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中弱电电子工程的实施与管理论文_林杨雷

惠州市安迪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各种智能设计方案和设计不断被应用到智能建筑过程中,使得建筑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但使得建筑建筑功能更加智能,同时也减少了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是符合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因此本文从智能建筑中弱电电子工程设计及出发,探索了相关实施和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弱电电子工程;智能建筑;实施与管理

1.背景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住房建设创造的经济增长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国智能住宅建筑的开发面积达到了每年几亿平方米,现已成为建筑业乃至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智能社区设计过程中要需要进行严格设计的设计和理论论证,最后结合实际的施工方案来实现业主愿望、实施建筑标准、控制工程造价、确保项目安全、正常运行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对于智能化建筑的施工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施工,对于材料、人员和施工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去,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于各个环节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最终的施工项目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

2.智能化建筑中弱电电子工程的设计准则

智能化建筑的整体系统需要考虑系统的冗余性设计,既要考虑到子系统的独立性又要加强和整体系统的联系,可以使用整体和局部的设计方案,在考虑到系统整体性的的同时,还要子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系统的阶段性收敛的问题,尤其注意主要工程设计、施工进度等问题,同时提出可行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具体的设计准则如图1所示。

图1

2.1可行性及适用性

天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可以应用在居民区的技术和产品是无穷无尽的。各种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案不断被应用到智能建筑系统当中,但是在选择设计方案和具体弱电电子工程中要结合实际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旋转最佳的技术设计方案,从而保障系统的可行性。

2.2先进性和可靠性

随着新技术应用,智能建筑中的子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保障系统在实际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系统故障或系统故障后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有快速恢复功能。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系统中(比如建筑供电系统中),要保障系统在居民在建筑供电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从而保障一些系统正常运转。

3.智能建筑中弱电电子工程的实施与管理

图2

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弱电电子工程的构成十分复杂,本文主要选取了其中四个重要的系统进行论述,如图2所示。

3.1远程处理机的实施与管理

楼宇的控制系统可以使用同一行的不同的rpu来完成。而楼宇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主要是通过监控空调机组来完成,所以会使用RPU分布在机房内或靠近机房的地方,利用相应的控制系统来完成对于各种信号的采集(如水位信号、光信号等)。对于未来的开发,建议保留20%到30%的RPU接口。

3.2系统的布线实施与管理

系统布线设计时建筑电子信息工程安装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之间需要各种线路连接,为了保障通信和供电的可靠性,如何进行系统的布线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系统布线环节,一定要将通信线路和供电线路有机隔离开来,防止各种线路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供电质量和通信质量。同时在建筑电气系统中,存在着不同功能的电子设备,要注意设备之间的干扰问题,这些设备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并非都具有相同的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接地要求也有所不同。

3.3 DDC 系统的实施管理

DDC(直接数字控制器),主要是有由8位微处理器、基本软件和自测试软件、以及输入和输出模块组成。因为DDC构成模块较多,而且线路复杂,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由专业安装人员进行安装。第一,在选择安装位置是,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的行为规范进行安装。它应该集中在一个集中的位置,监控设备集中于减少管道铺设,便于收集原始数据,并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建设中进行数字化控制。第二是DDC控制器的信号是符合相应的类型,需要完成数模或者模数转换才能符合系统的需要。第三,磁场控制器的功率要求如果BAS系统是一个二级系统(1-649分)、DDC控制器的力量可以由当地电力通道相邻磁盘,和现场控制器的CPU必须有一个后备电池组供电,保证不间断电源。此外,现场控制器的安装应尽可能的平整、牢固,安装时允许的垂直偏差为3mm,水平倾角允许偏差为3mm。

3.4其它设备的实施管理

智能建筑的最大优势在于很多环节的监控和控制都是通过智能算法完成的,其中可以人为参与。只有简单的监控原理图才能满足要求。但设计人员必须编写更详细的监控指令软件,并向制造商提供使用各种测量元件、控制器(如管道规格、流体名称等)的条件清单(比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使厂家可以选择各种规格的元件。安装人员根据图纸和提供的主要部件的规格和数量进行组装。

4.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项目中弱电电子项目设计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索最佳色技术设计和实施方案,从而保障选择实施的方案在经济性、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案更具优势,从而更好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计研究[J].杜晓伟.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4)

[2]浅析建筑工程的弱电系统管理[J].曹旭.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

[3]浅谈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中消防弱电系统的安装[J].莫胜光,马勇智.消防界(电子版).2016(10)

论文作者:林杨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智能建筑中弱电电子工程的实施与管理论文_林杨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