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导思想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054(2012)06-0004-08

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P8)这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

一、科学发展观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1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其共同的政治任务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逐步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考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时,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周恩来总理在当时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概念。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将“四个现代化”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提出了从1966年起,分两步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奋斗目标。

(1)早期现代化探索的重大贡献。一是提出实行“赶超”发展战略的思想,这是符合后发国家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二是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三是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造就了一批科技与管理干部队伍;四是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团结第三世界,突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特别是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为20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五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早期现代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定位不准。由于把实现共产主义简单化、理想化甚至空想化,因而“现代化”本身并没有真正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其二,方式不当。在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并进入建设时期后,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致使我国经济社会陷入停滞混乱状态,现代化建设没有被落实为工作重心。

其三,水平不高。由于在国际形势判断上,立足于早打、大打、消灭资本主义,因此过于强调两种制度的对立一面,没有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高度定位现代化战略目标。

2.新时期开辟并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这条新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一是眼界高远,定位准确。科学判断了世界形势,准确把握了时代主题,辩证分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主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二是基础坚实,目标科学。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简单复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设想,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实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三是方法合理,步骤可行。紧密结合国际形势新发展、中国实际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新要求,制定了分步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老“三步走”发展战略。老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根据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在党的十三大上明确提出来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来的,它是在我国基本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奋斗任务之后,对完成第三步战略任务的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的阶段性任务。党的十六大又着重规划和部署了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即21世纪前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这样,自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成为党和人民在21世纪头20年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奋斗目标。

(2)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受时代条件限制形成了传统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长期繁荣,但持续的粗放式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环境的瓶颈。二是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居民之间差距不断拉大,不同利益群体矛盾加剧致使社会不稳定、不和谐。

3.科学发展观为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基本问题,勇于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实践表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P7-8)

其一,在发展目的上,把以人为本上升为核心,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本上扭转了为发展而发展的物本理念,大大缓解了发展带来的利益矛盾;破除传统的抽象集体主义和现实中出现的极端个人主义两种片面性,实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

其二,在发展方式上,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实现了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注重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特别是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辩证处理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为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找到了科学途径。

其三,在发展的条件上,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强调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而且从社会发展的整体高度强调科学统筹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两个大局,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与促进世界和谐的新理念,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内部外部发展环境。

其四,在发展的保障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统一的原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依法治国能力,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但是,不可否认,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和各个领域,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确实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1.传统路径依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严重障碍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依,凭借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大胆闯试,创造了高速增长奇迹。但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和部门创新能力不足、习惯于运用发达国家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做法,反倒成了一种传统的“路径依赖”障碍,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形成了一种强大阻力。

(1)长期避开存量利益、发展增量利益的方法变成了“路径依赖”。譬如,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城镇化道路,最初在不打破城市和城乡原有格局前提下,发展新城区和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短期内确实增加了新利益,促进了发展。但是,当把这种发展模式固定化、普遍化,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为一种唯一模式后,反而导致城乡新旧格局的利益矛盾。一些群体享受改革收益而不付出改革成本或很少付出成本,逐步成为强势群体;另一些群体如下岗职工或没有确定身份的农民工群体由于长期付出改革成本却受益较少,逐渐演变为弱势阶层。这既不利于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也使利益矛盾不断激化,导致社会发展效率下降、不稳定因素增多。

(2)长期实行“双轨制”形成了新的“路径依赖”。“避开存量、发展增量”的改革模式伴随各个领域的“双轨制”,如经济领域的“价格双轨制”“汇率双汇制”;社会领域的“城乡双轨制”;政治领域的“权治与法治双轨制”等。“双轨制”是一种衔接新旧体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早期能绕开改革的难点,降低改革成本,有利于维持改革过程中稳定与速度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避免了“制度真空”带来的社会震荡和摩擦。但长期实行“双轨制”,不仅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协调的状态,而且更为权力寻租及其他形式的腐败活动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而“寻租”行为增加了改革成本,损失了效率,破坏了法制,损害了党群关系。

(3)长期采取局部试验、摸石头过河的增量改革也形成了“路径依赖”。局部试验、摸石头过河的改革,大多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展开,而是依赖较小范围内的试验,缺少全国一盘棋的顶层设计。优点在于局部试错,成本分散,能够避免过大失误。但长时期坚持此法也导致整体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迟迟不到位,致使该突破的重点领域难以突破,特别是当改革进入深水区、迫切要求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时,一些单位和部门仍然固守“土政策”“土办法”,千方百计保护局部利益,使国家出台的法规政策处于被肢解和破碎化状况。

2.新的利益格局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阻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充分发育,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多种所有制必然带来不同利益取向,形成不同利益群体和利益格局,而现在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强势利益群体对当下利益格局的维护,特别是对执政党和政府机关的影响。

(1)现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用惯了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在劳资的博弈上,拼命保护资方利益,工人工资待遇提高遇到阻力。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工人工资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成为世界最低之一;另一方面,资本收益却不断提高,中国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在打造世界级富翁。

(2)传统发展方式下的利益格局影响。习惯了低价使用资源、环境的中外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不尽力,宁愿转移到其他地方办厂继续享受这一特权。虽然这种简单转移确实能够增加当地的GDP总量,但却在更大范围内复制传统发展方式,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反而会在更大范围引发新的矛盾。

(3)权力寻租形成的利益格局影响。拥有主宰经济发展大权的党政部门,不愿放弃权力带来的利益,在法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出现权力寻租问题,使市场调节资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改革伴随腐败,腐败依附改革,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使人们对改革前途充满忧虑。

(4)各种强势利益集团构成命运共同体的影响。我们的政策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建共享、促进共同富裕。但是,在改革开放特定时期形成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合谋利益,产生了特定的“二代现象”,固化了既得利益格局,阻碍了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合理流动,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降低了社会发展活力。

3.国际因素影响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考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方面,我们享有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特别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另一方面,长期坚持传统外向型经济也使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和外部环境。随着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改革开放之初已经大不相同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复杂因素交织,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

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都把“外部环境考验”同“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一并视为影响我国发展的四大因素。“外部环境考验”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上的考验。各种针对我国的资源战、价格定位战、知识产权战、贸易保护战、人民币汇率战等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二是文化上的考验。改革开放吸收世界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却利用各种渠道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甚至企图用腐朽没落的观念来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面临相当严峻的形势。三是政治上的考验。在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公开宣示,绝不允许在世界格局的变革中存在动摇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因素存在,并逐步把重心转向了亚洲,特别是把我国看作潜在的强大对手,不愿意看到中国顺利地、和平地发展成为全球强国。今天,中国周边日益成为全球大国的竞技场,中国与某些周边国家的利益矛盾,从弱到强,从隐转显,背后原因就在于全球大国都在加紧重新布局其亚洲战略。这对中国和平发展带来全新挑战,需要我们以新的战略理念应对这种变化和挑战。

三、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1](P8)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1](P8-9)

1.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危险。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立场”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政治问题,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坚决破除既得利益格局的阻碍。

(1)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新变化。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作为执政党,既要服务人民,又要管理社会,如何处理服务与管理二者的关系是个新问题。二是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要着眼于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又要满足个人利益、当前利益,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是个新问题。今天,人们不仅患贫穷,更加患不均,容易把相对差距问题极端化,从而导致攀比心态、仇富心态、普遍贫穷心态等,往往把相对差距问题绝对化并无限上纲,甚至怀疑党的执政性质。三是领导集团利益问题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就业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新的利益群体、利益格局。领导干部群体的地位、待遇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参照系,成为群众衡量领导干部为谁当官的重要标准。四是国际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民主化时代,世界各政党都认识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为了选举获胜,都更加重视选民的利益,主动承诺并认真落实承诺,都注意防止自身的腐败问题。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世界政党的这一变化对我党坚持自身的性质和宗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党员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大批学有所成、干有所成的“能人”进入党的队伍和执政集团,为我党科学执政、长期执政注入了生机的活力。但是,入党动机多样化也成为新的问题。特别是腐败居高不下,高官不断落马,以权谋私得不到根本解决,这些都会被敌对势力夸大,都会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从而严重地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群众对党中央是满意的,特别是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和政策,群众给予高度认同。但另一方面,对地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满意度却随着级别越低呈现越不满意的趋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矛盾已经基层化、常态化。如何确保从中央到地方都能够站稳人民大众立场,密切党群关系,确实是一个重大问题。

(2)全面把握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最终目的,要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人的公平公正要求、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人民”,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更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

其一,切实把人民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发展,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建设中,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政治建设中,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在文化建设上,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社会建设上,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其二,切实把民心、民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十八大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P50-51)历史表明,“民心向背”始终是一个政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人民与党的感情如何,对党的支持度、满意度、信任度如何,是衡量我们党坚持人民立场程度的重要尺度,是决定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的根本因素。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其三,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党的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在新的条件下,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方面要满足人民广泛就业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十八大强调:“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1](P53)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努力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打破各种用人“小圈子”,这是衡量是否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的重要标准。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

其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迫切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十八大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1](P20)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经济社会系统发展与自然系统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坚决破除传统发展的路径障碍。

(1)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的基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阶段性特征、处于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我们党更加强调注重公平正义,坚持共建共享,促进共同富裕,社会上也出现了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声音。

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有针对性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2](P19)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1](P20)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2)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全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又强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的认识。在党的十六大构建了“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P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经济建设是核心,政治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必须深刻认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十八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P39)今天,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更加自觉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必须在发展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目的是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自觉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既见物又见人,既重视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又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既注重经济指标又注重人文和资源环境指标,不断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1](P14)

3.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方法。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党的建设经验,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强调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兼顾各方、综合平衡”。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1](P9)

(1)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首要的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抓住重点矛盾,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特别是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2](P19)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1](P18)

(2)要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根本上是以系统辩证思维方式看待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功能最大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科学统筹遵循历史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科学统筹经济发展与其他发展的关系,科学统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科学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科学统筹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科学统筹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世界和谐的关系,科学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与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1](P9)

(3)要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制度建设,邓小平强调,制度更具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保障。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2](P17)在2012年“7·23”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以“更加完善的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不仅强调要靠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各项建设,而且更加明确指出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P18)这更加深刻地反映出我们党运用统筹兼顾科学方法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确保科学发展的理论自觉,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成熟。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标签:;  ;  ;  ;  ;  ;  ;  ;  ;  ;  ;  ;  ;  ;  ;  

科学发展观是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