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对运营绩效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绩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单个企业已经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对所处的供应链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供应链协同概念,被认为是更容易理解和最现实的供应链实践,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方便的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更是被寄予厚望。对于供应链协同的研究,根据研究层次大体可以划分为战略层、运作层、操作层三个层次,其中战略层主要探讨供应链协同形成的原因、协同机制以及影响协同的因素等;运作层研究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策略,主要包括研发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库存协同、销售协同、物流协同等;操作层的协同更多研究协同技术,如协同软件、信息交流技术(如多智能体技术)等。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供应链协同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实际运作中的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除少数成功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面对这个理念还是感到茫然。同时,供应链协同对企业供应链运营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目前在有关供应链运营绩效的研究中,尤其是有关其前置因素的研究,大部分都着眼于供应链影响因素,对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运营绩效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供应链协同与供应链运营绩效之间的影响及作用。
二、理论综述
1.供应链协同
(1)供应链协同概念的提出
协同的概念来源于自然科学中的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哈肯通过对物理学中很多客观系统(特别是激光系统)进行研究,发现系统发展演化中存在一个普遍原理,即在任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均依靠有调节、有目的的“自组织”过程,使千差万别的子系统协同作用,并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在协同学中,哈肯把协同定义为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哈肯的协同学思想表明,一切开放的自然或社会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以应用协同学。
随着系统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学界也逐渐接受了协同的观点。首先提出协同理念的是美国战略理论研究专家H.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他早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就把协同作为公司的战略四要素之一(其他三个要素是产品市场范围、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并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亦即为什么企业整体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提出协同是指企业如何通过识别自身能力、机遇和对象的匹配关系来成功拓展新的事业。
供应链协同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快速顾客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 Inventory,VMI)、连续补货(Continuous Replenishment,CR)发展而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了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and Replenishment,CPFR),标志着供应链协同概念的诞生。1999年4月,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大卫·安德森和李效良(David Anderson & Hau Lee)发表了题为《协同供应链:新的前沿》的文章,明确指出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就是协同供应链,标志着供应链协同研究得到重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奎因(Quinn)提出,供应链协同意味着所有企业共同努力以达成共同的目标,其过程包括共享信息、知识、风险和利益。而微软(Microsoft)认为,供应链协同是改进消费者服务、减少库存、减少供应链成本、提升竞争力、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一种途径。西曼杜邦与斯里德哈兰(T.M.Simatupang & Sridharan R.)提出,供应链协同被定义为两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信息共享、共同决策以及分享比单个行动更好地满足最终消费者所带来的收益,来创造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1]多尔蒂(Daugherty)认为,组织间或跨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注重信息共享、共同发展战略计划、同步运作。实际上,协同伙伴寻求一种垂直整合利益,同时又不受财务产权负担的约束。[2]马士华、桂华明强调,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组织关系协调与供应链业务流程协作,要么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要么是以低成本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总之是为了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3]
惠普尔(Whipple)认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相关企业为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而作出的彼此协调与相互努力。预期的协同收益体现在几个核心业务领域,包括增加销售、改善预测、精确准时的信息交流、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改善客户服务等。[4]本文采用此观点。
(2)供应链协同的维度
到目前为止,对于供应链协同维度的研究尚未取得统一,如福姆(Forme)等建立了协同特征模型和协同导向绩效模型,并分别从供应链的上游、内部、下游及企业间的协同指标入手进行研究。[5]
威立克(Vereecke)以信息交换和结构协同(包括看板和工厂联合选址等)来度量供应链协同,研究其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将上下游分开进行研究,经过因子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二者的关系没有得到支持。桑德斯(Sanders)在研究电子商务对协同的影响时,将协同描述为组织内与组织间的协同,但主要内容都是信息共享、共同计划、分享成本降低等。
西曼杜邦(Simatupang)等在协同度量方面进行的研究比较系统,采用了信息共享、同步决策、激励联盟等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并作了实证方面的探索。[6]其中,信息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在很多研究中都被作为供应链协同最基本的前提,甚至以此代表协同。同步决策(Decision Synchronization)是指在计划和运作层面共同作出决策,使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其中,计划层面的决策包括整合长期计划以及相关的决策评估,如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分类、顾客服务水平、促销和预测等;运作层面的整合包括订单的生成和货物发送,如发送流程和补货计划等。激励联盟(Incentive Alignment)指供应链相关成员共同分享价格、风险和利益的程度,目的是促进各成员企业从整体利益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德雷克和施拉赫特(Drake & Schlachter)还从伦理的角度阐述了建立激励联盟对供应链成功协同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陈久梅等运用粗集理论对供应链协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时间、成本、鲁棒性及适应性等四个方面的指标。[7]单璐等则从协同竞争力方面评价协同绩效,包括协同行为过程、协同效果、协同实现方式等三大体系结构指标。张翠华等运用模糊综合评价评判供应链协同绩效系统,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
从运作管理的角度来看,协同战略或机制包括信息共享、集成、协作计划编制、信息及决策的中心化、激励及补偿、分配规则等,与西曼杜邦等的观点比较一致。因此,本文采用信息共享、同步决策、激励联盟等三个维度来度量供应链协同。
2.供应链运营绩效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它通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利益,从而不断壮大自己。一些学者对企业绩效的定义通常是根据赢利来定义目标,也有些学者根据客户服务或最大化销售来定义目标。格里森和巴纳姆(Gleason & Barnum)认为,绩效包括效用(Effectiveness)和效率(Efficiency)。其中,效用指达成目标的程度,效率指资源被经济地利用的程度。前者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情,后者强调的是事情做对了。辛克(Sink)等将绩效概括为七个方面,分别是效用、效率、质量、生产率、创新、工作生活质量以及赢利能力。此定义概括的内容虽然比较广泛,但还是存在重叠现象。因此,当前有关绩效的研究采用较多的方式是运营绩效或者财务绩效。[8]、[9]运营绩效是指公司在质量、柔性、准时交货等方面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财务绩效指采用财务和市场方面的测量数据来评估公司的效用和效率。
企业运营绩效的评价与分析在整个企业经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供应链管理与现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对企业运营绩效的分析与评价上也与传统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士华提出,在评价供应链运营绩效的指标中,不仅要评价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还应考虑节点企业运营绩效对整个供应链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供应链企业的绩效指标还应能够恰当反映供应链整体的运营状况以及运营关系等。
根据马士华提出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将评价指标设定为六个方面,它们分别是:供应链中上下节点的关系、供应链业务流程、供应链创新、经济效益、整体性与学习能力等。
对企业运营绩效的评价与维度的界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简单的体系指标组合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运营绩效水平,因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运营绩效评估体系。
林奇和克罗斯(Lynch & Cross)提出了层次模型,将绩效细化为客户满意、柔性和生产率。其中,柔性包括交货时间、数量与产品组合等,生产率包括损耗成本与流程时间等。[10]
米勒等(Miller et al.)将运营绩效划分为成本、弹性、服务、创新、品质、交期六个构面。
尼利等(Neely et al.)采用质量、时间、成本及灵活性来衡量与评估系统绩效。[11]
比蒙(Beamon)将运营绩效衡量指标划分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两大类。其中,定量指标包括以成本理论为衡量准则(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销售最大化、库存最小化等)以及以相应客户速度为衡量准则(包括产品延迟最小化、响应客户时间最小化等);定性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灵活性、信息流与物流的整合、供应商绩效、有效的风险管理等。[12]
派克等(Pyke et al.)用交货期、成本、质量、品质来衡量制造商绩效。[13]
国内学者叶飞则采用成本绩效、创新绩效、服务水平绩效来衡量。
当前研究显示,国内外学者经常使用成本、创新、顾客服务、柔性与交货期等指标来评估运营绩效。通过对上述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相关绩效评价理论,本文采用交货期、顾客服务、柔性能力、产品质量四个指标来衡量运营绩效。
三、研究模型与假设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对企业的实际调研,提出本文的研究变量及维度构成。供应链协同的维度有三个,分别是信息共享、同步决策、激励联盟,供应链运营绩效的维度有四个,分别是交货期、顾客服务、柔性能力、产品质量。
其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假设1a:供应链协同中的信息共享正向影响交货期;
假设1b:供应链协同中的信息共享正向影响顾客服务;
假设1c:供应链协同中的信息共享正向影响柔性能力;
假设1d:供应链协同中的信息共享正向影响产品质量;
假设2a:供应链协同中的同步决策正向影响交货期;
假设2b:供应链协同中的同步决策正向影响顾客服务;
假设2c:供应链协同中的同步决策正向影响柔性能力;
假设2d:供应链协同中的同步决策正向影响产品质量;
假设3a:供应链协同中的激励联盟正向影响交货期;
假设3b:供应链协同中的激励联盟正向影响顾客服务;
假设3c:供应链协同中的激励联盟正向影响柔性能力;
假设3d:供应链协同中的激励联盟正向影响产品质量。
四、统计结果
1.实证方法
在文献研究和对企业小范围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初步的问项。为检查问项含义是否清楚,措词是否准确,进行了小范围的样本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问卷测量问项,基于结构模型中结构变量的定义和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应的观测变量和问卷问项。
为了对本文提出的概念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通过实地问卷调研、电子邮件发放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文件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制造企业及其供应商,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问卷采用5分量表,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1~5的数字来表示对问项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其中,1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笔者共向企业发出调查问卷198份,收回175份,回收率为88.38%,其中有效问卷159份,回收有效率为90.86%。
2.数据分析
(1)因子分析
根据问卷构思以及上面给出的模型,调查问卷的问题分为两个维度,即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运营绩效。从两个维度展开因子分析,从调查问卷各变量中提取因子,验证模型。
①供应链协同的因子提取与分析
首先,进行KMO和巴特利特(Bartlett)球体检验。KMO测度用于检验采样充足度。KMO统计量取值在0~1之间,其值越大,因子分析越好。KMO=0.823,显示因子分析效果不错。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用于检验相关矩阵是否合适,调查资料的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显著性很小,P=0.001,因此调查数据完全适合因子分析。见表1。
图1 概念模型图
其次,通过主成分法进行因子提取。因子提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供应链协同维度的数据经因子分析中总方差的分解,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三个因子,因此把它提取出来,且其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8.8%,即三个因子能够包括所述问题变量信息总量的大部分。将这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信息共享、同步决策和激励联盟。
②供应链运营绩效的因子提取与分析
同样针对涉及供应链运营绩效的数据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KMO=0.876,显示因子分析效果不错。同时,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显著性很小,P=0.000,因此调查数据完全适合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法进行因子提取,供应链运营绩效维度的数据经因子分析中总方差的分解,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四个因子,把它提取出来,且其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84.9%,即四个因子能够包括所述问题变量信息总量的大部分。将这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交货期、顾客服务、柔性能力、产品质量。
(2)共同方法变异的预防与检验
共同方法变异(Common Method Variance,CMV)是由同一数据来源或评分者、同样的测量环境或项目语境等造成的预测变量与效标变量之间人为的共变,这种人为共变会对研究结果及研究结论产生误导。本研究对共同方法变异的事前预防主要采取以下三项措施:第一,在问卷设计时,尽量避免研究目的与变量名称出现在问卷上;第二,分别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研究范围内,随机编排测量条款,避免被调查者对测量题项进行揣度并平衡题项的顺序效应;第三,问卷调查过程中,向被调查者强调样本数据的学术用意及对个人信息的保密。本研究主要采用哈曼(Harman)单因素检验来判断是否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变异。该检验技术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共同方法变异大量存在,进行因子分析将析出一个单独因子,或者析出一个能解释大部分变量变异的公因子。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自变量的结果中得到三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解释了78.8%的总变异,其中最大因子的解释力仅为27.8%;因变量的结果中得到四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解释了84.9%的总变异,其中最大因子的解释力仅为23.5%。因此,可以判定共同方法变异并未对本研究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3)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以克隆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来检验变量的内部一致可靠性。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各测量项目的内部一致性大于0.7,说明本研究的变量具有较好的信度。
本研究对效度的检验主要考虑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由于所有测量条款均来自相关文献且被以往研究广泛证实,在正式调查之前又进行了专家论证和预调研,因此本研究的各项测量条款较好的内容效度。
建构效度是指测量量表能够测量理论概念或特质的程度。本研究主要借助因子分析法检验测量量表的建构效度。每个因子的载荷均大于0.70,且具有较强的统计显著性(T值均大于2),充分显示了本研究测量量表较好的建构效度。
(4)模型拟合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17.0进行拟合验证,表3显示了整个模型的拟合结果。同时,本文采用/df、GEI、AGFI等指标来衡量拟合效果,具体数据见表3。
其中,/df小于3,GFI、CFI、NFI、NNFI均大于0.9,RMR小于0.08,RMSEA小于0.1,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模型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
同时,根据统计结果,标准化路径系数见表4。
验证后的关系价值对关系质量的影响模型见图2。
五、结论
本文基于供应链协同情景,从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运营绩效角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供应链研究情景下,供应链协同维度构成包括信息共享、同步决策、激励联盟的假设得到了验证,说明这三个维度是构成供应链协同的核心要素。供应链运营绩效的核心维度构成包括四个维度:交货期、顾客服务、柔性能力、产品质量,这也得到了再次验证。
第二,在本研究中,供应链协同中的信息共享对交货期、柔性能力、产品质量等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对顾客服务的验证并没有通过。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共享对交货期、柔性能力及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告诉我们要想提升供应链运营绩效中的顾客服务能力,仅仅依靠供应链双方企业的信息共享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开拓供应链协同中的其他方面。
第三,同步决策对于供应链运营绩效的三个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同步决策对交货期、顾客服务、产品质量的假设都得到了验证,但对柔性能力的检验没有通过。从数据上分析,同步决策对产品交货期及产品质量的正向作用基本一致,且数据显示比较大。
第四,激励联盟对供应链运营绩效四个方面的正向作用也得到了验证,且对柔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正向作用相对显著。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供应链协同中的激励联盟对双方企业长期友好合作、提升供应链运营绩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2 验证后的研究模型
总之,通过以上实证分析,供应链协同的不同方面对供应链运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因此要根据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供应链协同效应,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供应链运营绩效。
标签:因子分析论文; 协同软件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绩效改进计划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柔性生产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柔性管理论文; 顾客价值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数据运营论文; 协同设计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交货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