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论文_张家钰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论文_张家钰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70

摘要:工程施工团队想要杜绝基本项目中的安全事故,就要强化管理措施,从人员、基础物资、管理模式以及基本工程环境入手,进一步推进预警管理模式。只有保证了基本预警和相应管理,对工程项目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及时监控,对基础数据进行整合收集,才能有效地防治整体项目中事故的发生频率,建立高质、高效的工程项目。为了防止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管理

引言

事故的发生会给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需要调查实际项目中事故的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将其应用到之后的建筑工程,以减少安全事故再次发生,为行业发展打下安全的基础。

1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1.1 直接原因

物、环境以及人的不安全状态都是直接原因。机器、设备的老化、质量不达标等都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指的是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处于生病状态或生理状态不好,以及建筑工人技术的不熟、水平不够,甚至还包括建筑工人的性格是否和本职工作所需的相符。这些方面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反应,造成事故的发生。

1.2 间接原因

建筑安全管理上的缺陷以及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都是间接原因。技术上的不足、组织上的不合理、防护措施的不当以及管理责任的不明确都是建筑安全管理缺陷。例如:组织上的不合理会造成施工场地的狭小、工作会相互影响,从而引起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责任不明确包括承包商和业主的责任不明确。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基础原因

体制、社会和教育为基础原因,方方面面都会设计到。例如教育原因,在任何一个国家,建筑工人的学历都是比较低的,在我国,大量的农民工的才存在,都证明我国的这个问题更加的严重。

2 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建筑施工安全中使用预警系统可以对安全级别进行合理的管控和评估,还可以很好的起到提前预警的效果。众所周知,在建筑这一行业中常常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高空作业,对此就需要我们在作业时要提前建立相应的分析参数来对高空作业的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在即将发生危险时能够做到提前预警的效果并能够采取有效的躲避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高空事故的发生。其次,在建筑施工安全中使用预警系统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对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当前,我国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也就是施工方、项目部和施工组,相对来说这种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对安全责任的分解,缺乏资源整合优势。无论何种情况最终都会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施工人员的身上,而施工人员又常常会忽视这些安全要素,因此这也被归属为安全管理最为薄弱的一项环节。安全预警系统的使用也就意味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和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一旦预警系统发出警报,这些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对安全事故进行适当的干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而且对企业不断创新施工模式和协调模式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安全事故的基本预警管理策略

3.1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

目前对于预防建设项目的安全事故有较完整的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可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便检测潜在的施工安全隐患并得到及时解决。(1)基于综合因素影响理论,可以建立一个可视化的动态安全模型,这就需要利用BIM信息建模技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建设一个初步的安全模型。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并将实际项目数据录入,从而推断出未来安全事故的变化规律,发现容易受到安全隐患影响的因素提前进行控制。(2)基于多米诺理论,运用预警机制可以切断事故链,同时构建风险管理机制。在施工中,造成事故出现的原因不是唯一的,因此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需要对多个事故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经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不同的事故,有几个共同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防止安全风险的关键,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就可以控制多个事故的发生。

3.2 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能及时提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成为各个决策的依据。并且能根据以往的信息对未来的状况进行预测,能够根据不同的方面做出不同的报告,从而对建筑施工进行控制;还可以辅助管理者进行控制,不仅降低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还提高了建筑安全工作的效率,使建筑安全管理更加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

3.3 预警系统

进行安全预警系统研究,重点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预警临界值与临界状态。②确定预警要素的风险等级(通常为四级)、预警等级,以及相应的预警信号。③预警警报。

3.4 应急控制系统

应急控制系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安全进行预控,就是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监测,当可能发生事故的警源超过临界状态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对应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当采取的措施没有防止危险源继续恶化时,最终超出了临界状态,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个时候就实施应用方案,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将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几年来,由于建筑行业在运行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导致施工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在实际项目推进和管理过程中优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需要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认真思考并积极实践。文章对于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述了相应的预警管理策略,旨在提升行业的整体安全素质,根本上保证整体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曹景峰.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及风险管理研究[J].门窗,2016,09:232.

[2]沙军.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风险管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31:174-175.

[3]陈超.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四川建材,2016,04:240+243.

[4]杨涛.建筑工程高空作业安全预警与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6.

[5]昝彦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的动态识别和实时预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论文作者:张家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论文_张家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