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代表”坚定理想信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代表论文,坚定理想信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三个代表”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今年新春伊始,江泽民总书记到广东和深圳观察,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以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也深刻分析了当今时代特征、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大趋势,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要能够站在时代的最前列,要始终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做到“三个代表”。而要做到坚持“三个代表”,必须首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三个代表”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具有内在的统一联系。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实现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清楚地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总要向前发展,而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观念,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也把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作为一个根本的特征。我们共产党人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现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客观要求,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统一的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才能为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一切事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和政策的最高准则。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落实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所以,“三个代表”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只有坚持和实现“三个代表”,才能赋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以丰富内涵,才能为实现理想信念创造条件,最终把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另一方面,只有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了、抛弃了,就谈不上“三个代表”,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二、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必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思维,有精神方面的追求,需要有人生目标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选择。一个人如果能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人生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就会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事业,也会有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奋斗的精神动力。反之,就可能没有主心骨,可能随波逐流,从而难以把握自己人生的“舵”,甚至朝着悖于社会进步方向的价值目标走下去,酿成人生和社会的悲剧。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都很讲求实惠,还讲什么理想信念,不觉得“老土”吗?现在不讲什么理想信念,不照样活得很好吗?对持这种议论和疑问的人,我们不妨再问一问他,你为什么而活着,你到这个世界上走一趟究竟为了什么?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人可能会说,人生在世,吃喝玩乐,要及时行乐,要活得潇洒,要对得起自己;也有的人可能会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为自己而活,不为什么主义和理想而活着;还有人可能说,现在搞市场经济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多赚钱,有了钱就有幸福,有了钱就有一切。这些人一方面说不要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又不能回避为什么而活着。这些人所说的实际上就是人生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理想信念。这里的区别不在人有没有理想信念,区别只在于这种理想信念是自觉的还是盲目的,进步的还是落后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使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还是引人随波逐流、甚至滑向泥坑的。
理想信念不仅对于个人非常重要,而且对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也至关重要。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形成和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否则,这个民族就会一盘散沙,甚至会走向衰落。历史上这样的例证不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十分宝贵的民族精神。它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二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四是穷则思变、变法图强的创新精神;五是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六是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中华民族就是凭着这样的民族精神成为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代代相传,没有中断,而其他文明古国,中途都发生了变故。对这样的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在当代仍要发扬光大。作为共产党人,除了要继承弘扬民族精神外,还要确立更高的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在当代就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新时期,共产党人仍然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任何动摇,甚至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在这里,必须明确: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的根本特征;二是这种理想信念是共产党的优势所在,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党80年的奋斗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最重要的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她确立为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因为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又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以及我们面临的历史任务,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理论,并已被中国20年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检验,证明它是真理。中国这2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0%,全世界还没有过。而且20年发展,使绝大多数人普遍受益,而不只是少数人受益。2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邓小平理论是能够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民族走向振兴、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科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什么理论能够被全体人民认同和接受,指导中国现代化走向成功。
国内外有些学者,主要是海外的一些学者,也包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的政治家,认为东方国家搞现代化,不必照搬西方的现代化理念和价值观,在东方文化传统的背景下,按照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同样可以使现代化获得成功。并认为,可以把儒家的思想学说作为东方国家搞现代化的精神支柱,与西方文化相抗衡。对这一主张的前半部分观点我赞同,但后半部分观点则不敢苟同。当然,儒家思想在2000多年的发展中汇集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沉淀了中华民族的许多文化精华,直到今天,儒家思想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但儒家思想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在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政治伦理价值理念,而且儒家思想又是由历代封建文人记录、整理,并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认同、倡导而流传下来的,难以避免打上封建主义的烙印,渗进了许多封建思想的杂质。小生产、小农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是格格不入的,封建专制主义与现代化要求的民主政治、法治思想也是水火不相容。所以,不能把封建社会形成的儒家思想文化作为指导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也有人认为,可以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认为三民主义可以被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被全世界的华人认同和接受。我看这也是不行的。我们承认,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他的三民主义思想,特别是他晚年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以后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确实有很多进步的成分,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继承。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孙中山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推翻了满清王朝,是一大历史功绩,但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埋葬封建制度,也没有彻底荡涤封建思想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的事业,把孙中山开创的中国民主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再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现在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历史怎能开倒车?怎能回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怎能拿主要是指导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学说作为指导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能为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同吗?也不见得。因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在中国大陆,有12亿多人口,分布在港、澳、台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加起来不到一亿人。在中国大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没有展开实践,人民群众也没有从中普遍受惠,因而难以被广泛认同接受。
还有人提出,当代中国要搞现代化,必须走欧美国家的道路,要引进欧美的政治学说、经济理论,完全要按欧美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去做。这种说法不仅经不起推敲,而且会造成很大混乱和危害,是根本错误的。现代化是世界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要想进步,都必须走现代化道路。既然要搞现代化,就必须遵循现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原则和要求。现代化的内涵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以及民主法治完备、国民教育普及等等。但是,现代化规律的普遍性,并没有否定现代化具体道路模式的多样化。世界各国基本国情不一样,完全可以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前提下,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历史传统出发、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现状出发,选择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实国情也决定了中国不能走欧美的现代化道路,不能完全照搬欧美的现代化模式。与欧美国家比较,中国的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而生产力比较落后,地区差异很大。如果完全照搬欧美的模式,搞私有化,在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一定会造成社会群体贫富两极分化,使社会财富越来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地区差异、社会群体贫富过于悬殊,终有一天会使社会矛盾激化,出现社会动荡,危及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而且缺乏民主的传统,全民的民主意识还比较薄弱,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循序渐进,积极而稳妥地推进;而不能不顾国情特点简单机械地照搬西方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等政治模式,否则也会造成混乱局面。再次,中国是人均资源贫乏国,不能走西方国家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欧美国家由于缺乏对现代化目标的自觉认识和正确把握,也由于最大限度追求利润的资本本性的驱动,其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是以过度消耗资源作为代价的。美国、西欧人口不足世界总人口的1/10,却消耗了全球已开发资源的2/3以上。如果世界各国都采取欧美发展模式,那地球将不胜重负。因此,美国、欧洲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是人均资源贫乏国,尤其不能仿效这一模式。此外,西方国家在推进工业化相当长的时期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宣扬科学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结果伴随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积累,人们的精神家园却出现荒芜的现象。相当多的社会成员精神空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走向极端,导致人际关系冷漠和功利化,盲目崇拜金钱,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出现酗酒、吸毒、犯罪等大量社会问题。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起之国,既要努力追赶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学习吸收西方现代化先行国家的成功经验,又不必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盲目照搬其目标模式。而应立足本国国情,致力于创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模式,积极探索比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更公平合理、更具效率和优势,更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更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走出一条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后来居上、超越西方现代化的道路。
以上充分说明,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政治思想理论能够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普遍接受,指导中国现代化走向成功。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
三、澄清理论是非,坚定理想信念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大步走向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此是满意的。但与此同时,党内和社会上,也有不少人对理想信念发生困惑和迷茫,甚至是动摇和抛弃。为什么一方面承认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方面又出现了理想信念危机呢?我以为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和失败,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继续稳步发展,仍然处于上升阶段,这个反差,对人们的思想造成很大冲击。二是中国新时期的改革,面临着双重历史任务、双重压力——既要转换体制、机制,又要加快发展,在双重任务和压力下,改革开放难免遇到困难和问题。三是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人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多样化。由于在社会转型期里主流文化尚未完全确立,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又适应不了新的社会生活,所以这时人们的思想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四是党内和社会上出现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社会上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问题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惑,使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信任危机。
现在干部群众在理想信念方面深层次的障碍在哪里呢?我以为主要有如下五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
有的人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在100多年前的欧洲形成和发展的,对当代中国到底还有没有指导意义?一些年轻人更是直接问道,你说马克思主义灵,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苏联、东欧都失败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这批国家都比不过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种疑问,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思想方法问题。我们可展开略作分析。
马克思主义虽然形成于100多年前的欧洲,但现在并没有过时。马克思逝世后的100多年,恰恰在许多方面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论断是正确的。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就指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发展趋势,原来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封闭的状态,由于科技的进步、信息的沟通、交通工具的发达、国际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将会互相影响,联系更加密切。也就是大家现在所说的经济全球化。又如,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指出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科学的力量已为大家所公认。再如,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人类与自然界最理想的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而不是谁战胜谁,谁征服谁的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今天,全世界都已达成共识,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保护环境和资源。马克思、恩格斯19世纪就说,社会主义将会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这一科学预见在20世纪已成为现实。社会主义不管受到什么挫折和失败,不管其在21世纪的命运怎样,社会主义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利于整个人类走向文明进步,这一点却是无可争议的。资本主义也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吸取了许多好的东西。因此,不要轻率地说马克思主义不灵了、过时了。往往说这种话的人,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并不多,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并不深。我敢这样说,读马克思主义的书越多、越深入,就越会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其博大精深所折服。
我看到一个资料,引起我很多感触。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互联网上搞了一次无记名投票,评选在即将过去的一千年里,全球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人物,即千年伟人,选出100名。最后电脑统计的数据,排名第一的是马克思,第二是爱因斯坦。如果这项调查是社会主义国家搞的,是共产党的传媒发布的,很可能会被认为是有偏心。但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是一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三大传媒之一的英国广播公司。马克思逝世117年了,为什么人们对他还给予这么高的评价。这说明人们还是承认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价值的。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没过时的东西?当然有。因为任何思想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受到一定历史时代的局限,都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认识的不完全性,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具体观点,有些是会过时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理论体系,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所揭示的世界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都没有过时。历史已经并将继续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新时期,我们共产党人仍然要坚信马克思主义。
2.共产主义还行不行?
有人说,共产主义是很遥远的将来的事情,现在没有必要讲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不是遥远?确实如此。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上百年,初级阶段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至少还要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也就是说还要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因此确实很遥远。但是,遥远的东西能不能作为我们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寄托呢?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认识能力低下,但也有精神寄托和追求。他们把自然界的某种东西作为图腾来顶礼膜拜。现代社会,人们的这种需求更加强烈,精神需求更高。在当今时代,生活节奏很快,竞争压力很大,人们都感到身心疲惫,特别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甚至是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这就是为什么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全世界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却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他们需要从宗教中寻求一种精神的慰藉、寄托和解脱,以求得心理的平衡,这是人的一种内在需求。遥远的东西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天主教、基督教要人们追求极乐世界,但又明白告诉你,这个极乐世界在天国,在彼岸,你这一辈子都找不到,只能争取死后灵魂上“天堂”。这个“天堂”何止是遥远,简直是渺茫,但全世界却有十多亿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所以,人类既然有精神上的需求,科学的信仰不去占领这个阵地,伪科学甚至邪教就会趁虚而入。这也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猖獗一时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更需有精神信仰和追求,而恰恰这十多年来我们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入党时宣誓要为之而奋斗终生的社会,其基本内涵我们是否搞清楚了?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有十多篇,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像泉水般涌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二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由社会共同占有、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共同享用劳动成果;三是废除私有制,消灭了阶级之间的压迫和剥削,消灭了阶级差别和其他一切差别,社会成员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四是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和制度,消除了两极分化,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五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六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个人与社会、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这六个方面基本内涵有没有错?是否符合人类的本性、符合全人类的利益、代表人类进步的方向?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实际上概括和反映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美好社会追求的善良愿望。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这一思想。战国末年儒家学者写的《礼记》,其中《礼运篇》描述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一社会理想一直流传和影响后人。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北宋王禹偁构想的“海上乐园”、清代李汝珍描绘的“君子国”、近代洪秀全“耕者有其田”、“男女平等”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正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追求。2000多年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共富共荣、互爱互助、人人乐业、各得其所的美好社会的理想,激励了多少先哲前贤、志士仁人为之奋斗。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都有这种追求。2000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赫西俄德提出“黄金时代”的构想,另一个思想家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构想,16世纪的英国人莫尔提出“乌托邦”的构想,意大利人康柏瑞拉提出“太阳城”的构想,18世纪的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分别提出“实业制度”、“和谐制度”的设想,英国人欧文提出“共产主义公社”的构想等等。2000年来,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概括的理想社会,其基本精神是相通的。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但又大大超越了前人,他们不仅勾画了理想社会的框架蓝图,而且指出了到达这种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和依靠力量等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并没有错。主要是后人探索实践这种理想信念的道路、模式出了偏差,犯了错误,问题不在理想信念本身。我们应该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从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实现理想信念的新途径、新模式。当前我们要把对最高理想的追求与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贯通起来、统一起来。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历史过程,要分为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有各自的理想和目标任务。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振兴。为这个理想奋斗,就是在为最终理想奋斗;实现了这个理想,就是向最终理想前进了一步。我们还要善于把现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与社会成员的个人理想贯通起来、统一起来,引导和鼓励社会成员在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3.社会主义道路还通不通?
一些人感到,苏联搞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最后也变了,由此产生种种疑虑。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运动轨迹和历史命运,具体分析苏、东剧变的过程和原因。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在20世纪经历了诞生落地、成长壮大、高歌猛进、遭受严重挫折但仍在艰难前行这样的运动轨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起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50、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增多,在全世界16个国家、占全世界总人口1/3、土地面积1/4的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当时还有一批走上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国家,向往社会主义,打出“民族社会主义”的旗号,如印度、缅甸、埃及等国家。当然,“民族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我们的科学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但起码可以说明: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汇成了浩荡的历史潮流。
非常遗憾的是,苏联、东欧这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却长期受教条主义和僵化、保守思想的禁锢与束缚,没有根据时代的特征、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要求,去不断变革完善自己的制度,致使社会主义运动很好的发展势头在七、八十年代日益走下坡路,到80年末90年初终于遭受严重挫折失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过一些改革的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取得成功。赫鲁晓夫曾想对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模式进行改革,但由于他自身的原因及其他原因,很快被人家搞下台。到了他的后继人勃列日涅夫等,基本上是思想僵化、保守教条,不但自己不思改革,而且以“老子党”自居,不准其他兄弟国家的政党改革。哪个国家的共产党要改革,就封锁、威胁、施加压力,如对南斯拉夫。甚至出动军队,坦克开进别国的首都,把主张改革的领导人抓起来,关进监狱,扶持听话的人执政,如对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这样就使曾经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体制模式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破坏生产力的僵化模式,使本国的生活水平长期落后于周边的资本主义国家。8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的人民强烈要求改革,加上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实施“和平演变”,结果是共产党下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我们通过反思可以发现:一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不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结果,而是在许多方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僵化态度所受到的惩罚。二是苏联东欧的失败,不是搞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而是长期不思改革,在人民的推动下不得不改革时,又把握不住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所导致的灾难。三是苏联东欧的失败只是社会主义一条道路、一种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全部道路模式的失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可以有多条道路、多种模式,一种模式失败了,完全可以探索、实践一种新的模式。中国在新时期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就是明证。
其实,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经历过痛苦的模式转换时期。资本主义原来搞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根据18世纪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在长达100多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19世纪中期,特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弊端日益暴露。19世纪中期曾出现长达30多年蔓延欧洲的经济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危机反复出现并导致两次世界大战,把资本主义推向崩溃边缘,表明了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已经陷入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提出政府要运用经济杠杆干预市场经济。于是凯恩斯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不能摆脱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主张国家从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两个方面干预经济生活,以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他第一次把国家干预放到了经济管理的中心位置,提出并论证了国家可以通过赋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等从宏观上调控经济,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凯恩斯的新市场经济理论首先被美国罗斯福政府采用,实行政府对经济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新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战后西方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从原来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转变到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调节作用上来,实现了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大转换。这一转换,也是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才认识和转变过来的。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总结吸取历史教训,在内外压力下陆续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改良。比如,实行资本社会化,采用股份制等形式,使“私人资本”以“社会资本”的形态出现,并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高福利政策,改良收入与分配的方法,以缓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推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以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等等。从而克服了原有资本主义模式的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再加上科技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当代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是因为它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和改良手段去缓和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就面临着这样一个二律背反:要继续发展就要继续调整以至最终彻底解决其社会基本矛盾;而其社会基本矛盾的彻底解决,又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要被新的更高级、更进步的社会制度所取代。所以,尽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世界资本主义仍有可能呈现继续上升发展的态势,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在与资本主义的长期竞争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不可能短时期内在全球范围取代资本主义,但是,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历史必将证明: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都是不可避免的。
4.中国新时期20年的实践,是姓“社”还是姓“资”?
大家都承认改革开放20年是成功的,但有人却提出我国这20年到底是搞资本主义的成功,还是搞社会主义的成功的疑问,有些人甚至从“左”的立场出发,指责我们党这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社会实践背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搞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有的人引经据典说,马克思、恩格斯明明指出要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而中国这20年却是在发展私营经济、发展剥削;马克思、恩格斯明明说社会主义没有商品、没有货币,而中国这20年,不仅搞商品经济,还搞市场经济。到底是我们的实践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还是他们的言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精髓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谁坚持这一条,谁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谁背离这一条,谁就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论断有一个理论前提和历史前提,那就是:当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原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要求,才需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外壳,解放生产力。但是,当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批国家,都不是生产力发达、经济发达的国家。恰恰相反,都是经济、文化、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由于出现了特定的历史机遇和条件,从而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所以这批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起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想相差十万八千里。怎能不顾这种客观差别,机械地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未来社会的某些设想和个别论断?他们所持的标尺是片面错误的,因此,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是错误的。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拿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某些设想和个别论断来指责现在的社会实践?这是实事求是,从现实出发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人民当家作主、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中国现实社会主要矛盾和生产力水平及发展要求出发,改变和抛弃了过去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大胆探索、创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模式,如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对外开放国策,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新按劳分配原则的内容,创新多种分配形式,确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资金、技术、管理、资源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又引导和促使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这些都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即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内在要求,是完成我国现阶段主要历史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党在新时期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绝不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创新发展,并已初步走出了一条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现阶段,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5.如何看待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现象。
新时期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举世公认。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江总书记在“法轮功”问题出现后很尖锐地向全党提出一个问题:现在社会上确实出现了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近年来,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和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对反腐败问题说了许多很动感情的、忧党、忧国、忧民的话,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唤醒我们的良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我们党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终有一天会被人民抛弃。我们都在一条船上,船翻了,谁也跑不掉,谁也没有好日子过。因此,我们必须警醒过来,更加自觉地反腐败,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遏制腐败。同时,要在反腐败斗争中自觉地从我做起,共同来遏制腐败。我们在坚决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逐步克服消极丑恶现象的同时,还要讲清楚以下道理,引导和帮助群众正确认识现阶段社会上存在腐败、消极现象的原因及复杂性。
第一,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当社会转型期,都难免出现一段社会混乱时期(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孔子惊呼“礼崩乐坏”),尤其是在搞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在从传统、封闭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开放的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更是不可避免出现各种消极腐败和混乱无序现象。因为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经济发展加快,社会处于急剧的变革和转型之中,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受到冲击而新的经济、社会结构尚未最终形成,使各种消极因素的滋长蔓延有可乘之机;市场经济对于培育人们的自立自强意识、民主平等思想和开拓进取精神,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积极作用,但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在法规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导致出现不择手段谋取私利、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导致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竞相表现;在社会转型期的特定时期里,与原有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道德伦理观念,由于与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相适应,因而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而同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道德伦理观念又往往滞后于社会实践,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能逐步建立健全起来,并在社会上确立起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和规范作用。因此,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阶段,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社会成员容易在思想观念上出现困惑迷惘,在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出现失范、无序的现象。当今世界上任何走上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都曾经出现过这种社会转型期的阵痛现象,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原始积累阶段是如此,后起的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也是这样。
比如,最老资格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等,在进行工业革命、原期积累时期都曾经有过相当黑暗,甚至是血淋淋的一页。在对外方面,这些国家通过侵占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资源、市场而暴发起来。在其国内,资本家对工人、包括对童工的剥削压榨十分残酷,工人劳动条件非常恶劣,每天劳动十多个小时。在英国的工业化起步阶段,还出现了骇人听闻的“羊吃人”圈地运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讲:资本自从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而且很多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对这一阶段资本主义的黑暗、血腥也有深刻的揭露。
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哥大”美国,也有一段非常黑暗混乱,很不光彩的历史。美国在其早期开发过程中,不仅从非洲贩进大量“黑奴”,不把黑人当人看,强迫其像牲畜一样买卖干苦力。而且还大批大批地屠杀当地土著印第安人,使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流离失所、濒于灭绝。这有什么人权、法律道德可言?这一页还不够黑暗吗?就是在白人之间,也根本没有法律和道德可言。而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真理,有枪就是“草头王”。今天反映美国西部开发的许多文学作品、电影、历史著作,都反映了这段历史。
再看看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现代化起步阶段和“二战”后重建和恢复经济时期,也是官商勾结、贪污盛行、嫖娼卖淫遍地都是,黄赌毒公开存在。还有“亚洲四小龙”。不讲其他,仅以假冒伪劣为例,50年代末、60年代初,世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中心在韩国;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初又转到台湾、香港。资本主义经过几十年、一二百年的发展,法治慢慢跟上来,管理上去了、社会道德水平也上去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都曾经有过那么一个阶段,不能拿已经进入发达阶段、社会制度和管理都已经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来与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阶段做简单比较,从而得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结论。
第二,应当看到,我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任务,正在向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迈进的国际背景下起步搞市场经济和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面临着体制转换与社会转型、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压力。由体制转换和社会转型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同市场经济、工业化现代化起步阶段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与资本主义国家当年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相比较)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一些困难、问题、矛盾和消极腐败混乱现象,也是难以避免的。讲清这个道理,不是说对出现的问题可以熟视无睹、放任自流,而是为了认清形势,明辨是非、增强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第三,还要对干部群众讲清楚,我们党对党内腐败现象和社会消极丑恶现象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一直在采取越来越强硬有效的措施,与之作坚决斗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在扫除“黄赌毒”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的决心和工作力度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正在不断遏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因而使我国这20年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和付出的代价、以及社会阵痛的范围程度,与资本主义同一发展阶段相比要小得多。因此,决不能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困难和消极腐败现象而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产生怀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前途、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步探索规律,多管齐下反腐败,可以相信,在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党和政府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存在的前进中的困难和思想道德领域中种种令人忧虑的问题,将会不断得到克服和解决,一个经济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的社会将会逐步实现。(本文根据报告录音整理而成)
标签:恩格斯论文; 坚定理想信念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共产主义国家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基督教共产主义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