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知识广阔无边,它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出现在身边的方方面面。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提问有激励、调节、引导的教育功能,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优化问题设计,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笔者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问题设计;优化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优化的必要性
数学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抽象理性的,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才能挖掘学习重点。对很多初中生而言数学学习十分困难,一方面进入初中后数学知识难度增加,学生一时无法过渡,另一方面对数学学习的方法技巧无法参透。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运用学习动机方面的知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将动机转化为学习内驱力。而激发学习内驱力的要点之一就是合理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教学法转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分析、观察、比较、概括回答问题,继而总结数学学习规律。所以好的课堂问题犹如路标,指导着学生前进的方向,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也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性质流于表面,没有内涵
课堂提问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几乎每节数学课都避免不了课堂提问,而真正能发挥教育本位功能的提问并不多,很多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不明确,像形式一样流于表面。问题的设计需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分析题目的表征然后总结经验。因此课堂提问绝不是问题提得多就代表课堂质量高,华而不实的课堂失去了数学教育的作用,不经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没有内涵,发挥不了教育意义。
(二)问题设计一概而论,不注重个体差异性
新课改后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不过传统的教育思维根深蒂固难以在须臾间摒除,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还是根据自己课堂进度和班级共性设计的。也就是说教师会根据平时成绩和学生的平时表现着重对易错点和常错点进行提问讲授,这一点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在注意共性的基础上也需要掌握个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掌握良好学习进度自然快,课堂提问对这类学生而言不在话下。对于数学偏弱,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需循序渐进的进行,需在备课阶段涉及这类同学的问题,因材施教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比如在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上常常与几何问题相联系,学习难度比较大,对数学成绩偏弱的学生格外吃力。很多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授课进度分配课时,课堂提问中很多数学偏弱的学生答不上来,而为了赶进度无形中忽视了对这类学生的指导,以至于学习成绩越拉越大。
(三)课堂提问没有层次感
课堂提问不是单纯的提问学生,而是需要通过学生的情况总结经验,为接下来的教学听过思路。很多教师课堂提问缺乏层次感,比如提问前后没有停顿,提出问题后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以备学生思考。最重要的是对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同学缺乏正确的管理,有的老师可能会罚站,有的老师可能会直接让学生坐下。这样违背了教育评价的机制,淡化了正常教学,提问与否也没什么太大作用。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数学自然不在话下,而对于初中生而言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又不被打扰是很困难的,很多人都惧怕课堂提问,惧怕上黑板做题,这与教师的课堂提问层次感是分不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利用启发性问题导入
导入是课堂的开始,笔者发现很多数学弱的同学对数学存在畏难心理,还没上课心理就开始害怕厌烦。启发式的导入是通过创设情境,先讲授一些与课程有关的题外话,然后过渡到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放送情绪,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开展课程。一般启发式问题的导入多设置于新授课程。比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物件展开话匣子,分析课桌、板凳的特点,然后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提问学生‘你身边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呢?’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除此之外,课堂导入部分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向学生展示几个轴对称图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问学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过渡到教学上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二)实际教学的问题要突出探究性和趣味性
实际教学是整堂课的主要环节,导入过后就要充分讲授本堂课的重难点,这阶段的问题要突出探究性和趣味性。探究性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出发,设置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但不宜太难。而趣味性是调节课堂气氛,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这两者这实际教学中缺一不可。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常见考点,以例题讲解为例已知△ABC中,∠A=90°,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ED⊥FD。这道题考察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课堂讲授时不能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要通过问题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探究得到答案。首先,可以提问学生这道题涉及哪几个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让同学自己起来讲讲对这道题的看法。其次,当同学们倍感困难时,教师可以借助其他相似图形说明题目,这道题中很明显需要画虚线辅助,教师可以把图形比作小船活跃下课堂气氛,然后进行求解。
(三)教学评价需设计诊断性问题
很多老师均反映学生上课能听懂,但做题就出错,很多题目教师本身已经讲了很多次可是学生依然犯错。实际上这与教育评价的问题分不开,初中生对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数学偏弱的学生常常犯基础性错误,这需要教师在讲授完课堂基本内容后,加强教学评价,设计诊断性问题辅助教学。比如在三角形的判定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两个角和一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为什么?这道题本身并不难,但是仍然有不少同学写了全等,理由为教材中说道有两个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另外一个角肯定也相等,再加上还有一条边相等,用“ASA”或“AAS”就能判定它们全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提出诊断性问题,让学生自行分辨自己的理由与教材上有何不同,很快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解释与教材有一点细枝末节上的出处,这时教师要发挥教育的评价功能,强化教育让学生记住自己的错误根源。
四、结语
初中是我国教育层次中承上启下的阶段,而数学几乎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作为理科知识很多同学反映学习难度大,抽象知识多,繁杂的概念和公式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课堂提问的作用巨大,教师作为课堂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活动中的每个步骤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立足根本优化提问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学群.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2]谢应文.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论文作者:刘亭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轴对称论文; 自己的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