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关键要点论文_文云锋

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关键要点论文_文云锋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四大队 四川 628017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的工程地质勘察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包括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勘察内容。只有这些因素达到勘察标准,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其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以水文地质评价为主,只有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达到一定标准,才能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有效性。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评价分析;关键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物质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任何建筑项目开发前都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在勘察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水文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区,如果忽略了水文地质问题,将很容易发生因地下水问题对建筑物产生的危害。然而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往往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对勘察工作的影响,勘察结果仅仅是对水文地质的简单评价,没有反复论证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给建筑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在建筑工程开始前,施工企业会对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评价资料进行分析。在水文地质评价中应对土壤环境与岩石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在资料中应体现土壤与岩石的特点,对水文地质条件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测评,判断其对建筑工程是否会产生影响,并制定科学的方案预防危害的产生。通过水文地质评价资料,施工企业可以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基础结构设计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技术要点与关键点,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对地下水使用量的起伏与使用频率进行预测,分析在能够制止与不能够制止人为影响的两种可能性下,地下水位是否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并作出提前处理。通过对水文地质评价资料进行分析,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综合评价的能力,对施工工程的顺利开展与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2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影响

2.1水位上升的影响

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地质原因可能造成水位的上升,比如含水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其次,气象原因也可能导致水位上升,例如降水量的增加以及气温的变化等。此外,人为灌溉以及工程施工也会造成水位的上升。总体而言,水位上升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位的上升对于岩土层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可能造成建筑材料出现腐蚀的问题,同时引发土壤沼泽化和盐渍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水位上升还可能造成边坡出现崩塌与滑移现象,影响建筑边坡的稳定性。此外,水位上升还可能导致岩土结构出现破坏,使得土体强度大大减弱。另外,水位大幅上升还会引发基础上浮,严重威胁到建筑项目的安全性。

2.2水位下降的影响

城镇地区的生活、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进而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此外,建筑项目施工环节中,为了降低地下水对于施工工作的影响,通常会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如果水位控制不当,将导致建筑项目出现沉降、变形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建筑地面塌陷、开裂等问题。这不仅会对工程的施工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周围环境的保护。

2.3水位多变的影响

如果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出现了频繁的涨落问题,那么岩土层将会出现胀缩现象,尤其是不规则的胀缩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地表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使得建筑出现开裂等问题。同时,地下水的频繁升降现象还会对动水压力造成影响,造成地下水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使得地下水水体流动速度加快,威胁到岩土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动水压力对于岩土工程有着极大的危害,严重时可能导致基坑突涌以及流砂等问题。

3工程地质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分析的策略

3.1着重于对岩土水理性的研究和勘察

现今仍会有部分的人对地下水的认识不足,具有片面性,专业知识不够强,分析问题不够全面,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存在很大的误区,很多的地下水本身是没有对建筑物的危害作用的,但是和一些岩土进行结合之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特性,所以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仅仅是说对其物理性质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对其化学的组合进行一定的了解,岩土很多时候经过适量的水的调和是可以变得拥有更好的品质,其韧性和相关的强度都会得到加强,但是更多的时候会降低整体的承重能力。结合水是地下水在粘性土中的主要赋存形式,在砂土中含量甚微,对岩土的动态水理性质影响较小。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3.2将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规范化、系统化

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工程的基础选择、施工形式和预算影响很大,最终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性,所以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就算已经将整体的勘察做得非常具体,如果没有一个规范化的评价体系,也将会前功尽弃,必对强化水文地质内容的评价,必要时可以制作规范化的表格,将所得到的水文地质信息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和评价,传递给设计或者决策者有用的信息,以便其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做出合理的规划,对施工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预估,并对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3.3明确地下水位幅度变化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当地下水位升降出现变化时,岩土物理学性质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如产生不均匀胀缩变形以及裂缝现象等,影响低层建筑或轻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因此,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岩土性质进行调查,明确是否含有膨胀土,如果施工区域的岩土为膨胀土时,水文地质评价重点需要放在地下水位幅度变化及规律方面,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指导。

3.4注重地下水状况的监测

在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对于地下水的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勘察前工作人员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合理选择可行的监测技术与方法。具体勘察工作中,要对地下水的不同指标做出全面的监测,并且要尽可能的提高监测数据的精确性与科学性。此外,要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的结果,做好施工方案的制定以及施工材料的选择。同时,还要根据勘察结果,对地下水的变化状况与规律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可行合理的应急方案,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有效的预防,防止施工环节中由于地下水变化异常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喷发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建筑工程基坑的深度,合理设置隔水层与地下水之间的距离,进而降低喷发问题的发生概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地质勘察,首先要对水文地质危害问题提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对地质勘察人员进行有效的理论实践培训来提升其地质勘察工作的业务能力,并通过定期的宣传教育来提升其对水文地质危害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之下,要建立规范化的地质勘察流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提升,有效的规避水文地质危害给各类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翠娜.浅谈土地整治项目的测量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

[2]聂上海,殷立琼.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上的应用实验[J].测绘通报,2015(09).

[3]张玉强.土地开发整治项目测量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

论文作者:文云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关键要点论文_文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