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沪港经济合作新时期——立足亚太、面向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面向世界论文,经济合作论文,新时期论文,亚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1日是世界瞩目的日子,一颗闪亮的东方明珠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时刻也标志着沪港合作新时期的到来。
随着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为持续巩固香港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信息中心地位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的性质是中国主体与独立关税地区(香港)的经贸关系,视作地区经贸关系。香港对内地的投资仍享受外商投资待遇,内地到香港投资仍然被视作到境外投资。香港作为独立的关税区域,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经贸组织的活动,独立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利巩固香港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地位。
开拓沪港合作的新局面,既要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实现互补,同时又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发展双方在世界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亚太经济区域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90年代以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是世界经济重组、各国经济贸易政策大调整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将是这一时期经济重组和调整的主要形式。首先是欧洲区域的经济联盟, 自90 年代初期欧洲共同市场发展为欧洲经济联盟(EU),到1995年欧盟正式成员已扩大至15个国家,形成了一个3.7 亿人口占世界贸易总额近40%的自由贸易区。土耳其、马尔他、及许多东欧国家如匈牙利、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也纷纷表示要求进入欧洲统一大市场。欧洲经济区域的扩大是一个既定的目标,它试图通过经济一体化逐步达到欧洲统一,形成全球一极。这必然会对欧盟区内以及世界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美国为首的北美经济区域合作在90年代也完成了重要的步骤。从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到1994 年1 月1 日正式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标志着又一个有3.6亿消费者的无关税区的大型贸易集团的形成。阿根廷、巴西和智利三个南美最大的国家也考虑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与美国为首的北美集团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正致力建立以美国为中心,包括大部分美洲国家在内的泛美贸易集团。
亚太经济区域作为官方合作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始于1989年。由于亚太地区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体制差异甚大、地理上相距遥远、贸易冲突较激烈,再加上政治上的分歧也较大等,使亚太地区的贸易区域化障碍重重。但是欧洲统一大市场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加速联合共同抗衡的紧迫感。1993年底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了首次亚太地区非正式的首脑会议,达成了一系列有积极意义的协议,强调发展和强化多边开放贸易体系、削减各成员国间在贸易、投资和服务方面的障碍,使亚太经济合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非正式的首脑会议几乎成为每年的例会,亚太各国政府对该区域的合作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亚太经济合作不同于其他地区性贸易集团,由于亚太地区的特殊性,使它的合作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松散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因此,它在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由于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美国多年来一直采取“重欧轻亚”的政策,把欧洲作为其对外经贸与投资的主要伙伴。但针对目前美国在欧洲市场失势的局面,并且亚太地区经济所展现的勃勃生机,它已经把贸易与投资的重心逐步转向亚太地区。据统计, 1970 —1990年期间,美国对太平洋地区的出口占美国总出口的比重从45.2%上升到58.7%,进口从56.1%上升到62.5%。到1992年,美国对东亚的贸易总额达3360亿美元,占美国全年贸易总额的33.6%,远远超过其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210亿美元)。
确立沪港经贸合作在亚太经济区域的地位,这也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中国经济纳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香港和上海应义不容辞地充当这一角色。8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对外开放的程度逐年提高,连年的关税调整,已使中国的关税水平从90年代初的42%下降到1997 年10 月的17%。服务贸易市场也逐渐对外开放,部分外资银行已有了人民币业务经营权,经常性项目的外汇已基本实现了自由兑换。对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开放了商业经营权,对外贸易经营权也开始开放。这些经贸体制的变革和政策措施调整,也为确立沪港合作在亚太经济区域中的地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及参与程度如何,将是一国能否在下一世纪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上海和香港特定的经济贸易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合作,特别是亚太经济区域合作中,无疑充当了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相继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特别关注,也使香港在联结欧洲及北美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更为突出。香港和上海的经贸合作既要在巩固现有的基础上立足于优势互补,同时必须目标于建立在新世纪的亚太经贸合作中的地位,寻求新的合作方式,拓展新的领域,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香港的回归,也为双方相互补充、抓住机遇、寻求新的增长点发挥综合优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沪港经济合作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后则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到1996年底,香港在沪直接投资累计已达6594项(其中合资项目4246,合作项目1224、独资项目1093), 协议资金108.5亿美元。占上海协议吸收直接投资的46%。估计香港企业提供了至少60万个工作岗位。香港的投资对上海的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香港是仅次于日本的上海第二大贸易伙伴。沪港两地的金融合作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曾有一天时间就在香港股市筹得资金5亿港元的记录。
新时期的沪港合作应在巩固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传统的优势,开创新的合作领域,依托内地、优势互补、立足亚太、面向世界。
首先,发挥香港在亚太经济贸易关系中的战略地位作用,为国内企业开拓世界市场服务。 香港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显著, 同全球近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发生经贸关系, 是多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成员。有近百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及办事处。香港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共有1100家企业在香港营业,大公司的地区总部有近500家,美国10大银行有9家在港设立分行。美国在港的投资近150亿美元,美国在香港的驻外人员有37000人,远远超过了英国。美国试图在亚太经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必然为香港在亚太经济合作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条件。香港背靠祖国内地这一世界最为广阔的腹地,同时又面对东南亚地区,是两大经济体系的交叉口。香港处在这个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将会面临更为有利的发展机会。这是其扩展亚太地区经贸业务的重要一环。在亚洲地区香港的外贸地位仅次于日本。近年来香港与亚太各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资料显示,90年代上半期香港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其它成员的贸易额年增长率高达17%,1994年香港与APEC成员的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80%左右,其中出口为76%,进口为84%。在对外投资方面,除了香港是中国内地外商投资最大的来源以外,它在亚太地区的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已成为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第二投资来源。香港是中国经贸接轨世界的桥梁,同时也是中国进入世界市场的重要枢纽和世界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香港已成为世界大国进入亚洲、关注亚太,争夺主导地位的重要战略要点。上海是辐射世界市场和长江沿江区域两个扇形的联结点,是我国内地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的重要口岸。两者的联合将有利于增强中国在亚太地区经贸关系中的地位。
其次,上海建设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必须加强与香港的金融合作。香港在亚太经济区域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可替代。香港现有银行183家,银行数居世界第二,其中属于境外银行或外资控制的银行171家,占香港银行数的93%,仅次纽约。世界100家大银行中已有85 家在此设分行或办事处,其中77家持有银行牌照。这是香港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市场、第五位外汇交易中心、第四大黄金市场的基础条件。上海的资本市场也有了迅速的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目前上市公司已达370 多家,其中B股42个,随着十五大提出的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目标, 股份制将会有较大的发展,作为发展中的、面向中国内地的金融中心,上海的融资能力远不能满足上海发展和国内企业的需要。香港的融资能力作为上海融资能力缺口的补充将大有可为。香港不仅存在大量游资,其外汇日交易量在600—800亿美元,股票日成交量达50亿港币,黄金交易量达80万两。而且信息传递及时迅速,国际资本参与程度极高。在国际资金大进大出的过程中,香港吸纳了来自西欧各国、开曼群岛、新加坡、中东等地的大量资金,供应给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随着亚太经济的持续发展,香港在东西方各国之间所扮演的融资角色还大有用武之地。在上海大型企业改制过程中,利用香港优势,在香港上市,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补充国内资本不足,同时也便于香港股民参与分享国内币值稳定和上海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具体成果。
再次,沪港合作必须发挥双方作为国际主要港口的航运中心功能。香港的特定的地缘优势也是亚太区域中其他地区所望尘莫及的,作为国际和内地经济的连接地,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香港既可以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又可以凭借其开放性的特点,使之成为吸引国际资本和商品进入内地市场,以及中国资本和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和跳板。香港所背靠的祖国内地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市场。近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表明,香港的繁荣以及各大中心地位的发展,与内地经济开放和高速发展息息相关。香港不仅从内地经济高速发展中以近水楼台之便获得大量机遇,得以在整个西方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依然呈现中高速增长,而且还因门户效应强化了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吸引海外投资者前来设点探路,或者设置亚太地区总部。香港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的神速发展便是内地效应的有力体现。香港荣升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不仅得益于天然良港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也得益于内地经济的依托。上海在与江苏、浙江联合发展综合港口,建设航运中心过程中,借鉴香港成功的经验,并与香港共同开发也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沪港合作有利于双方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有利于扬长避短,创造出新的竞争力。香港属于高度外向型的小型海岛经济,长期以来,香港在资源和市场方面严重依赖海外市场,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无论是业务范围还是资本构成对海外市场动态极为敏感和依赖。这种经济特征,使香港经济的脆弱性较为显著。随着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扩大,到1995年底香港服务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已高达83%,香港总体就业人口中,有82%受雇服务业。这在体现香港金融贸易服务发达的同时,也不得不看到,真正创造物质财富并对整体经济具有强大辐射作用的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导致香港经济更加脆弱。香港在80年代开始的制造业的大规模向内地南方地区转移,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为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的第一阶段,使香港和华南珠江三角洲优势互补,共享了经济合作的利益。而90年代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到新的阶段,上海为龙头、以浦东开放开发带动沿长江区域的经济发展,这也为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发展与上海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会。从制造业的合作方面看,香港在上海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将逐渐削弱,首先是因为,香港的工业投资项目的规模的限制。随着浦东开发和开放,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沪的直接投资有迅速发展之势,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英特尔、福特、通用、索尼、松下等在上海的投资项目20多个,其投资金额一般达数亿美元,甚至10亿美元以上。其次是香港的投资项目,在早期主要是技术含量并不太高,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业为主,目标在于利用上海廉价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低土地成本和少竞争对手的有利条件,发展加工业务,这方面也与上海当前的产业调整目标存在不相一致的一面。新时期的合作,香港既可以继续发挥服务业的优势,同时香港也可以为上海科技产业化目标,提供必要的资金,投资新兴产业(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微电子、环保等),发展新领域(中介服务业、旅游、外贸、科技、医疗和教育等)。并联合组建跨国集团,造就国际级大型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这既弥补了香港产业结构中的脆弱性,又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沪港两地经济结构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沪港经济合作的基础,使经济合作表现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竞争促进合作,在合作中求共同发展的模式。展望未来,沪港经济合作必将对确立中国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