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失误与心理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主任工作论文,效应论文,常见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班主任肩负着教育、教学和管理三重使命,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失成败,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必须减少失误、提高质量。然而,班主任在工作中的一些常见言行却不自觉地使工作陷入误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若不给予足够的认识,防患于未然,势必会给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失误一:工作不讲技巧,学生“贫富不均”
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荣誉、奖励、表扬过分集中在几个优等学生身上的现象。这些学习优秀的学生是精神上的“富翁”,而那些学习中下的学生什么也得不到,自然成了精神上的“贫困户”,甚至连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老师也视而不见,不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尊心严重受挫。班主任工作中为什么常常不自觉地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马太效应”在起作用。“马太效应”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来的,它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概括: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事实证明,“马太效应”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并非“福音”,而是“祸患”,班主任应尽力克服其消极影响,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利用好教育的“关键点”,给学生以激励和赏识。在给优等生“锦上添花”时,对学习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辞,不要忘记给他们“雪中送炭”。
失误二:评定学生“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好、差生是怎么评定出来的?往往是用“成绩”卡出来的。成绩好就认为是好学生,成绩稍差就认为是差生,并找出千万条理由来证明他差,成绩的好坏掩盖了学生的诸多其它方面。这种以成绩定好坏的教育,不能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月亮的晕轮向四周弥漫扩散,令人看不清月亮的本来面目,这种现象称为“晕轮效应”,最早是由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来的。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不能走出这个误区,就会陷入迷茫,造成失误。实践证明,一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往往比较内隐,而缺点和短处又往往比较外显。班主任一旦产生了“晕轮效应”,就会让学生外显的缺点掩盖内隐的优点,就会出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好百好,一丑百丑”的认识偏差,不能真正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使工作处于消极被动的境地。
失误三:乱贴“标签”,草率裁定学生品行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某学生一个无关紧要的过错,就说是“品德问题”、“有意捣乱”;一道题目不会做,就说他是“懒虫”、“不爱动脑筋”、“缺乏想像力”等等。这些“烙印”将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捐款,然后给一些人贴上“慈善”的标签,给一些人贴上“不慈善”的标签,还有一些人不贴标签。过一段时间再让他们捐献,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的捐钱要多,而被标为“不慈善的”人捐钱最少,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标签效应”。可见,被贴上标签的人往往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一致。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慎之又慎,努力克服“标签效应”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充分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点。若给学生贴上“乐于助人”、“有发展潜力”、“聪明”等正向标签,以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这样的做法是可取的。有句话说得好,学生只有当你说他好的时候,他才会好。
失误四:不以发展眼光看问题,“人云亦云”
当班主任接一个新班或接收一个新学生时,总会千方百计地去打听、了解这个班、这个学生过去的情况,其目的是为了工作更有的放矢,这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所掌握的这些信息却常常在班主任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定势,使心理处于一种准备状态,带有一定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常常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来判断眼前的人和事,下意识地把学生分成“好”“差”两组,用不同的眼光和态度对待不同的学生。如对一个学生有好的印象,就会“和颜悦色”地对待,甚至对他行为表现中的一些明显错误也持肯定态度;而对一个学生有不好的印象,就会“全盘否定”地对待,甚至对他的一些良好表现也持否定态度。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定势效应”。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一旦形成某种定势,必然导致思想的僵化,而受僵化的思想指导,必然造成工作的失误。定势效应不仅有碍于班级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有碍于对学生现有表现作公正的评价,更有碍于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因此,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和班级时,应把重点放在这些学生身上有哪些好的品质、良好个性和特长上,尽量少去了解谁是好生、谁是差生,谁犯过什么错误,有什么毛病,避免把这些信息当作经验带到工作中。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客观地对待每个学生,重视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用辩证的不断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发展中的学生,做到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处理问题。
失误五:表率不力,方法简单、粗暴
在工作中,这样的现象并非鲜见:一位班主任要求学生不准迟到,而自己却经常上课迟到;要求学生不要讲粗话,而自己上课却“笨蛋”、“傻瓜”地不绝于耳;要求学生不要乱丢废纸,而自己却烟蒂随手乱抛……可想而知,尽管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惩治手段,但学生迟到现象不断,脏话、粗话依然连篇,教室里纸屑、杂物随处可见。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布麦伦效应”。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身教不力。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强“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伟大的教育家加里宁曾指出:“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可见,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从自身做起,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充分发挥“身教”的感召力,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感化、带动学生,这样,班主任的要求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二是心教不诚。教育学生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变成整治学生的理由,把学生作为“改造”的对象。如果这样,学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对立、反感情绪,对教育形成“阻抗”,甚至“背道而驰”。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治病”是为了“救人”,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意接受你的教育。三是言教不服。教育要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工作中出现的言者谆谆、听者茫然的局面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学生中出现了问题,一味地去“堵”,一味地去“管、卡、压”,固然不行,但言词无力,无的放矢的教育也不行。只有言之成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使学生能心服口服地接受、改正,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班主任工作中一些常见的、不自觉的言行,常带有一定的消极心理效应,容易给学生的心灵蒙上抹不掉的阴影,给工作带来不可估计的负面影响。如何从自身的言行和教育方式上探寻有碍于教育的因素,并加以克服,是值得班主任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也想借此呼吁教育界多多关注此类问题,多给缺少经验的班主任搭建交流、培训的平台,以使这些教师健康、迅速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