象分布表
为了考察近三年宋代文学研究的趋势,我们对1696项论著进行分类检索,发现考证类论著只有104项,仅占全部论著的6.1%,可见实证性的研究成果相当薄弱。其实宋代文学研究中有相当多的史实问题没有弄清楚,今后应加强实证性的研究。由于理论阐释性的论著统计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将留待今后再作统计分析。
三、作者的创作量分布
考察作者的创作量,旨在了解这三年间宋代文学研究的作者队伍中有多少是一般作者,有多少是活跃作者,其著述量与其创作能力、知名度又有何关系。1997-1999年宋代文学研究论著作者的创作量分布见表4。
按照文献计量学的普赖斯定律0.749乘以个人最高创作量的开方,即为活跃作者的创作量。而这三年宋代文学研究者的个人最高创作量是12项。因而在这三年中,创作量在2.6项以上的可称为活跃作者。我们取整数计,具有3项以上成果的为活跃作者。即是说,活跃作者平均每年有一项成果问世,他们每年都在从事宋代文学研究。无论他们是全力投入宋代文学研究,还只是馀力兼顾着宋代文学研究,只要近三年连续有宋代文学的研究成果问世,就可以称为活跃作者。而只有一、二项成果的作者,我们称之为“一般作者”,或者说是“临时作者”。他们中有的原本是“业余”作者,偶尔涉及宋代文学研究,有的虽然是专业的古代文学研究者,但只是“客串”宋代文学研究,主要精力没有投放在宋代文学研究方面。
表4 作者创作量分布表
在现代科研文献中,不同学科或主题领域的文献作者分布有这样的趋势:撰写论文多的人,知名度高,而相应的人数很少,反之相应的人数很多。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把作者的论文数作为尺度来衡量相应的著名人数或作为其知名度的表征。诸多数据表明,知名度越高,影响越大,相应的作者数也就越小。宋代文学研究论著的分布,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成果量高的作者,人数很少,而成果量低的作者却占了绝大多数。表4显示,这三年间,宋代文学研究的作者队伍中低产的一般作者共1072人,占作者总人数的90.8%,其中三年间只有1项成果的有918人,占总数的78%。他们都是“业余”作者。而活跃作者却比较少,只有109人。也就是说,在1181人的宋代文学研究的作者队伍中,只有1/10的人是活跃作者、学术骨干。宋代文学要向纵深发展,要有大的开拓,主要依靠这100多位活跃作者。
在这109位活跃作者中,我们将平均每年有2项以上成果、即成果总量达6项以上的称为高产作者。再看看这些高产作者的成果量与其知名度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是否成果多就知名度高。表5是对1997-1999年宋代文学研究中18位成果量在6篇以上的高产作者群的统计:
表5 高产作者统计表
表5中的18位作者,是1997-1999年间发表宋代文学研究成果最多的学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事宋金文学研究的专业作者,而非业余作者、客串作者,故其成果的推出不是临时性的,而是连续性的。同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是宋代文学研究界的知名人士。其中一位是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的会长(王水照)、另三位(杨海明、刘扬忠和王兆鹏)是副会长。谢桃坊、刘乃昌、曾枣庄、徐培均、朱靖华等先生是宋代文学研究界的资深学者,长期以来都致力于宋代文学研究,成果斐然。而张晶、李扬、马茂军、刘尊明、张兵、祁光禄、胡可先诸博士和王洪教授等都是近几年在古典文学界非常活跃的中青年学者。他们的知名度与创作量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
从年产量看,前9名活跃作者均保持了较为稳定的著述状态,没有一位作者在其中任意一年出现断层现象,当中还不乏蒸蒸日上者。可见活跃是需要以实力为基础的。另9名作者中有4人发表论著有所间断。表5的数据显示:越是高产作者,创作的持续性越好。如果对一个更长的时段进行研究,其规律将会更明显。
再考察一下他们各自的主攻方向。这18位活跃作者都是术业有专攻,研究范围都有侧重。其中王兆鹏、杨海明、刘尊明、赵永源、祁光禄、王洪、刘扬忠七位,主要致力于词学研究而“心无旁骛”。前三位同出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之门,志在弘扬唐门的词学事业。谢桃坊、刘乃昌、李扬、徐培均四位也将更多的心血投注于词学。张晶、马茂军更钟情于宋诗研究,而张兵则专心经营小说研究。可见高产作者大多是专家,集中优势兵力攻破一处堡垒,成果显著。这也许是他们成果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吧。王水照先生则更显示出“大家”气象,诗词文各体都予关注,并注重综合的整体的研究。
对于宋代文学研究的作者来说,宋词始终具有超出其它文体的魅力。在以上18位活跃作者中,仅有3位未曾顾及宋词研究,其余15人均在宋词的沃土里开垦过。从表中可统计出,18位活跃作者共著述了77项关于宋词的研究论著,占18人创作总量(135)的一半以上。当然,我们希望宋代文学研究的活跃作者更多地关注一下那些薄弱的研究领域,以使宋代文学研究史健康均衡地向前发展。
收稿日期:200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