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考试“红黑名单”_命题逻辑论文

2012年高考历史考试“红黑名单”_命题逻辑论文

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试题论文,红黑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红榜

1.拓宽命题素材,开发课程资源

●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25题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点评:此题以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思考并认识社会变迁问题。

“民间故事一般是指在非官方的途径产生和流传,在流传中又经过传播者的不断加工,经非正式的历史记载保存下来的内容”。民间故事不等于历史,其“内容可以完全出自杜撰编造”,但是,它也“寄托了编写者或传播者强烈的主观愿望”,并且表达了“民众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因此,民间故事可以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部分真相。[1]题中素材出自《白蛇传》,该故事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凡人的曲折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对旧势力反对人性之举的憎恨。此题引入民间故事,进一步拓展了命题素材的来源,有助于引导中学历史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宽泛的资源观。

2.增加观察力度,透视历史镜像

●江苏省历史卷第6题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点评:认识过去,需要借助史料。但“史料并不等于所记录的事实本身,而只是对这一事实的一种观察”,而且,“史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必须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才能得到确解”[2]。关于民国之初社会习俗问题,此题选取了两则不同的史料。南京临时政府《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指出,仍然沿用旧称,是对共和政体的玷污,因此下令“不得沿前清官厅恶称”[3];但三个月后媒体指出,“老爷”、“大人”等称呼仍然出现在法庭上。两则来源不同的史料,给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关于等级观念的镜像,也反映出回归历史情境需要多角度的观照。其实,我们所学的历史,不是过去的事实本身,而是“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4]。过去发生的事实多如繁星,教科书所选取的内容不过沧海一粟,只有结合多种材料,增强观察力度,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的事实。

3.关注史学研究,提倡求真反思

●江苏省历史卷第22题

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恰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 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点评:基本史实通常是不变的,但历史认识却可以是多元的。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个历史问题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同一个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萧公权先生对康有为的认识在不同时期就有所不同:以前认为康有为“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后则认为他“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以前认为康有为倡导“假民权”,后则认为他“真民主”;以前认为康有为是“假维新”,后则认为他在追求“一体维新”。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萧先生又阅读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并摆脱了特定史观的制约。

史家对于历史的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学识的增加而变化。高考命题以及历史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关注史学研究的多样性,并适时体现,进而培养学生树立求真、求实和善于质疑、反思的科学态度。

4.借助个体人物,反映时代变迁

●山东省文综卷第28题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此处略)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点评:“历史就是由过去所有生存过的人及其活动所构成的”,因此,“历史是以人为基本的元素来记载的,记载的对象有个人也有群体”。[5]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往往会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典型的个体人物也可以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此题通过严复的“个人际遇”,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国家命运”。严复虽然不是洋务运动最主要的领导人,但他是重要的亲历者:先就读于新学堂,后留学于不列颠,再任教于新学堂。外来侵略与民族危机的加深,特殊的经历与个人的思考,使严复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能强国,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才有出路。推而广之,要想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好从具体的历史人物入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人”的存在。

5.运用身边小事,折射历史进程

●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0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注:此处材料有所删减)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点评:交通信号灯司空见惯,但在命题者看来,它的出现与改进与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科技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还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信号灯随之出现;内燃机的创制、汽车的发明使城市交通更加繁忙,但电的使用与电灯的发明为改进信号灯提供了物质基础,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产生为进一步改善信号灯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一系列技术进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以及文明程度。

学习历史,就应“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6],而选取适当的观察点是关键。交通信号灯看似平凡,但它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因而成为了解复杂历史的一个窗口,联系众多史实的纽带。

二、黑榜

1.以无关史实解释历史概念

●海南省历史卷第13题

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这表明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A.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D.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

点评:一般认为,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通过立法,确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政体。又称为“立宪君主制”。因此,它的确立离不开政治权力的分配问题。

《拿破仑法典》共有三编。第一编是人法,是关于个人和亲属法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还规定了债法。该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7]它未涉及公民权问题,因此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没有直接关系。而1814年路易十八颁布的《宪章》规定:行政权归国王;立法权由国王和议会共同掌握;任何法国人都有担任各种公职及取得各种军阶的权力。此时的法国“已不是绝对君主统治,而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立宪君主统治”[8]。该题未精选典型史实,却以无关史实来解释历史概念。

2.概念理解误差较大

●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34题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点评:《十二铜表法》的确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司法活动中须使用指定的动作、特定的道具、规定的人员、固定的言语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十二铜表法》的来源有关。该法的许多内容源于习惯,而许多习惯产生于文字发明之时,甚至文字出现之前,“冗长的和繁复的仪式是为了要使有关各方都能注意到交易的重要性,并使证人们可以因此而获得深刻的印象”[9]。这“既可使当事人慎重考虑,也可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翻悔”[10]。“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说,对形式的要求越严格,市民法的强制力就越强。”[11]

形式主义的存在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而且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利于保护平民的利益。该题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误认为“形式主义”是当时法律的局限。

3.偏离历史学科要求

●海南省历史卷第16题

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点评:题中材料出自世界经济史和中国农村经济专家陈翰笙先生的文章。此题看似依托经济史,要求学生通过概括来整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但是,题中涉及了许多抽象的概念,如:商品化、封建制、高利贷制、生产关系、商品经济、生产力、金融资本等,因此解答时须以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哲学知识为背景。

中学历史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不同学科领域有着较大的关联;但同时也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它要求学生学习与掌握的均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相关领域的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可以作为分析历史问题的工具,但是直接考查那些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历史学科的学习要求,从而会削弱对历史学科基本知识的学习,也会影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历史学科与历史考试失去特有的学科性特征。

4.过度创设历史情境

●浙江省文综卷第13题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及主要封国。根据教科书“西周分封示意图”中的相关知识,学生凭借记忆或许可以正确作答。但该题引入“同姓不婚”的规则后,让答题变得复杂起来:由“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可推导出,秦晋两国不同姓;由“鲁晋两国不可通婚”可推导出,鲁晋两国同姓;根据前两者的分析又可推导出,秦鲁两国不同姓、可通婚。即使进行了如此缜密的推理,仍然无法判断:晋国是否为姬姓封国,晋燕两国是否可以通婚,晋宋两国是否可以通婚,秦燕两国是否可以通婚。而且,当学生按照试题的要求进行推理时,其思考的重心已不再是分封制,而是婚姻制或宗法制。这种情境的创设显然是在故弄玄虚,误导学生,导致考查目标的移位甚至错位。

5.强迫学生主观臆测

●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30题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点评:题中的“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语出张謇起草的《大生纱厂股东会宣言书》。宣言书的主要内容有:“兴实业则必与富人为缘,而适违素守,又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以个人私利而贬,庶原可达而守不丧。”[12]张謇以状元之尊,本不愿“与富人为缘”,但为了“中国大计”,只能自降身价,从事长期被视作末业的工商业,去追名逐利。为此,张謇的内心有过激烈的挣扎,最后决定“舍身喂虎”,创办实业。

此题在设计时,大幅度地精简素材,只提供了反映作者基本观点的材料,删除了能够得出这些观点的重要依据。在缺乏相关信息的情况下让学生去分析,很大程度上只能主观臆测。

三、链接:要重视对高考试题引领作用的反思

众所周知,高考试题不仅有检测功能、选拔功能,更有引领作用。每一份试卷都饱含着命题团队全体成员的无数心血,其中既有对课改理念的渗透、对课程标准的领会,也有对考试大纲的识读、对教科书的理解,更有对中学历史教学方向性的思考。“高考怎么考,中学就怎么教”,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一线教师研习高考试题的目的,应与命题专家有所不同。命题专家主要考虑的是:这道(套)题好不好?好在哪?有何不足之处?如何才能命制得更好?而一线教师则应从优秀的高考试题中,领悟命题者在教学方面的引领意图,关注“教什么”、“怎么教”、“练什么”、“怎么练”等问题。

正因如此,我们不考虑“试题的对错”问题,而是从“我们心目中的课程改革应该如何操作”这一视角出发,遴选了五道试题置于红榜,另将五道题放入黑榜。如果重设标准或变换视角的话,黑榜中的有些试题可能会跃升红榜,而红榜中的有些题也可能会名落孙山。因此,我们希望读者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判断能力。

按照上面的标准或视角,以及由此而选定的十道试题,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将运用这些反思来调整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备课时多想一想:如何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愿意练、练得好?即使做不到这些,我们也要确立如下目标:拓宽命题素材,开发课程资源;增加观察力度,透视历史镜像;善于质疑反思,崇尚科学精神;借助个体人物,反映时代变迁;运用身边小事,折射宏大历史。尤其是在设计习题时,力争避免出现下列现象:脱离史实妄加解释;概念理解误差较大;偏离历史学科要求;过度创设历史情境;强迫学生主观臆测。

我们认为,这样的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高考试题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一线教师从自己的职业角度不断反思,也希望今后的命题者能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加强反思力度。如果两种反思能形成良性互动,无论是对课改,还是对教育,都将是十分有益的。

标签:;  ;  ;  ;  ;  

2012年高考历史考试“红黑名单”_命题逻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