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物资公开采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使物资采购公开招标工作风险得到有效规避。
关键词:物资供应 规避 采购风险
一、问题背景
2015年,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行大于50万元的项目采购物资集中统一公开招标,在降本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公开招标过程中,也暴露出我们在以前采购中未遇到的新问题。
一是发放中标通知书后不愿签合同,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问题。如果中标厂家提出了与招标文件不相符的重大偏离,且是在招标文件中属于必须满足的技术要求,不愿签定采购合同,这必将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
二是严重交货质量问题,不得不重新加工或让步使用,影响安全保供。如在聊城输油处的阀门采购中发现,厂家生产的阀门口径出现错误,经过交涉只能要求厂家重新生产。
三是交货不及时影响及时保供。如在仪长复线国产化项目中,泵机组供应不到位,且产生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二、原因分析
(一)采购运行机制对公开招标的制约。
在公开招标之前,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三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实施采购专业化分工流程化操作。根据采购业务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将供应商的选择权、价格确定权与货款支付申请权分置,实行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加强各采购环节相互监督制衡。但是,实行公开招标后,我们敞开了供应商的大门,计划员也就没有供应商的选择权了,同时价格的确定是由公开招标的规则确定,采购员也就没有价格的确定权了。加上公开招标按规定不允许在招标之前签订技术协议,只有招标技术文件,计划员向采购员移交技术文件的过程中,多一次沟通,就有可能多一次沟通障碍,多产生一次沟通的失误。因此,将计划、采购岗位分离,就公开招标而言,实际意义不大了。相反,根据目前公开招标的案例来看,货款的支付申请权,采购过程的现场控制更应加强。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把产品的质量严格控制在出厂之前。
(二)对公开招标的不适应。
一是技术人员的不适应。以前的技术协议签订,都是选择2-3家厂家对主要参数进行充分交流,在此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大致相当的共性材料。但是公开招标推行后,不允许技术人员签订技术协议,只允许提技术条件,对未来的投标商也未知,技术条件拟多了担心技术壁垒,无厂家投标,技术条件拟少了又担心参数不全,这个度很难把握。
二是供应商的不适应。原来实行邀请招标,最多5-6家供应商,招标策略可相互分析、研究。由于推行了公开招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就异常激烈,加之目前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供应商短期行为的思想异常严重,下意识一定要将这笔订单抢到手,基本上均是低价中标。中标后,他们经过仔细测算,发现利润没有了,要么干脆不签合同,那么偷工减料,要么省掉一些工序,对我们的安全保供、及时保供的压力非常大。
三是评标人员的不适应。对邀请招标而言,所邀请的几家供应商的技术条件、技术档次,许多评标专家到厂家了解过,再与技术协议一对比,就能较好的、较快地把握技术水平的准确度。但实行公开招标后,投标单位太多,评标的时间又有限,有许多供应商都是首次参与投标,我们对其生产状况不十分了解,加之又未进行技术交流,对其技术水平把握难度相对就要更难一些。
四是标书中对否决项设置的不适应。在以往的邀请招标中,所选择的供应商档次基本相当,没有设置技术要求否决项。但是公开招标推行后,由于供应商投标数量多,如果对关键核心指标不设置否决项,评标人员的不细致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对公开招标把控不到位。
经过近期对公开招标的分析和评估,公开招标有“2项可控,4项不可控”。如何把2项可控的指标把握好,把不可控的指标转为可控指标,是我们采购工作永恒的课题。
1.可控指标。
一是技术文件。技术文件编写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供应商的档次,决定了供应商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决定了设备运行物耗、能耗的高低。二是否决条款。否决条款具有双刃性,定多了会造成竞争不充分,且易产生技术壁垒,达不到公开招标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不可控指标。
一是采购方式不可控。它是由系统决定的,公开招标不仅是中央巡视组对集团公司的要求,而且也是企业降本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必须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扎实稳步推进。二是供应商资源不可控。我们可以设置供应商资格条件,但是投标供应商资源我们未知,是由技术条件决定多少的。三是采购招标法定时间不可控,是由系统按招标法设定。四是供应商的投诉不可控,这也是检验采购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
三、措施建议
(一)优化运行机制。
在目前公开招标新常态下,我们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包括我们的电子商务采购、ERP管理变更等都应与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相适应,建议计划员岗位和采购员岗位不必强行分开设置,可以合并成一个岗位,充实过程控制岗位的人员,加大采购质量及进度的管控力度,从组织机构上有效防范采购风险,确保设备本质安全,确保安全保供,及时保供。
(二)抓好公开招标采购方案的制定。
1.落实好供应商资格条件。
供应商的资格条件确认直接影响到采购的安全供应、及时供应、经济供应,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原来物装系统对供应商管理好的做法,根据不同的设备、材料,将硬件指标、软件指标进一步量化、细化,欢迎技术装备先进,研发能力强、财务状况好、质量体系运转良好、售后服务可信、业绩好的供应商积极参与投标,让不满足我们要求的供应商主动退出。
2.落实好标书技术文件的制定。
技术文件直接关系到设备采购的档次,直接关系到安全保供问题。
一是技术文件应尽量的详尽,建议形成标准的模板,只有采取这种形式,才不致于遗漏,最好是通用模板+附件,通用模板解决共性问题,附件满足特殊专用要求。二是根据商务要求与特殊技术条件要求,设置好否决项。三是对特殊关键项,否决条款建议用特殊字体标注,并在召开答疑中提醒投标商,真正落实解决好供应商的不适宜问题,同时对我们参与评标的人员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可以一目了解清楚关键点。四是对重要的主机设备,建议将物耗及水、电等的能耗指标,易损件的更换周期,易损件的价格一并列出,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十分有利,便于评标决策。五是落实好责任人,建议实施责任追究,技术文件“谁签字,谁负责”。
(三)严格技术标的评定工作。
首先,在评标办法中要落实好关键重要的技术文件指标要求,在评标之前,业主单位要提前给评委们认真介绍,才不致于误失大方向。
其次,评标专家要认真负责,建议“谁评标,谁负责”,实行追责制,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权、责、利相结合,出现何种差错应承担何种责任。
(四)严格进度控制,确保及时供应。
一是制定进度控制方案。我们应该根据供应商制定的进度方案,按物资重要性、制造周期及需求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进度控制等级、时间节点和控制措施,落实责任人。二是控制好供应商的外购件。供应商的原材料及外协件是供应商按进度加工的关键点,只有外购件控制好了,供应商的内部加工进度才能有效控制。三是抓好重要设备、关键备件加工制造前的开工会,在开工会上将协调机制、设备运行的关键要求、设备的关键质量要求、设备的资料提交进度、关键停止点等环节在开工会上讨论透彻,落实好责任。四是抓好资金支付的关键环节,应该按照供货进度要求、质量要求,支付预付资金。这是控制采购进度、质量问题的重要法宝。
(五)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安全保供。
采购物资是否达到质量要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本质安全。我们必须把安全供应放在首位,从需求计划开始到物资采购和使用的全过程,都要严格把好物资质量关。
一是抓好重要物资的监造。对于关键重要物资,我们应该请第三方监造,控制好质量。同时,抓好外协件、外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二是抓好飞行检查。公开招标后,由于很多厂家首次采购,应借鉴安全管理的“四不两直” 检查方式,跟踪供应商的书面资料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差异,判断我们采购物资的质量、进度是否真正处于受控状态。三是抓好重要物资出厂前,以及在现场不好处理的设备出厂前的检查验收,对于这类设备,应该邀请设备、技术等相关部门在供应商厂内初次验收,把不合格问题处理在供应商厂内。四是抓好入库检验,所有采购物资入库前都要严格进行质量验收,不合格物资不得入库。
五是严格质量问题处置,对于重要质量问题该退货的必须退货,可让步使用的必须进行质量评估,但要进行相应的经济索赔,对供应商该处罚的必须按照合同进行严格处罚。
论文作者:许红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供应商论文; 公开招标论文; 采购论文; 技术论文; 进度论文; 可控论文; 一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