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青少年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道德教育论文

转型期青少年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道德教育论文

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青少年论文,道德品质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与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是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同时是一个人在处理自己和他人及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时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礼记·中庸》记载:“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仁、勇即是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可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国家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个体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它将对每个人终身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在加速进行,由此造成了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严重冲击和影响,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

一、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加剧,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在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无序局面,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剧烈变化,这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凸显。从总体上看,青少年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道德品质状况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

(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偏差,知行不一。具体表现为知与行严重脱节,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往往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青少年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在课上与在课下不一样,在人前与在人后不一样,在校内与在校外不一样,在家里与在家外不一样。可能在学校是受老师喜欢、同学爱戴的好学生,在家里是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但一旦离开特定场合和特定环境,就会变成另外一副面孔,呈现出自私、霸道、虚伪、懒惰等不良品德甚至犯罪。《城市商报》就报道了一个在校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良的18岁中专学生为20元钱在校外实施拦路抢劫的恶性案件。[1]

(二)青少年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呈现自我化倾向。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之下,青少年的价值心理出现失衡,更加崇尚自我,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减弱。他们表现为“以我为中心”,不愿为同学为别人做好事,有利的事抢,无利难办的事躲,缺乏责任感,公德意识差,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个人本位意识被大大强化。

(三)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重现实、重效益,呈现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在青少年身上也有所反映,出现了“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的现象。青少年在学习上,轻理论、重实用,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更是重物质、轻精神,崇尚实用、追求实惠已成为普遍现象。“人生在世是吃喝二字”、“一切向钱看”等享乐和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腐蚀了青少年思想和心灵,使青少年为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不择手段,甚至走上酗酒、吸毒、抢劫等犯罪道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在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达80%以上。[2]

(四)青少年道德评价标准不一,是非不分,呈现模糊化、多重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重的道德评价标准。青少年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对别人和对自己执行双重标准,对他人评价是高标准严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非常明确,分析透彻,明辨是非。而一旦自己成为当事人,评价标准则大大降低,成为低标准宽要求了。二是颠倒的道德评价标准。虚拟网络世界的“前卫”刺激及在网络暴力游戏中可以不用负责任的打杀,模糊了他们的道德判断标准。他们崇尚暴力,把所谓“哥们儿义气”当成真正友谊,把影视作品中的“黑帮”当成“英雄”,把网络游戏的“英雄”角色当成现实中的自我。而课堂上灌输的英雄人物及模范事迹被青少年视为“落伍”、“老土”的说教,而嗤之以鼻,导致其道德正义感的弱化和是非善恶标准的颠倒。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系统所支持的,它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及个人努力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分析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一)学校教育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应试教育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一直存在着思想品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没有真正体现思想品德教育占首位的思想;(2)在道德教育目标设计上过于理想化,缺乏时代感和层次性;(3)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泛政治化,窄化了其教育功能,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4)在对青少年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存在以成绩替代一切的“高分低能”、“重智轻德”现象;(5)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与方法简单陈旧,缺乏创新。一方面,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运作模式偏重程序化、模式化。另一方面,传统的“一言堂”单方面灌输教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6)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完善。(二)家庭教育问题。具体表现为:(1)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严重;(2)家庭教育中缺少“家规”;(3)部分家长本身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残缺家庭容易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失。一位美国学者走访了20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经济条件不同的儿童进行调查,当问到孩子们最大心愿时,答案惊人相同,即他们对吃、穿、用的东西不很在意,而普遍重视的却是家庭的氛围和精神生活,“父母不要吵架”,“父母要维护我们自尊心”,“对我们少发点脾气,多一点笑”。[3]可见,和睦的家庭氛围是青少年健康身心不可或缺的因素。(三)社会教育问题。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大课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文化思潮、生活方式等通过各种渠道,对缺少鉴别力和批判力的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转型中网络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据调查表明,网上各种语言的使用频率依次为英语84%、德语4.5%、日语3.1%、法语1.8%,这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信息落差,语言使用频率高的信息输出国将本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通过互联网输入其他国家,从而进行意识形态的统治和文化侵略。[4]网络时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同传统的社会环境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灵。某市公安机关对252名经常接触有害书刊和音像制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习成绩滑坡、精神萎靡的占94%,有流氓等违法行为的占68%。[5]由此可见,那些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等思想内容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和报刊,对是非判断能力差、同时模仿性又很强的青少年而言,具有极强的杀伤力,他们在好奇心驱使下,最容易做出违反道德要求的事情。

二、对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应采取以下的途径和方法。

(一)改进教育管理方式,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学校教育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改进教育方法、优化自身环境等方式,对青少年的道理品质进行系统、完整、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对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层次化、具体化的科学设定。设定科学的道德教育目标要考虑二个方面:第一,现实性。脱离社会生活与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政治化的道德教育目标,不易为青少年学生理解接受,达不到育人效果。第二,层次性。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要根据青少年学生个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需要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形成小学、中学、大学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科学的合理序列。如可把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划分为第一做“人”,即成为讲究公德、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一阶段着力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与规范的培养;第二做“中国人”,即成为树立正确“三观”,拥有“五爱”精神的合格人才,这一阶段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的巨大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强化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做“优秀的中国人”,即成为拥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肩负复兴中华历史使命、努力造福全人类的人。这一阶段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2)从“三个结合”抓起,开拓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第一,学校的道德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相关课程的“授业”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使之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有力补充。第二,外在的教育引导与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充分尊重并发挥青少年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使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这才是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孔子曾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第七》)。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受教育者的道德要求,只有青少年学生有了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时,道德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道德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达到。第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德”讲自律与内化,“法”讲他律与强制,二者虽强调的角度不同,但其目的和功能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承,不可偏废。(3)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抓师德建设要从抓“德心、德能、德行”三方面入手。[6]“德心”即教师要有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德能”即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德行”即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道德教育的实践者和道德楷模。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是引导和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环境力量。其次,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应体现道德精神。学校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反映着学校精神风貌,宣传栏、标语牌及雕塑景点都反映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因此,学校要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

(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改善家庭育人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使家长成为孩子的表率,对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抓以下几个方面:(1)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极盛对北京1800多名家长近3年的追踪调查显示,有2/3的家庭教育不当。[7]由此可见,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成为当务之急。(2)家长要规范孩子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一方面,俗话说得好:“三岁看老”,是形容孩子三岁左右形成的习惯与品行将影响孩子的终身。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是在他的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可以说儿童发展的早期经验将成为决定人们日后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所以,家长应从小对孩子进行正确地引导,随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同时,家长应对孩子进行趋向行为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学习榜样,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优秀品德和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家长的道德品行、生活方式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给孩子的身心发展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家长在有意识地训练规范孩子言行的同时,自己要时刻注重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在孩子面前要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人说,父母的言行是一本不成文的教科书,“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应该像教师一样“为人师表”,成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前进动力和道德表率。

(三)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优化全社会的育人环境。

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立体系统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大环境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1)确立正确的道德舆论导向。首先,国家通过出台有关立法和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使其免受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如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04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都是强有力的举措。其次,通过国家的宣传阵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情操,大力表彰先进模范人物,制裁不道德行为,并对社会上的道德现状做出正确评价,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杜绝危害青少年道德行为和身心健康的非法假冒伪劣品的出现。(2)建立和完善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保护青少年免受非法和有害内容的侵害。目前,全世界已有很多国家对网络行为进行立法。如1986年美国通过了《计算机诈骗和滥用条例》;1996年3月新加坡通过了对国际互联网实行注册登记制度;1997年12月我国颁发了《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保护了青少年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免受网上不良和有害信息的毒害,对青少年网上行为的规范和保护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3)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要形成合力。学校、家庭都是社会的有机构成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及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从三个方面吸取各种有益的道德教育资源,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育人的“大气候”,从而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育人环境,使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针在这个大环境、“大气候”中达到“同一”,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道德教育的“小气候”与三者相结合的育人“大气候”相互影响,协同作用,达到共同育人的道德教育效果。

标签:;  ;  ;  ;  ;  

转型期青少年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