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昕[1]2007年在《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1840-1949)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属于城市案例的个案研究课题。本文从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着重考察了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内容和厦门旧城改造建设过程,分析了厦门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探讨了厦门近代旧城改造建设的思想及实践特征、城市规划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城市规划的转化问题。本文共由七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课题来源、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以此确定本研究的理论背景。第二章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首先描述了厦门历史沿革,进而分析了厦门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包括城市自然地理及贸易与移民因素,探讨了厦门华侨与厦门近代城市发展的关系。第叁、四、五章为论文主体部分。根据厦门自身城市规划发展特点,结合政治、经济及社会变革将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程划分为商埠兴起(1843-1920)、旧城改造建设(1920-1938)、日伪占领下的城市建设(1938-1945)、战后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1945-1949)4个时期,并给出划分依据,考察各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内容,并着重研究与分析厦门租界的建设,厦门本岛近代旧城改造建设演变历程及其建设内容以及厦门近代规划管理机构及其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本部分的重点在于对各种史料的组织与筛选,梳理出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的清晰脉络。第六章是对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特征的总体分析,探讨了厦门近代城市格局的形成,厦门城市规划与文化的关系,并分析了厦门近代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与经营的特点以及厦门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转化。第七章是对以上研究分析的总结,简述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考察,并阐述厦门城市规划研究的发展与展望。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发展,尤其是旧城改造建设过程的研究得以启示,为现今中国城市规划以及新时期旧城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李慧亚[2]2016年在《基于历史信息整合的近代厦门城市空间研究(1902-1937)》文中认为近代时期,厦门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城市经济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且其城市空间变化显着。近代厦门城市建设区局促在岛屿西南沿海的平原地带,20世纪初期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建设用地的缺少、房屋的不足、交通的不便使得厦门城市空间急需改造。在侨汇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1930年代厦门基本完成了路网、公园、骑楼、新区、市场等多方面的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延续到今天的城市格局。将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情况进行复原,并探讨20世纪初期厦门的城市空间演变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近代厦门的城市研究。本次研究以历史地图和文字史料为核心,选取1902-1937年厦门本岛的城市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基于史料整合的城市空间转译法、历史地图迭加分析法探究其城市空间的变迁情况。具体操作方式是通过对于1908和1938年的两张历史地图进行深入的解读,将图中信息转译到ArcGIS软件平台中,分别形成一系列记载单一历史信息的数字化地图,并将这一时期的文字史料中记载的城市空间信息,通过综合定位的方式填充到相应的数字信息图中。之后将不同年代或者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信息进行迭加、对比,探讨20世纪初期厦门城市空间在商业格局、城市交通、公共空间和城市住区四个层面所经历的变化。以往的近代厦门城市研究多关注其城市建设的历史分期及特征,笔者将城市复原研究与经济、社会、人口、教育等方面的统计史料进行结合,使得城市空间研究能够与其背后的经济、文化和产业演变紧密联系。
陈志宏[3]2005年在《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南是我国重要的华侨之乡,在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侨汇经济以及城市建设热潮等的不断推动,孕育出许多中西合璧而又不拘一格的侨乡新建筑。本文通过引入近代地域性建筑文化发展的研究视角,在大量的实地调查与教学测绘成果的基础上,从单一建筑类型的研究向区域建筑发展的动态综合研究拓展,深入地剖析传统建筑的近代延续演化、外来建筑影响的地域化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侨乡地域性建筑发展的规律与特征。在闽南近代建筑类型中,洋楼民居、商住骑楼与嘉庚建筑基本上反映了居住、商业、公共领域的不同层面的建筑观念转变。洋楼民居是在保持传统民居空间形制的基础上,具有外部形式洋化与竖向空间楼化两个主要特征,无论在单体、群体、园林等各方面都反映了传统建筑文化对外来影响的吸收与融会能力,蕴含着地方传统审美特质与文化价值取向。骑楼的概念在一般意义上讲是沿街建筑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体现了近代外来街道规划模式与传统街屋营建方式的结合,其中,最具鲜明地域特征的是泉州红砖骑楼,其形成与发展得益于闽南各地“接力”式地不断完善。以嘉庚建筑为代表的近代校园建筑,在西方建筑师“中国化”建筑的基础上融合了地域化的建筑元素,是早于专业建筑师的“中国固有式”建筑探索。嘉庚风格的形成、发展与近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华侨的文化复兴意识、地方材料工艺的广泛运用等紧密相关,凸显出近代建筑观念中“科学性”与“民族性”、“小传统”与“大传统”的多重交织。陈嘉庚先生对地域性“民族形式”的探索是闽南近代自主性文化创新的代表,在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潮中显示出倔强、独立的“文化地域性格”。闽南近代建筑具有较强的传统延续性,体现了民间建筑发展直接而朴质的特点,是对外来建筑文化影响地域化过程的多重选择与转化。深厚的传统积淀无疑是其近代延续与转化的重要依托,将外来“高技术”与乡土“低技术”相结合发展成灵活多样的适宜性技术,也反映了新旧营建方式的并行运作与互动发展的特点。研究和发挥我国多元建筑文化的不同特质、结合时代要求、融会和消化外来先进技术观念,实现多元拓展与互融共生是当前地域性建筑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林申[4]2001年在《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文中研究说明地处祖国东南一隅的厦门,建城至今不过六百余年,却由一座弧悬海上的岛屿要塞,借通商口岸的契机,于近代一跃成为华南瞩目的商港。其城市也历经一场从宏观(城市)、中观(街道)到微观(建筑)的较完整的近代化嬗变,是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既富地域特色又具有特定时代背景的生动案例。 1.通过大量资料调研,本文论证了厦门近代城市改造是为数不多的由国人一手策划、筹资、实施的中国近代城市建设。 2.通过对厦门近代骑楼的研究,阐述了这种由东南亚引入的,取代传统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作坊式商业建筑的新建筑形式,因为是厦门近代房地产热的主要产品,从而具备了近代以契约为基石的商品经济特征,伴随近代城市道路的建设,为传统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奠定了基础。 3.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揭示了构成近代厦鼓地区新城市肌理的微观元素——外廊式建筑的引入、与传统建筑的相互熔合进而走向成熟,从而最终成为极具地域特色的风貌建筑群。
杨思声[5]2011年在《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侨乡的发展”是一幅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近代地域建筑文化景观。对其深入研究有益于厘清中国近代建筑史学盲点,也将延展骑楼学研究的视域,还将丰富对我国南方亚热带建筑景观的认识,更能深化对闽南地域建筑景观特色的揭示。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历史文化村镇典型建筑保护设计指引”的前期相关研究内容之一(项目编号:2008BAJ08B02),并得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06QZR11),其研究成果将对近代闽南侨乡典型建筑——“外廊式类型建筑”文化景观保护工作的日后开展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西方建筑类型学、地域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说,在生物学知识的启发下,推演“建筑类型在地域环境中的适应性发展”理论(简称“类型的地域适应”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运用数理统计、图形测绘、图像比照、文献考古等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从总体上表明,基于历史的机缘以及有关人类的创造,外廊式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发生了地域适应性的“叁重尺度”的立体繁荣景象。围绕这一主题论点,全文展开以下叁大部分的研究:其一,背景研究部分。阐述了外廊式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表现,其繁荣景象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不平衡的区域分布。文中特别提到基于殖民者行为而在近代全球殖民地环境下所产生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兴盛潮,并提出应关注在“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兴盛潮之后所出现的“泛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繁荣现象,研究者认为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繁荣景象的产生与这一历史背景有关。文中还分析了近代闽南侨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乡建设环境的地域特征,认为它们为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的繁荣发展埋下了伏笔。其二,主体研究部分。创新性地在区域建筑景观、城镇街屋景观、建筑单体景观叁重尺度层面上,揭示了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的地域适应性繁荣景象。在区域建筑景观尺度层面,本文论述了外廊式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群体繁生景象”。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部近代闽南侨乡区域建筑发展史就是一部外廊式建筑的地域演绎史。文中分析了群体繁生的四幅空间衍现图景,借鉴生物群落分析方法计算并认知了当地的外廊式建筑群体具有“较高的相对密度值”、“爆发式的增长速率”、“广泛的区域分布”等相关特性。文中还对出现此外廊式建筑群体繁生景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阐明它不仅与闽侨大众在南洋、广东、台湾等外域的见识有关,还和闽侨大众对“外廊的闽南本土气候适应性”以及“与闽南传统建筑灰空间的契合性”的认知有关。与此同时,文中根据法国学者勒庞的大众群体心理学原理分析后发现,闽侨大众非理性的“群体疯狂”也是产生外廊式建筑大量繁生的重要原因。在建筑单体景观尺度层面,受生物物种在复杂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现象的类比启发,本文论述了“单体的地域适应性的多元表现景象”。剖析了多种外观造型风格如亚洲近代殖民地外廊样式、伊斯兰风格、欧洲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哥特风格、巴洛克、现代主义、古越遗风、中华汉族古典风格、闽南传统大厝风格、碉楼形式等在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单体建筑中的地域化表现;剖析了单体内部空间在沿袭闽南传统礼制布局以及采用异国型制布局方面的多样衍变;剖析了多种构筑技艺手段如地方红砖工艺、传统石作石雕、泥塑彩瓷工艺等在建筑单体中的特色表现。文中还对出现这种多元表现景象的背因进行了关注,并对五彩斑斓的外廊式建筑单体变幻景象所引发的浪漫情境加以解读。在城镇街屋景观尺度层面,阐论了“骑楼街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廊式建筑集联体,它的大量出现表明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侨乡的繁荣有了“升华”。事实上在当地还存在着诸如“外廊式兄弟楼”、“外廊式长屋”等其他“非骑楼街屋类”的外廊式建筑集联体。本文还论述了骑楼街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的地域适应性衍生原因,并分析了其组群规划和单元建筑的适应性乡土化衍变特点,分析了它所具有的蕴含地域场所精神的街道美学感受。其叁,相关讨论部分。论析了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繁荣景观与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避暑地外廊式建筑、广东五邑侨乡外廊式建筑等的兴盛发展的历史关联和表现差异;论述了它作为南方亚热带近代建筑景观代表的典型特点,并将其与北方寒冷地带近代建筑景观进行了差异性比较;阐明了它是闽南近代地域建筑景观的一个重要特色切面;并借此讨论了近代骑楼学中的“骑楼街屋”与“非骑楼街屋类外廊式建筑”的同时性繁荣问题。此外,本文还顾望了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在当代的遗产保护和现实变迁情况。
庞菲菲[6]2007年在《鼓浪屿居住建筑的时序断面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鼓浪屿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岛,原本只是一个半渔半耕的普通村落,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其政治、经济、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成为了外来文化与闽南本土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两种文化的交流,最直接地反映在建筑文化所产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上。而在鼓浪屿的各种建筑类型中,在建筑总数中占有极大比例的居住建筑,其发展变化不仅呈现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型态,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鼓浪屿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研究极具典型性。因此,论文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截取几个典型的时序断面,在每个断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特点的研究背景下,以鼓浪屿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示各个断面居住建筑的不同特征,力图发掘其中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居住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说明了课题的提出过程,界定了课题的研究对象,并对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及论文的研究框架做出阐述。第二章,对鼓浪屿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了介绍,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叁章至第五章,选取了叁个典型的时序断面,通过对每个断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特点的描述,阐述了每个阶段时代特征对鼓浪屿居住建筑所造成的影响。第六章从保护和利用的角度对鼓浪屿居住建筑进行展望。第七章结论,阐述了居住建筑在人类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断面下所表现出来的连续性与差异性。
林星[7]2004年在《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以近代福建城市为研究对象。在福建这个独特的区域内,以福州和厦门为龙头,以开埠为契机,福建城市开始了百年缓慢而曲折的近代化历程。全文以城市近代化作为主线,力图全面深入地反映近代福建城市经济的成长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变迁,探析城市发展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导论部分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进而说明本文的相关概念、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基本史料。 本文试图对福建近代城市的历史作多角度的长时段的分析,将分段叙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顺序,以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中华民国建立和抗日战争爆发作为切点,将近代福建城市历史分为叁个阶段,主要从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城市发展的概况。各章之中分节讨论贸易商业、金融、工业、城市建设等。上篇包括以下几章: 第一章是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主要探讨生态环境对福建城市的影响和古代福建城市的历史沿革、发展概况和特点。第二章是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时间跨度是1843年开埠到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这一阶段是福建城市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发展的起步时期。主要叙述开埠后福建城市贸易商业、工业、金融、城市建设方面的初步近代化。第叁章是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时间跨度是1912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一阶段是城市初步发展时期。主要阐述民国建立后福建城市贸易商业、工业、金融、城市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是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即从抗战爆发到1949年。这一阶段福建城市处于相对停滞状态。沿海城市发展滞缓,内地城市有了一些发展。 下篇是横向的专题研究,选择一些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力图从多层面反映城市的变迁。包括以下几章: 第五章是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主要探讨福州和厦门作为福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以及城市和附近乡村的互动关系。第六章是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人口的结构,城市中的外国人,以及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出现的变化。第七章是城市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发展。讨论的是近代教育的发展、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第八章是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主要阐述衣食住行,宗教信仰,婚丧嫁娶,闲暇生活等方方面面风俗的嬗变。 结语部分是对福建城市发展的整体考察。着重对福建城市近代化的动力、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近代化成效及制约因素进行探讨。
张乃夫[8]2016年在《厦门本岛旧城近代骑楼立面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到交通、气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厦门近代骑楼建筑最终呈现出西洋化的风格,在闽南建筑中独树一帜。无论是建筑尺度、装饰风格、以及体量和经营模式,近代厦门骑楼的发展变化均与近代厦门商业迅猛发展、城市快速建设直接相关。本文以详尽的历史资料以及全面的测量分类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骑楼立面尺寸、材质、颜色、装饰、形态构成方式、比例等方面的分析,探究中西方建筑文化在厦门近代骑楼方面的体现,对厦门本岛旧城近代骑楼立面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从更加细微的角度丰富和完善厦门骑楼的研究体系,为厦门地区近代骑楼建筑中的中西合璧现象研究提供参考材料。也为今后骑楼街区立面的更新保护和地域性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本文分叁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对厦门近代骑楼形成的历史进行总结。其中包括明清时期厦门城市的发展,近代厦门城市建设运动的过程以及其中的代表人物。并归纳了厦门近代骑楼街道的形成于发展。第二部分对厦门本岛近代前期与后期骑楼分别进行分析,从骑楼街的整体风貌分析到骑楼单体的比例分析再到对单体骑楼立面的构件特征的分类总结。从而归纳出近代前期与后期骑楼立面各自特征。第叁部分是通过纵向对比前后期骑楼立面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总结出厦门本岛旧城近代骑楼立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岳川[9]2015年在《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南与潮汕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着名的侨乡,二者气候相似、地缘相接、风俗相近,都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又皆以鲜明的商贸和海洋文化特色着称于世。从历史渊源来看,中原移民入闽后,再持续南下迁徙,直至潮汕地区,可见两地文化同根同脉,都是汉民族在不断的南迁过程中,与当地住民长期融合的结果。同样出于对生存空间的开拓,地处沿海的闽南和潮汕地区很早就有人向南洋移民,并在近代达到高潮,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侨乡文化,而建筑文化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侨乡文化中较为直观的表现形式。然而两地侨乡建筑的产生虽具有较近似的历史渊源,却因为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走向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本文以跨学科综合研究为方法定位,以建筑史学为基础,借鉴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这种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揭示侨乡建筑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互相之间的复杂多变关系,从而完善侨乡建筑的研究体系,深化建筑史学、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并为当代侨乡城乡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思路和启发。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表现出不同的社会组织变迁,这是导致两地建筑文化差异性发展的原动力。在闽南乡村,传统的宗族组织开始松弛,作为宗族组成单元的华侨家族和家庭的独立性增强,使民居建筑相应的呈现单体化演进的趋势,尤其是大量单体式洋楼的建造大为改变了乡村聚落的景观面貌。而潮汕乡村建筑大多呈现群体性的特征,这是由于潮汕华侨较为重视宗族内本房派的建设,其典型的“祠宅合一”的建筑群落形式是对古代潮州地区府第式建筑的调整,也是对新兴华侨家族结构特征的适应。侨乡化也使得大量人口迁往或停留于城市,促进了城市建筑文化的繁荣,由于社会构成等因素的不同,两地侨乡城市民居表现出享乐性与务实性的差异。与此同时,人口骤增使城市面临巨大的空间环境压力,成为城市改造的促因之一。20世纪二叁十年代,政府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度加强,又兼有华侨资金的支持,使得大规模城市改造得以实施,并以两地侨乡开埠城市为代表,表现出对原有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和延续的差异。侨乡经济的驱动是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得以发展繁荣的物质基础。侨汇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促成侨批业这样具有鲜明侨乡特色的行业类型的产生,并伴随产生了侨批馆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另一方面也使得侨乡发展成为消费型社会,建筑文化因此表现出娱乐性、商务性等特征。这些是侨汇之于建筑文化的间接作用。而在直接作用方面,房地产业是投资型侨汇的主要去向,而开埠城市则集中了两地侨乡绝大部分的房地产投资,与其近代城市建设相辅相成,并以骑楼建筑为典型代表。除了对气候的适应性和政府的推广外,骑楼下店上宅,灵活自由的开间布局也适应于“量少而分散”的华侨资本结构特点,因此得以作为闽南和潮汕侨乡房地产业的主要“商品”形式而大量生产,而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则使两地建筑文化趋向于商业化与商品化的差异。在近代中外文化融合背景下,两地侨乡建筑发展也表现出审美文化的机制作用,并具体呈现于中外建筑文化的冲突、分化和整合现象中。根据接触程度的不同,两地侨乡建筑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出整体性和局部性的差异,由此导致在冲突结果上,闽南侨乡从城市到乡村都广泛表现出以外廊样式为代表的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在潮汕侨乡,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大体局限于汕头等城镇,而对乡村的影响并不明显,城乡建筑文化表现出不平衡性。而在建筑文化分化中,两地华侨在建筑样式选择、公益性的建筑活动、居住和环境观念等方面表现出变革性与改良性的价值取向区别,在建筑文化整合中,闽南侨乡倾向于以外来建筑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形式对旧的建筑体系进行改造,呈现外向性的文化性格特征;而在潮汕侨乡,各种外来建筑要素则被吸收为本土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本土建筑的表现形式,表现出内敛性的文化性格。
陈淑斌[10]2006年在《厦门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文中提出色彩对于一座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体现城市的总体风貌,展示出地区的文化特征,而且可以反映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全球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文化交融的不断加速,原本相对独立发展的各个城市的色彩特质,也由于这种交融而日益变得模糊化了,城市色彩形象趋同,“千城一面”,说明了地域色彩的衰退乃至更进一步的消失。因此,对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研究,创造有个性的城市色彩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日益受到规划部门的重视。 本文立足于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色彩问题,提出“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课题。以厦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色彩学、色彩地理学、广义建筑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形成厦门城市色彩景观特征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厦门城市地域色彩景观的构成内容及其蕴含的地域色彩文化,梳理整体色彩景观脉络;然后针对地域性问题,探索如何从城市这一相对宏观的角度,对厦门城市地域环境中的色彩因子进行规划和设计,构建具有地域性的色彩景观格局,尝试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策略、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控制的模式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最后以实践的方式,对最能体现厦门旧城风貌特色的中山路骑楼街进行色彩景观的量化分析。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厦门城市地域色彩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切入,充分展现能适宜表达厦门地方传统文化的、具有地域性的、良好宜人的城市色彩景观。促进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建设,使厦门城市和建筑的地区性得以持续。 对城市色彩景观地域性的研究在我国尚属较新的领域,本文的观点是作者在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并收集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从研究体系的完善和成熟程度上讲,本文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仍有待于在城市地域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修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 严昕.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2]. 基于历史信息整合的近代厦门城市空间研究(1902-1937)[D]. 李慧亚. 华侨大学. 2016
[3]. 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 陈志宏. 天津大学. 2005
[4]. 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 林申. 华侨大学. 2001
[5].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 杨思声.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6]. 鼓浪屿居住建筑的时序断面的特征研究[D]. 庞菲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7]. 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 林星. 厦门大学. 2004
[8]. 厦门本岛旧城近代骑楼立面特征研究[D]. 张乃夫. 华侨大学. 2016
[9]. 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比较研究[D]. 李岳川.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10]. 厦门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研究[D]. 陈淑斌. 华侨大学. 2006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福建厦门论文; 厦门生活论文; 厦门市民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地域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