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单一资源城市产业转轨模式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城市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2)02-0009-0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我国一些单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趋向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出现产品市场需求下降、经济增长乏力、居民收入下降、城市失业率增加等区域性衰退现象。因此,我国单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轨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国内外有关经验模式,找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单一资源城市产业转轨模式。
一、国内外单一资源城市产业转轨经验
1、法国洛林产业转轨经验。法国洛林地区过去是法国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当面临传统产业衰退的问题时,他们制定了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内容的高起点转型目标,历经30年时间,洛林从一个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转变成以高技新技术产业、复合技术产业为主,环境优美的新兴工业区。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发展新产业。目前洛林地区的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核电等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地新兴主导产业;汽车工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主要为欧洲和北美的汽车公司提供配件。二是应用高新技术改革传统产业。主要是对钢材、机械、化工、电厂等进行技术改造,使其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产品向高附加值发展,如钢铁公司主要是发展市场短缺的汽车板材、镀锌板等,使钢铁工业的附加值提高一倍以上。电厂采用了硫装置,既可以利用洗煤剩下的煤泥发电,又不产生污染,属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坚决放弃那些成本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如煤炭虽有资源,但因井深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因此采取了逐步放弃的政策,煤炭产量从转型前的1470万吨减少到476万吨,从业人员也从2.4万人减少到9743人,规划到2005年煤矿将全部关闭。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吨钢销价比进口高457法郎,尽管铁矿资源丰富,但采矿、炼铁、炼钢企业已全部关闭。
2、日本九州产业转轨经验。日本九州最初是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地区。60年代初,日本决定放弃对煤炭行业代价高昂的保护政策,在该地区兴办一批现代工业开发区,吸引大批区域外企业入迁九州开发区,并按新的产业政策兴办一批企业,对开发区内企业安置煤炭工人及其子女就业给予补助,并视用人比例的高低给予优惠差别政策,此外,还对失业煤炭工人承担培训费用,并帮助介绍其再就业。由于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使九州地区的结构转换得以实现,使之由传统的煤区转换成为日本新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3、美国休斯顿的产业转轨经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开始整体下滑时,休斯顿反而按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速了石油科研的开发,并相应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对城市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举措是,国家在休斯顿布点了宇航中心,随之带动了为它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而使休斯顿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城市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4、我国淮北的产业转轨经验。我国著名的“煤都”安徽省淮北市,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地质储量达100亿吨,年产原煤突破2200万吨。几十年来,全市煤与非煤产业发展一直保持着7:3的比例,导致了地方工业经济非常薄弱。面对市场化经济的冲击及煤炭工业的滑坡,淮北市认真实施城市转型定位发展战略,成功进行产业转轨,煤与非煤产业的比例,由过去的7:3变为3:7。淮北的具体做法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淮北先后在电力、轻纺、服装、酿酒、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方面实施突破,产生了18个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在淮北市坑口发电装机容量100万kW基础上,由地方筹建的装机容量120万kW的淮北第二发电厂正式开工建设,投产后,淮北的装机容量将突破200万kW,可有力地促进煤炭转化;淮北的纺织工业起步较晚,但他们瞄准世界纺织行业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实施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战略,形成了针织、纺织、印染、服装等产业的新格局。此外,淮北市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成为淮北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淮北的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也迅速崛起,现有私营企业898家,三资企业75家,使淮北市基本上形成了能源型、综合型和现代化工业体系。
二、我国单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轨模式
借鉴上述国内外单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轨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类单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轨模式。
1、新型产业植入模式。主要吸取日本九州的经验,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通过国家的力量,直接在该区域植入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制定鼓励该产业发展的政策,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在区域建立新的产业体系,从而达到区域的产业再造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产业转轨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资源开发成本很高或资源开发处于衰竭期的资源型城市。由于经过长期的开发,一些单一资源型城市资源的储量虽然较为丰富,但其资源的埋藏条件、品位等状况下降,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及需求状况下,进一步的开发不具有任何优势,已无继续开发的必要。或者,一些单一资源型城市资源经过长期的开发,已濒临资源枯竭状况,无法继续以资源开发生存下去。这两种类型的单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轨应考虑运用新型产业植入模式。
新型产业植入模式是属于外界力量参与式为主的产业转轨模式,因而它也不排斥当地政府运用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国际投资,从而形成当地新型主导产业。新型产业植入模式对产业的选择要遵循2个基本原则:(1)产业的高级化准则。主要是要求所植入的新型产业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能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从而能够在未来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产业的辐射准则。主要是要求所植入的新型产业能真正起到城市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并具有对前向、后向及辅助等产业链的辐射扩散功能,从而能带动整个城市区域产业的发展。
选择这种模式进行产业转轨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必须有步骤地关、停原有不适合发展的资源开发产业企业,通过“裂变式”的产业替代达到最终的城市产业转轨的目标。
2、产业链扩展模式。主要吸取美国休斯顿的经验,通过对单一资源型城市原有主导资源开发产业进行产业纵向发展,在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及产业改造,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这一产业转轨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资源储量及资源开发成本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其产业附加值低,产业辐射影响力不大,从而影响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单一资源型城市。
产业链扩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为,在原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从而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了资源的产出价值,也带动了区域的要持续发展。产业链的扩展模式是属于内、外界共同参与式转轨模式。它可以由城市内部积累投资力量而达到产业链扩展的目标,也可以是吸引外界投资,参与城市优势资源的深加工投资,从而达到城市产业链的扩展及城市产业的转轨目的。运用产业链扩展模式对单一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轨要遵循以下两个准则:扩展产业与城市优势资源的相关性准则。主要是指该城市将要发展的资源加工型产业一定要以城市优势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城市产业的现有优势产业基础,从而使深化后的产业相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扩展产业的高级化准则。主要是要求深加工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深加工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并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且在该种城市未来的产业发展中,要不断加深这种产品加工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该城市优势资源的加工附加值。
选择产业链扩展模式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轨中要继续发展其资源开发产业,但同时要运用其优势资源开发产业的自我积累功能,适时向产业链的深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达到该城市的产业转轨目标。
3、新主导产业的扶植模式。这一产业转轨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虽然对资源开发依赖很强,但也具有一定的其他产业优势的单一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虽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其优势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强的经济依赖性,但由于这种城市产业综合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从而有可能在其现有的多种产业中找出具有发展潜力及区域产业带动能力的产业,通过对这种产业的扶持、壮大,从而达到该城市产业转轨的目的。
新主导产业的扶持模式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对城市现有产业基础的考察,从中选取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并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产业,运用产业的区域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从而使其成为主导产业。同时,对于城市原有优势资源开发产业,则在一定程度上在资金投入及生产规模扩大等方面加以限制,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未来新型主导产业的扶持上。新主导产业扶持模式是属于内生型城市产业转轨模式,它主要依靠城市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而达到产业转轨的目的。新主导产业的扶持模式要求该单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轨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准则:潜力性准则。要求要选择的新主导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产业规模,且其产业发展前景和产品市场潜力较大,技术含量较高,能够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主导性准则。要求要选择的新主导产业必须具有未来主导产业的产业特征,不但在规模上、技术上具有先进性,且在产业链的扩散影响上也具有核心主导作用,从而起到带动整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选择新主导产业扶持模式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轨中要注重新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慎重选择,大力培养,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工业基础,有利于城市的平稳过渡转轨,对于原城市的资源开发产业,逐渐予以关、停或压产,或予以有限发展,从而达到产业转轨的目的。
事实上,这三种转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综合运用,但一定要用以某种模式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方式加以运用,从而使城市有限的人力、物力及产业政策等集中精力投向明确的目标,避免那种四面出击,效果不好的产业转轨方式。
三、其他相关政策对策
1、建立单一资源型城市地区技术改造专项基金,资金来源可以采用:中央财政投资、国家政策性银行长期低息贷款、年度国家基本建设基金中非经营资金、利用国外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的长期低息贷款、地方政府自筹。
2、在符合国家产业政府和能够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前提下,提高对单一资源刑城市地区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相应增加单一资源型城市地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政策性贷款。
3、提高单一资源型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比例。由中央政策和上级政府建立单一资源城市产业转轨专项财政支付预算,对单一资源型城市进行财政扶持,进行财政补贴和低息及无息贷款,支持城市转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4、制定单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轨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对城市新发展的产业实行税收减免,以利于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
5、实施转轨期人员再就业政策。主要是制定单一资源型城市原有资源产业职工转轨培训计划及再就业计划。单一资源型城市工人大多从事简单劳动,因而他们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新产业的需要。应根据城市再就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立若干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的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根据受训者的文化、技术基础、将要从事的工作和国家将要发展的新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培训期间受培训人的培训费用由国家支付,工资由企业支付。
6、吸收、利用外资政策。允许单一资源型城市地区在确实无力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的大中型企业,或以部分产权换资金、换技术的方式向外商开放,或以租赁方式向外商提供闲置厂房、设备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对外商投资单一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现有企业,国家应在各方面比照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收稿日期:200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