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瘦肉型猪注意防肢蹄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瘦肉型猪论文,防肢蹄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瘦肉型生猪肢蹄的疾病比土杂猪较为多发,常表现为肢蹄疼痛、跛行、生长发育受阻、繁殖能力下降,饲料报酬低。引起瘦肉型猪肢蹄疾病的因素主要有风湿、挫伤和蹄裂。
风湿:是由潮湿、寒冷、运动不足、饲料突然改变等诱因引起的疾病,一般认为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病,患部肌肉或关节疼痛,走路跛行,弓腰走小步。运动一段时间后,跛行可减轻。喜卧,不愿走动,体温36~39.5℃,呼吸、脉搏稍增,食欲减退。防治风湿,应避免猪受风、寒、潮湿侵袭。患病猪可选择如下药剂治疗:①复方水扬酸钠10~20毫升注射,或用阿斯匹林3~5克内服,每日2次,连用7天;②2.5%醋酸可的松5~10毫升肌肉注射或用醋酸氢化可的松2~4毫升关节腔内注射;③用消炎痛片按每公斤体重2毫克服用,每天2次,连用3天;④内服中药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
挫伤:是肢蹄受到钝性暴力作用,如打击、斗咬、冲撞、跌倒于硬地而引起的损伤,局部皮肤无伤口。轻度的挫伤,最初肿胀常不明显,以后肿胀坚实、明显、温度稍高,有时疼痛、跛行。
严重的挫伤,受伤部位迅速肿胀,疼痛剧烈。当组织发生坏死时,感觉丧失,常因疼痛出现运动障碍。防治办法:消除肿痛,患部剪毛消毒,防止感染。或用酒精、陈醋、红花油擦敷患部;或用酒精调制鱼石脂涂于患部;或涂布速效跌打膏,内服炎迪宁伤科跌打片。
蹄裂:生猪蹄壳开裂,尤以种公母猪多见;或裂缝有轻微出血,蹄尖着地,疼痛、跛行,不愿走动,体温、呼吸变化不大,食欲稍减,生长肥育猪增重受阻,种公母猪繁殖性能下降。对于这种肢蹄病,以前认为系受外伤引起蹄甲开裂。我们认为,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外源种猪瘦肉率高,营养要求与土杂猪不同,加之封闭饲养于水泥墙壁、地面的猪舍或铁制定位栏内,接触外界和土壤的机会少,缺乏某种维生素导致该病发生。提高饲料营养水平,补充维生素,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联系电话:0731-446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