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建筑楼梯设计论文_许惠舒

关于住宅建筑楼梯设计论文_许惠舒

湛江百姓置业有限公司 524000

摘要:楼梯是多、高层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在高层建筑中以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主要方式,但是楼梯仍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规范规定出发,对楼梯在设计中的构成要素、疏散作用、抗震与其他要求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住宅建筑;楼梯设计;疏散;抗震

一、楼梯的构成要素

(1)踏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用户对住宅内部应具有功能齐备的空间和提高立面美观的要求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设计者来讲,不能单纯为了提高使用面积系数或满足开发商的要求而降低楼梯的使用质量。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住宅共用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小于0.26米,踏步最大高度不超过0.175米,即坡度为1:1.49左右。因此,只要我们把握住踏步所包含的构成要素,充分满足它在功能方面的需求并挖掘出它在形态表现上潜力,综合考虑结构、材料、构造及施工等各种因素,就能创作出合乎情理、充满表现力的形态。

(2)栏杆扶手

楼梯栏杆的作用主要是防护,安全舒适和美观大方是它的主要内容。因为人在离开地面的楼梯上行走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同时对于上下层的空间,也应该考虑如何导向,这些就是栏杆扶手的实际功能。此外,栏杆扶手的形态千变万化,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其形态可以用线、面及线与面的结合三种来概括。线有纵、横、斜、曲之分:面则具厚重、轻巧、透明之不同性格,线面组合更是变化丰富。楼梯栏杆现行规范规定,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若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3)休息平台

由于人的体力和耐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梯段的长度不可能是无限的,休息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同时,对于直跑楼梯,人们有跌倒后发生连续翻滚的可能性。休息平台的存在减轻了人们这种心理不安,对转折楼梯,休息平台还起到引导人流转变行走方向的作用。按现行规范规定,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4)楼梯井

当我们爬上楼梯往下看时,楼梯井变得生动起来,特别是多折和圆弧形楼梯,它不是在单一梯段上能体验到的。在这里,那监重复的踏步再也不复原来的简单乏味,而是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在这里,踏步的重叠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完成了实体和空间的重新组合,实体变得更有趣空间变得更有深度感。按现行规范规定,楼梯井净宽不宜大于0.11m,当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这对于爱攀爬的小孩是十分危险的,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二、楼梯的疏散设计

楼梯最基本最常见的功能是连接不同平面的交通工具,当有异常情况如火灾等发生时,楼梯也是必不可少的逃生及疏散通道,因此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人身生命的安全。下面根据住宅建筑的高度来分析疏散楼梯的设计。

1)通廊式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2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2)6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m2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顶,通向平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4)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米处。

5)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是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如果是高于11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十八层级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各单元楼梯应在屋顶连通,且单元之间隔墙按防火墙要求进行设计,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这样多部楼梯可与屋顶平台一起形成垂直“逃生回路”;如果是18层(含)以下的塔式住宅,每层有8户及8户以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650m2且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

7)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烟台或凹廊联通(屋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烛照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但现实中设置连廊影响采光和立面的整体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可采用剪刀楼梯来代替连廊。

三、楼梯的抗震设计

地震时,楼梯是重要的逃生通道,在研究过以往的震害后发现,楼梯往往先于主体结构破坏前产生种种严重破坏,影响应急使用。因此,楼梯的抗震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楼梯间平面位置布置时,为防止楼梯间布置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间应尽量对称布置且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尽端和拐角处,以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

(2)楼梯间隔墙必须有可靠拉结措施,以保障地震时不倒塌;

(3)在楼梯设计计算过程中,应将楼梯的构件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参与计算,设计计算时,可以把梯板当作斜梁来考虑其刚度,将楼梯参与整体计算,以考虑其地震作用;

(4)设计楼梯梯段板时,应该考虑楼梯平台板传来的荷载,将梯段板作为托弯或压弯构件来计算,可以加大休息平台和楼梯板厚度,并提高配筋率,支座负弯矩钢筋宜贯通设置,尽量使梯板的刚度均匀,且使梯板形成双层双向配置钢筋,提高梯板的延性,防止楼梯发生破坏;

(5)可以支承楼梯段的平台梁应考虑楼梯段引起的推力和扭矩作用,加大高度和加强上下部纵向配筋,梁箍筋要加密,确保该区域在强震下有效地耗能;

(6)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避免“框架短柱”的形成,在形成“框架短柱”时,应确保“框架短柱”的抗剪强度及变形能力,防止框架柱过早发生剪切破坏。箍筋应沿“框架短柱”全高加密(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或在柱身内配置一定数量的斜向钢筋,并控制其剪压比,避免混凝土柱过早的产生脆性破坏而使箍筋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7)为保证平台梁和构造柱之间节点连接的可靠性,应将平台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构造柱中。在砌体结构中,除了楼梯问的四角要设置构造桂外,楼梯间平台梁下也应设置构造柱,所有的构造柱之间宜用圈梁连成一个整体,使楼梯闻真正成为一个安全的逃生通道;

(8)条件许可时,建议采用可滑动支座将踏板斜板与主体结构脱开,以减少地震效应的影响。

四、住宅楼梯踏步两个问题

4.1住宅楼梯踏步横向端部感观和卫生构造问题

现在楼梯踏步设石板材的做法越来越多,有很多住宅的楼梯段踏步只考虑了正向踏步板的挑出却没考虑横向端部踏步板的挑出,其结果造成感

论文作者:许惠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关于住宅建筑楼梯设计论文_许惠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