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工程质量、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机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加强管理优化、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实现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重点。本文主要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机械化的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然而,在机械设备使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在仍有很多的问题仍需要我们来解决。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希望减少机械维修与管理这方面的开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又会对工作的正常进行有很大的影响。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能够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1解读工程机械管理内涵
1.1含义
建筑项目工程竣工是前期所有施工工序共同努力的结果,且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发挥出该建筑物的整体作用,才得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蕴含的内容较多,需遵循的原则也有很多,例如,遵循“预防为主”原则,平等看待保养与修理工作,做好机械设备每个环节的保养、管理、维修与使用工作,除了要按需选购设备型号外,还应精心维护、定期保养,确保其运行的安全与经济;遵循“技术与经济双管理”原则,即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确保降低成本,确保效益最大化。
1.2重要性
无论是推动建设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均离不开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这意味着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整个施工企业发展与社会安全稳定均有非常重要的关联。具体来说,在大型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环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中时常会发生安全事故,既会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人身安全,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不良影响。而通过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便可以有序实施工程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管理工作,进而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最大可能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还能提升工程施工整体质量与效率,使工程项目能够安全进行,从根本上提升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护与运营成本。
2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2.1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需要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规划明确各个部门及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此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管理制度制定的不明确,使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无法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的任务,在工作中无法进行有序的管理,导致一些重要机械设备出现维修、养护、使用不当等问题。一些施工人员在没有严格监督的情况下,不按正确的使用方法随意使用设备,使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工程进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对工程项目造成重大的损失。
2.2设备管理材料比较陈旧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需要使用一定的材料才能完成相关的工作,但一部分企业为节省成本,无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采用低成本、低质量的材料,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这些不达标的材料的使用最终会成为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隐患。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忽视对材料的管理工作,对重要材料没有进行认真的管理,随意堆放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这些材料在不符合保管标准的环境中出现受损、变质、腐烂等问题,最终导致机械设备材料陈旧,质量下降,无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使材料成本提高、拖延施工进度。
2.3忽视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管理模式陈旧,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出现明显漏洞,忽视了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制定和有效落实。再加上管理人员在设备入场后,没有做好设备的检查、记录、维护工作,使施工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最终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的严重损失。
2.4管理人员素质较弱
由于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带动建筑行业的飞速前进,使相关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的引进、培训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一些企业还在以原有的相对落后的制度为标准进行人才引进,造成人员的素质达不到管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足、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对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不够熟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又没有及时开展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相关人员的知识技能难以得到更新,与实际的人才需求相差越来越大,最终使相关的管理工作出现问题,严重时甚至出现工程建设处于整体瘫痪状态。
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对策
针对当前存在于机械设备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管理人员就需要引起重视,然后对症下药,做出一系列改进与优化,让管理工作可以落到实处,保证机械设备在工程建设中可以发挥出切实的作用。
3.1加强设备配置管理降低成本
机械设备和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加强对设备配置的管理,对于降低成本意义重大。因此,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便需要着眼这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设备配置的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配置科学合理,成本较低。首先,需要对工程建设的设备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建设的工程量、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技术、质量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对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数量、型号等予以确定。其次,要对当前企业所拥有的设备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设备的数量、型号、损耗情况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将当前设备保有情况和设备需求做出对比,明确还需要配置哪些设备。最后,根据所需设备信息,再来分析这些设备的价格和使用度。根据得出的价格和使用度,确定最终的配置模式。即价格低、使用度高的设备,可以由企业自行购买。对于价格高但是使用度较低的设备,则可以选择租赁的方式进行配置。而对于价格中等、使用度也偏向中等的设备,则可以根据设备使用范围的广泛程度进行配置,使用范围广的设备可以由企业自行购买。而使用范围较窄的设备,则可以选择租赁。此外,对于租赁设备,还需要明确检修养护等方面的成本归属,以此降低工程建设在机械设备方面的成本支出。
3.2做好机械设备施工操作管理
机械设备操作是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和施工质量、人员安全等都具有直接关系。第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是机械设备的直接操作者,要做好施工设备操作的管理,那么必须先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具体来说,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让他们掌握规范的设备操作流程。同时要对设备操纵中的一些常见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引导施工人员对此形成掌握。第二,要制定设备操纵管理制度,最好采取两人一机的模式展开管理。所谓的两人一机管理模式,就是安排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两人一组,进行设备施工操作。这样由技术人员从旁对施工人员的设备操作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可以大大提高设备操作的科学性。同时在出现相关问题时,也可以有技术人员及时进行纠正,以此规避设备操作带来的施工问题。第三,要做好设备操作的安全管理。在机械设备施工操作中,机械伤害这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此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让工程建设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另外还需要构建安全事故的应急机制,在出现机械伤害此类事故的时候,确保可以及时进行处置,避免问题扩大给工程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3.3注重机械设备的检修养护管理
检修养护对于机械设备正常参与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通过检修养护,可以及时解决机械设备存在的一些故障问题,提高设备的性能水平,使其在施工中能够发挥可靠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全面落实检修养护管理。目前,检修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集中在施工之后,忽略了施工前的管理。所以,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便需要重视起施工前的检修养护管理,尤其是要关注设备性能状态的管理,确保每一个设备在投入施工前,性能状态都达到最优。其次,要注重机械设备故障后续处置的管理。在检修养护方面,若是机械设备存在故障问题,那么就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而对于管理人员,则需要对处置过程以及结果做好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问题能够及时消除。最后,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效率。具体而言,可以针对工程建设中投入的机械设备,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将每台设备进行编号,全面统计每台设备的性能参数、施工任务、损耗情况等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就可以用在管理工作当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而言非常重要,而文章通过对其含义与重要性进行分析,再结合企业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目的是不断提高建设企业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秦希宏.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居业,2015(8):140-141.
[2]郝磊.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大陆桥视野,2016(4):130-131.
[3]刘英莉.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8):215-216.
[4]谢东锋.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新商务周刊,2017(1):150.
[5]王斌鹏.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7,27(8):169.
论文作者:何鸿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工程机械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