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实务;分析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赢得发展前景,必须要增强创新、转变观念,而且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较为复杂,从竞标到工程竣工有多个环节,因此要以创新的施工管理提升施工质量,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期间结合建筑工程特点及现代经济体制,逐步增强建筑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力度,灵活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同时由于近年来出现的私营建筑企业,导致建筑市场更为混乱,所以还要逐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标准化、
合理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从而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水平。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在建筑工程事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建筑工程企业把企业效益放在第一位,一切向“钱”看,只重视收益,不重视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混乱,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使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国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另外,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水平还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的情况。我国的工程造价领域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使得技术水平方面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而现在的建筑工程领域,对工程造价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晰,也造成了建筑工程造价跟不上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高速进步的今天,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还不够深入,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人工管理。这也影
响了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无法使建筑工程的发展与国际接轨。
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工作落后
建筑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劳动人员也较多,往往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及应变能力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管理的不规范也是潜在隐患,导致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在分工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更使得工作人员职责混乱且权责划分不清晰,更甚至施工单位投标文件承诺不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另外,设备数量及机械化程度也会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效率带来直接影响,现场的机械化程度不高、机械老化、运行不佳,没有创新技术作为支撑,容易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许多施工企业为了追求
最大利润而偷工减料,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也导致施工过程的管理处于较低水平。
(二)安全责任意识相对薄弱
一方面,许多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或是承包方对于管理人员的安排和分工根本不重视,没有综合考虑到管理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的积极作用,直观表现为其管理人员素质偏低,难与相关规定要求相吻合,自身的管理职责也难以履行,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工程危险系数升高。另一方面,当今的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人员管理机制不成熟、各部门间的配合不协调等情况出现,而且制定工期方面表现在不够重视工程的总体规划,在
遇到工程项目是新结构形式的,也只凭主观臆断来制定措施,导致措施不得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法规条例落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首先,建筑工程项目没有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要求相吻合,实际执行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很难实现与时俱进,专业性和科学性严重缺失,对工程管理的约束性较差,没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其次,当前的建筑企业采购方式是大批量的集中采购,建设单位和供应商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方式也较僵硬,缺乏灵活性,对零星材料的频繁采购也会增加工程采购成本;再者,企业内部未足够重视工程控制,经常在结束任务后
才检查,没有统计分析及量化计算,更未充分重视事前和事中控制。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监督
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首先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之下,我们一切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才能够有章可循,建筑工程秩序才能够得到保障。这就要求建筑管理部门和各级建筑企业,要积极制定完善的行业制度和规章,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发展现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并使这些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严格的执行。我们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详尽,不能只是一个笼统的理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必须把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步骤都要考虑进去,对每一级的管理部门的职能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定,避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互相推诿,职权不明等情况。建筑行业管理部门,也要严格监督各建筑工程企业对于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这是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能够真正发挥其管理监督作用的必要手段。建筑工程企业,也要制定自己的管理规范,在整体建筑行业的管理体系下,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保证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
(二)提高劳动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一方面,对于从事高空建筑的作业人员,应强制性要求其提前系好安全带、穿好安全服,积极开展事故防范准备工作,地面施工的工作人员还应该佩戴安全帽,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能更好的落实,地面施工者也应佩戴安全帽,在搭建高空支架时应遵循技术要求展开细节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设备工作人员检验机制,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规模与用途,构建持证上岗等机制,严格筛选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等级和型号,任何不达标的设备一律不准流入施工现场中,还要确保工作人员能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建立并健全法律法规
首先,管理体制在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应全面确保生产责任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充分保证管理工作人员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严格把关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其次,相关部门应对法规条例予以完善,可以增加设置阶段性的项目施工专家核验内容,还应以实际情况未基础,保证好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行为有法可依;再者,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与承包单位双方都应兼顾项目规模与复杂程度,保证好管理更具有规范性与制度性的特征,更好的促进管理体制效用得以全面发挥出最大化效益。
结语:
在现在的情况下,建筑企业一般通过两方面来,制作出有效的管理办法,进而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能力。应对现在建筑市场竞争和满足建筑施工质量要求:1)从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推动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2)切实地结合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外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雪松.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295+299.
[2]卢相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8):46-47.
[3]吴秀华.做好BIM技术的优化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2):190-191.
[4]陈明,国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13):59-60+68.
论文作者:郝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 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 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