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大突破论文,本质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位俄罗斯学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奋斗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关于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崩溃的原因,他认为:“第一个原因是,社会主义没有能够在经济上取得对资本主义的胜利,即没有能够提供列宁认为是社会主义生命力最重要的标准的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个原因与第一个原因密切相关,即社会主义没有为劳动人民提供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生活水平。第三个,看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即我国搞的社会主义,并不是这个词所包含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社会主义,因为政权与劳动人民异化,并首先向党的官僚们提供利益。最后,坚持社会主义完全和彻底胜利的理论的苏联共产党,仍然是一个教条式的党。它不仅在实践中歪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而且也没有给这些思想带来什么发展。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这一点,否则,我们从我国的过去中将一无所知。”(注:《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5期,第7页。)不容否认,他的总结是深刻的。事实上,我们已经先于他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生、发展作了回顾。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有了重大突破。邓小平同志把传统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更高的角度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为我们当前的改革实践,为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体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时代的课题
我们有必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1917年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在世界上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4年至1949年间,有十几个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81年,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在先后宣布独立的87个国家中,其中有半数国家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或宣布以社会主义为方向。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自十月革命以来所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社会主义经历了辉煌鼎盛到现在的大曲折。现实社会主义的历程曲折复杂,壮丽辉煌与雾迷日落并存。人们以思考、探索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过去。回首共运百年沧桑史,试图找出对革命为何如此结局的解释,有人认为根源在于社会主义本身,有人认为社会主义这部交响乐本身并未错,只是演奏走了调,根源在于极端的集权化,在于分配原则的扭曲与变形,在于执政党内部危机。也有的人把根源归结于个人:“斯大林的集权化”、“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勃列日涅夫的僵化”、“戈尔巴乔夫的蜕化”……众说纷纭。以“十月革命”为先声的本世纪社会主义的思想、运动、制度的全部内容、形式,凝聚了革命领袖和人民群众的智慧、理想与实践,其内蕴的精华,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对于这些伟大的创造和成果,我们的任务,决不能只是挑剔、苛求,也不是忘却,更不是全盘否定和诋毁,而应以严肃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取精去粗,继承发展。这样,才能站在前人的肩上,以更加宏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视野,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历史的演进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预见。他们的预见建立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和彻底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部分,总结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演变的趋势,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的论断,他们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可以高度概括为: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消除商品经济,消灭阶级,国家消亡,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原则。然而,由于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因此,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工人运动确立的正确的未来奋斗目标是摆脱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那么,理所当然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首要的区别必然是放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他们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看成是彼此对立的两种经济形式。这些局限性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是很正常的。但是,后人却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他们对社会主义的预见当成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历史条件中,任何国家内不变的真理,从而进入了认识的误区,也导致了实践的误区。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对社会主义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和马克思、恩格斯相比,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深化了,也更具体了。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当时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为了摆脱困境,动员全国人民支援前线,保卫新生的政权,列宁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确实使苏维埃政权牢牢的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使国民经济能够为战争服务,从而保证了前线的物资供应和后方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需要。为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但是,这一体制的实行,也给俄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问题。首先,余粮征集制的实行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在战争情况下,为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解放,农民顾全大局,咬紧牙关,忍饥挨饿,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无偿支援国家。这一政策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工农联盟面临破裂的危险。其次,战时共产主义体制用纯粹的行政手段管理工业企业,严重地限制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的下降。1920年只相当于1913年的30%,工业品产量仅相当于1913年1/7。石油产量仅为1913年的1/2,相当于1890年的水平。除此之外,经济关系的实物化,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制度都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1920年初,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各地农民普遍爆发武装骚动。列宁毕竟是十分善于从实践出发观察问题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敏锐地发现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带来的严重问题,并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迈出了及其重要的一步。
列宁说:“我们曾经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我们原打算(或许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的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注:《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571页。)列宁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根据实践经验及时地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提出了通过迂回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思想。这一新思想就是“新经济政策”。它包括这样一些内容:(1)实行粮食税,把最必要的粮食作为税收来征税,其余的粮食要用工业品去交换。农民在完成了比余粮征集制条件下低得多的粮食税税额以后,有权处理自己剩余的粮食。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实行工农国家监督下的自由贸易制度。此时,列宁已经意识到必须从以物易物的产品交换发展到自由贸易,通过市场和农民发生经济联系,给农民更大的经济自由,通过市场关系把农民阶级和社会主义经济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这样也会使市场关系发展到一切经济领域。可以说列宁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运用市场关系,市场机制和商业的思想,是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进步,说明列宁不再把市场关系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运用的经济机制。(3)实行租赁制、租让制、合作制。租赁制就是把中小企业出租给私人经营。租让制就是利用外国资本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工程技术人员,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合作制它不要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也不要求必须集体劳动,它是一种小商品占有者的联合组织。(4)发展私营商业。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私人商业在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方面,起的作用很大。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新的阶段,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实践和探索,一种新的而又非常可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对于后人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列宁制定新经济政策是以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改变为前提的。他认为要抛弃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某些曾经被认为是很重要,但却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实际的观点,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理论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所在。新经济政策主张尊重经济规律。可以说这是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区别的实质,前者用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忽视经济规律,忽视个人对经济利益关心的机制;后者则从工人、农民和广大小业主的个人利益出发,主张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自己个人利益的关心上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新经济政策有这样一些方面的突破:在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上,从以公有制为标准,到以公有制与生产力并重为标准。从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出发,承认和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发展;从排斥市场经济到利用市场经济。列宁当时已经摆脱了把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看成是只和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传统观念,确立了把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看成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新观念,从消灭资本主义转变为利用资本主义。实行租让政策,引进先进生产资料,向发达资本主义学习先进管理知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从把合作社看成资本主义到看成是社会主义,从以政治斗争为重心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列宁这些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把经济工作、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第一位任务。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必须比资本主义发展的快,比资本主义发展的好。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虽然列宁当时还没有用明确的语言表述这一点。
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这一体制的形成,对苏联、对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应当看到,斯大林经济体制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苏联曾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大国家,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一,这样的成就是不能否认的。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在所有制方面,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形成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实行国家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体制,生产资料属于国家所有并由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一切经济资源由政府统一调配,企业的一切人、财、物、产、供、销的权力全部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也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只是执行政府计划的行政机构;排斥市场机制,对外经贸实行国家垄断经营。这种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就是国家垄断一切经济权力,排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对立物,国家垄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仅否定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且也根本否定了市场经济。正是由于它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因此它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这就决定了这一体制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其他性质的。另一方面,这一体制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时,又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划上等号,否定了市场经济。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基本矛盾,即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经营体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力的制度。在经济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的国家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要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大大提高生产力的社会化水平和程度。只有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而斯大林的体制却在一个长时期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深化了许多矛盾。
在哲学世界观方面,斯大林有严重的缺陷,这就决定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讲辩证法时总是既讲对立面的斗争,又讲对立面的统一。马克思说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的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列宁认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而斯大林则把辩证法简单地归结为对立面的斗争。他认为“对立面的斗争就是发展过程的内容,就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内容”。“发展就是对立面的斗争”。他重点强调了对立面的斗争,却疏忽了对立面的统一,这不能不说是斯大林哲学世界观的致命缺陷。由于这一缺陷,导致了斯大林在认识上的僵化或硬化,从而使他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产生误解和曲解。虽然他对社会主义特征做过描述,但对社会主义认识中正确的东西也基本上是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有的水平上,没有多少重大突破。特别是晚年,在已经有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也没有能把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大步地推向前进。他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形成了许多脱离实际的错误的僵化观念。例如,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脱离实际地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发展阶段,忽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过早地否定了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的作用,形成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体制方面,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把商品经济看成是与计划经济绝对对立的,严加限制,而且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上,提出了公有制只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在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上,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于是使苏联经济结构凝固化,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有导弹没有鸡蛋的社会主义”。
正是由于斯大林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理论的局限性,使得他不能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符合时代的发展。斯大林去世后,历届苏共领导人和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都对体制进行过改革,但都没有能够摆脱僵化体制的束缚。他们的失误在于,只注重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忽略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搞清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完全讲清楚的问题。然而,传统的模式仍在继续,这就使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积累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以致在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地位,产生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下,终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出现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一历史事实发人深省的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三、在动态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开创者,是把科学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的杰出代表。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又赋予中国特色。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方面,他也作过艰难的探索。建国初期,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也曾照搬照抄过苏联的模式。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和苏联建设的错误以后,毛泽东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必须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他开始提出了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同时经过调查研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及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路。但遗憾的是,毛泽东同志的这种探索始终没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由于把马恩列斯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教条化和神圣化,拘泥于某些现成的模式,没有真正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脱离中国的实际,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使“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直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毛泽东的失误,造成了严重后果。也使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问题才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才得出了许多新的科学结论。这正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根据。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从思想方法上摆脱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他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恢复并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义,使之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发展提供了一条创造性的思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从这两个根本问题出发,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我们的问题就出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犹豫和困惑,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9页。)因此,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不断地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鲜明地提出来,逐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3页。)随后,他又多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到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同志针对人们在姓“社”姓“资”问题上的困惑,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最明确的标志。这一最高概括,是从动态整体和实践的高度,重新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意,并结合现实,有所深化。这一思想,一方面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或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提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突出了生产力在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密切的本质联系,说明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功能、目标、任务和价值。从这样的角度和层次上理解社会主义,既抓住了关键,又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一理论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地位,确立了生产力第一的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科学地、准确地确定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头等重要的地位。传统社会主义特征论的缺点就是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的首要地位,没有给生产力正确定位。社会主义建立之后,是否还会发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否存在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这是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就是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这不能不说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极大的深化。由于传统理论从根本上排除了改革旧体制,没有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会发生束缚生产力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把社会主义看成是凝固不变的制度。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不仅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而且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立之后只有进行具有革命性质的改革,才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到坚持社会主义的首要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别开来,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就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到底是否优越,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人民之所以需要社会主义,就是因为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能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过多的放在生产关系上,忽略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来认识,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的错误观念,又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突出了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中的重要地位,也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特征论忽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缺陷,指明了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认为,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的过程,就是防止和克服两级分化的过程,要用共同富裕去反对和克服两级分化。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的过程,既是消灭普遍贫穷的过程,同时也是消灭两级分化的过程,只有从根本上消灭普遍贫穷,实现普遍富裕,才能从根子上消灭产生剥削的条件,从而彻底消灭两级分化。消灭产生剥削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它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义和价值。以往的一切阶级社会,共同的特征都是存在人剥削人的制度,导致财富分配和占有的不平等,社会贫富两级严重分化。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了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的平等,并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条件。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以全体人民平等劳动为基础进行的,其成果,不是让少部分人占有,而是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体现。共同富裕是消灭资本主义两级分化的唯一正确道路。离开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一切特征都将成为毫无价值的东西。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分析和把握,是我们正确分析判断改革实践中的各种措施、办法和行为的是非成败的标准。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那么,判断是非成败的标准就应当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三个有利于标准”包括了非生产力的内容,如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与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综合国力包括了政治制度的力量等等,但其实质和核心仍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是空话。落后必然是贫穷、受气、挨打,发展是硬道理,这已被中外历史所证明。以“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非,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突破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价值、目标和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一切具体制度和形式,都要体现这个要求,服从这个要求,社会主义的其他一切概念,都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抓住了这个本质,才抓住了社会主义最核心的内容,也才能真正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确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最大发展,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最重大成果之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改变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跳出传统的社会主义特征理论观念的思维框架,以新的思路来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以新的时代精神来理解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立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科学。也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判断是非的标准。我们要根据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把社会主义始终当作一个创造性的实践的过程。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真正富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
标签:新经济政策论文; 斯大林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经济论文; 列宁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