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思想品德课的生动眼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插图论文,思想品德论文,生动论文,眼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既要有文字描述,也要适当配以图片……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现行思想品德教材一改以往过于刻板的模式,给人以新颖活泼、插图丰富、图文并茂的印象,不仅拉近了学生的距离,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插图教学,为思想品德课实施有效教学开辟新的途径。插图已成为思想品德课的生动“眼神”。
一、插图的表现形式
以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为例(下同),根据统计,每本教材的插图多达100余幅,超过以往任何一本思想品德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插图大致分为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新闻图片
以新闻纪实形式,展示国家社会新近发生的政治事件或反映时代主流精神的摄影作品。新闻图片恰如其分地体现思想品德教材时代性、人文性的特点,犹如一扇向学生敞开的“南风窗”,增加教材内容的可信度和真实感,有利于学生切身感悟和体会,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潜移默化。
2、卡通漫画
以生活情景再现形式,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案例进行艺术加工和意义提升,形成诙谐幽默的生活图景。卡通漫画插图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和年龄特点,且具有探究意味,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基础性、典型性和探究性。使学生觉得教材可亲可近,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3、数据图表
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领域的有关事物数量关系进行列表归纳,或形成某一事物属性的数据参数,用于对有关素材分析和解读。数据图表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实现知识迁移,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插图的教学功能
插图不仅再现了教材的内容,也深化了教材内容,给学生无穷的想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用好插图,首先要清楚插图的教学功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将插图的教学功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情境的导入功能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它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等特点,是呈现教学情境的重要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图片很容易引人入胜,激发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通过插图让学生进入相关知识的情境之中,对于帮助学生轻松接受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八年级1.2“明辨是非”中的“等价交换”、“打抱不平”、“好样的”等插图,俨然一个个小故事,学生观察后觉得新奇,这种情境在头脑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渴望知道为什么、怎么办,有了这个情感铺垫,教师就可顺势导入“明辨是非”的学习。再如:九年级4.1“立报效祖国之志”中“鲁迅几改志愿的启迪”插图,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图方式探究鲁迅几改志愿的原因,由此导入本课的教学。
2、综合能力的培养功能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教材中有些插图充满着探究意味,表达的内容要求学生经过观察、想象、分析和综合后才能准确理解。这些插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九年级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中的两幅插图:“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所占的比重”,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图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由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八年级4.1“关爱社会”中的“沉甸甸的数据”插图,要求学生对照插图说一说“我国存在怎样的社会发展问题?”“你还能举出我国存在的其他发展问题吗?”设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八年级2.3“与人为善”中的“爱心桥:助人专栏”插图,让学生参照内容在班级或学校开办一个助人专栏,从中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课程资源的整合功能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教材只是辅助教学的文本,上好一节课还需要走进生活,挖掘、整合课程资源。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插图能在教材文本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切的联系,为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了具体鲜活的案例,帮助教师跳出文本的框框,实现图片资源与现实生活资源的有效整合,使课堂教学走进生活。如:七年级6.1“直面挫折”中的“挫折难避免”插图,不仅印证教学内容,而且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对人生挫折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可以通过插图教学延伸到生活中的挫折教育,巧妙地将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获得应对生活挫折的经验,树立直面人生挫折的勇气。
4、人文素养的增强功能
增强人文素养有多种途径,而通过插图增强则是重要途径之一。教材每一课的“探究园”、“心灵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中的照片,多数具有此功能。例如:七年级5.1“生命宝贵”中的插图,能使学生感受到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从而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又如:九年级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中的“香港、澳门回归仪式”插图,则能使同学们切身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实施有效的插图教学
插图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不但不能忽略,而且还要摆到重要位置,结合插图的不同教学功能,应用到课堂教学,实现文本教学与插图教学的相得益彰。
1、活化教材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虽然插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学中的插图都是黑白相间且静止不动的,其内涵也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设法让插图“动起来”,即通过幻灯片显示、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小品剧演绎,那么课堂就会变得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学生的心理活动就处于兴奋状态,思维也会变得活跃,参与意识就会增强。如八年级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中“社会风景”的四张插图,讲述的是李老伯接到拆迁通知后寻求法律援助的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过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品剧表演,将教材插图演变成为小品剧,学生通过剧本改编、角色安排和台词设计,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将故事情节进一步挖掘、延伸,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得到培养和锻炼。
2、借助插图资源,实现课型转换
不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仍然摆脱不了照本宣科的“背书”课型。事实上,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插图,可以帮助教师探索和尝试多种课型的教学。如七年级5.1“生命宝贵”中“野味餐馆前的对话”插图,从对话内容看,在要不要吃“野味”这一问题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那么,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进行辩论型的课堂教学。再如八年级5.1“我们都是公民”中“探究园”的一系列插图,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公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创设的情景,开展以“我们都是公民”的主题探究活动。实践表明,通过课型的变换,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会变得生动有趣,更加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
3、以插图为基点,使德育回归生活
教材的文本和插图,有时候是矛盾的两面体:文本阐述的是正面的观点,而插图则折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也正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决定了相关内容的教学必须通过生活化课堂才能解决。如八年级2.1“诚实守信”中阿白叔经营香肠的插图,主要内容是说阿白叔人品不错,因为他不会拿劣质腊肠送人情。这种与诚实守信相悖的现象,恰恰是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也是中学生比较困惑的问题。教师可以插图为基点,辅之于文本内容,由相关生活事例说开去,不仅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也有助于使学生进一步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德育回归生活。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