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论文_李小燕

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论文_李小燕

荔浦县人民医院 广西桂林 546600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建筑行业。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具备完善的管理水平,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要想对建筑工程管理有所提高,就要充分了解现有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关政策,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导言

工程管理存在于施工全过程中,任务重、时间长,主要是在质量、成本、安全、进程等方面的管理,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关键。所以,需采取合理措施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施工期间的安全、工程成本、施工的进程且保证最大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沿革

虽然我们国家工程范围之内,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城市建设速度也因此而逐步的加快,最终达到了扩张的目标,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我们国家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受到重视的时间并不长。在计划经济时代里,几乎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都是根据上级的调拨计划来开展的,无论是项目业主单位还是工程施工单位都不用考虑其进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性质的建筑企业在参与建筑行业竞争之后,其灵活的人力资源结构方式和高效的施工质量很快就被市场所认可,在不断的竞争中,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就顺势而生。

3当前工程管理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中实行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且缺乏相对深入、专业、系统的探讨和研究,造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3.1缺乏完善健全管理的体制

目前,按照我国建筑单位发展的水平看,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处理,首先需处理的问题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完善和健全的管理体制,从建筑工程整体来讲,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管理体制是全部管理工作开展的根据。若管理体制之中存有问题,将会对建筑整体施工的方方面面造成影响。因为建筑行业缺少相对管理人才,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建筑企业完善管理体制的缺乏,同时由于企业中经常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因此管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很难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且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

3.2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部是由国内著名的建筑行业专家、学者、主管部门领导、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共同研究、讨论,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下来的。然而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下发至各建筑企业后,大多为切实实行,只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无任何实际的意义。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存在表面、极难深入,是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目前,我国也出台了部分和建筑工程管理有关的法规法律及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但和发达国家比较,在法律上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健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并未真正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因为在法律规范方面的不足,导致许多有效措施无法切实落实,因此出现一些问题。

3.3监督系统不健全

施工质量决定着房屋的优劣。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存在很多施工质量问题,比如施工不合格、豆腐渣工程等,但施工质量问题和监督管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监督管理部门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其主要任务是监督管理施工质量。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监督系统,不重视监督管理,严重制约了监督管理职能的实现,留下了质量隐患。

3.4核算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在建筑施工期间,部分核算人员对核算速度较重视,而对单位中标后的工程核算与工程质量缺乏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类只重视进度而对核算与工程质量不重视的情况,不仅无法确保工程核算与质量管理顺利进行,也无法使工程顺利进行。由企业自身来看,其主要的原因是成本管理的粗放,主要在成本的核算不被重视、基础薄弱等方面体现。相关部门的配合不够紧密,许多项目未安排专职成本核算的岗位。部分项目会计的科目体系中,未设置“生产成本”、“机械作业”科目,使得成本项目的归集和分配较为杂乱。实施新准则后,成本费用列支渠道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一些项目仍沿用原制度的做法,此外,一些企业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将一些分包成本人为地进行分解,也对成本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

3.5没有规范管理

在施工单位,相当一部分建筑工人是临时招募的,管理存在一定难度。而且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职能重叠或职能空缺的现象经常发生。一旦发生事故,管理人员就会互相推诿扯皮。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准入制度比较模糊,准入考核松散,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不能得到保障。施工单位的管理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果施工单位的管理不到位,就会对工程的整个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产生影响。

4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4.1增强对设备与建材的管理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工作,包括检查器合格证书、出厂试验登记等,确保建筑材料的类型、数量、规格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标准。与此同时,科学的规划材料储存区域,将建筑材料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离和堆积,加大保护力度对建筑材料进行保管。除此之外,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进行统一调度,加强对大型设备的使用管理和专项技术人员培训。经常性对大型设备进行检测,对于发生故障的施工设备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

4.2强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想要强化工程施工技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施工组织设计,进而构建出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主动将新兴技术应用到施工图纸回身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上,构建工程成本、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技术监管,增强技术团队的壮大,提高各专项技术的专业人才素养,以期能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故障发生,并在故障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找出原因并迅速解决,从而减少因建筑工程质量不足而产生的安全事故。

4.3有效管理施工人员

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切实落实相关职责标准,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在正式开始建筑施工之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培训,并对其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考察。与此同时,根据各环节人员的实况制定出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把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个人身上,不仅仅包括项目的管理者,还包括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

4.4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是确保建筑共创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前提,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还有很多待改进和完善之处。可以优化建筑施工公司相关部门的管理结构,对各建筑管理部门之间的责任与权限起到明确和规范作用,保证建筑公司部门设立结构完整。确保科学、合理的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确保管理效果最优化。要对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深刻分析,提取出其中适应我国国情的相应举措加以应用和改革,对自身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保证建筑公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企业只有及时引进现代化管理制度才能促进自身健康发展,为建筑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制订有效管理措施才能推动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阿妮.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13):194-195.

[2]叶国政.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J].河南建材,2017,(01):123-124.

[3]李献民.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监理水平[J].住宅与房地产,2017,(05):152.

[4]苏雁煌.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J].河南建材,2016,(06):162-163.

论文作者:李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论文_李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