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闽南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农村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程度,直接制约着全国奔小康的进程。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掌握科技的人才数量与质量,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在这个相互制约的系统工程中,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甚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研究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能就教育而论教育,它必须放在这个系统中,探讨其间的制约机制而加以把握。基于这种认识,两年多来,我们在闽南地区几个取样县的重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面上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一、闽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闽南(包括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地区)是我省东南沿海重要的开放窗口,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祖籍地。全区土地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1126万人,海岸线1335公里。既有亚热带近海平原的地理特点,又有接受港澳台和东南亚投资贸易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综合实力有明显的增强。
(一)闽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农业经济从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
闽南是我省重要的农业创汇基地,沿海平原大多已达到吨粮田水平,涌现出30多个吨粮乡镇;水果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49.83%;近海创汇养殖和捕捞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水产品占全省总产量的38.49%;山区的林果综合开发有较快的发展,全区农业呈现了以粮为重点,果、海、林等综合发展的态势。
2.外向型乡镇高速发展
全区乡镇企业已有数十万家,从业人口100余万人,总产值占全省33.62%。不少乡镇已形成连片的专业化生产,以“小商品大产值,小洋货大创汇”的姿态,打入国内外市场,参与国际的竞争。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厦门的海沧、杏林,漳州的港尾、角尾,泉州的鲤城及晋江、石狮等地,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土地连片开发,高科技走廊即将崛起,标志着本地区的农村经济逐步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3.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十多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大量发展,在搞活经济的宽松环境里,出现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晋江市,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大大地超过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有的已降到50%以下。这种农业人口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向。
(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要参与市场的竞争,缺乏科学技术是没有后劲的。闽南地区经济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从事三次产业的劳动者主体还是农民,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高科技的现代化产业尚未建立起来。目前乡镇企业生产的多是服装、鞋帽、雨伞等日常用品,这类产品所以有市场,主要是得力于劳动力价格低廉,原材料和款式比较新颖,而不是生产工艺先进。即使这样,外商仍嫌劳动力素质偏低。据晋江市对农业、制造、建筑、商业四大行业调查统计表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3%,其中文盲和半文盲约占1/4,而专业人才仅有1.9%。农业创汇基地漳州地区,水果品种多是祖宗留下来的,少量是靠引进的(如芦笋),自己培育的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廖廖无几,而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还很低。这些状况表明,要使经济发展有充足的后劲,必须全面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及有较充足的专业人才。
二、闽南地区人口素质状况对教育的挑战
全区人口文化素质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表明:
(一)文盲比重还偏高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泉州、龙海、东山等县市的文盲比例如下:
文盲率 泉州
龙海东山同安福建省全国
% 14.06 14.08
22.33
17.2015.6315.88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泉州和龙海略低于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之外,东山和同安都高于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问题还不在于处在平均之上或之下,而在于不到7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文盲,其绝对数是相当庞大的。
另据同安县70家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在222人整(半)劳动力中,文盲46人,占20.7%;小学程度81人,占36.5%;初中程度80人,占36%;高中程度15人,占6.8%;大专以上为零。这更具体地说明,在从事劳动的人口中,文盲比重高。
(二)乡镇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
据对晋江152家乡镇企业职工学历调查,其分布状况如下:
学历大专
中专
技工
高中初中小学半文盲以下
共计22522人 7人79人
97人
3635人 6888人 9596人 2264人
% 0.031
0.349 0.499 16.07
30.45
42.4210
从统计中可看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而大中专加到一起不足1%。说明乡镇企业的职工主要是从农业战线劳动力转移过来的。
(三)生产战线上专业人才偏少
据几个县的调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获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绝大多数集中在文教、卫生和机关单位,在生产第一线的专业人才屈指可数。如东山县具有职称的专业人才共1975人,在农业部门仅有46人;在龙海县仅占19.11%,同安县占10.88%。
从上述不同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人口总体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第一线的比重不高,总体学历也不太高,造成这种状况,自然是历史积累的,结果特别是和10年的“文革”对教育的破坏密切相关。这样,教育战线实际上面临双重的担子:一方面要把历史遗留下的人口素质不高状况加以改变;另一方面要培养出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以及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生源。
三、闽南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农村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它们既有各自的培养对象,又是互相联系、渗透构成农村教育的整体。根据两个文明建设的要求,农村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发展的任务是:
(一)普通教育
普通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杜绝新文盲产生的任务。目前全区绝大多数的县,其发展教育的重点放在提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上,这是一个有远见的目标,如果在本世纪末能够实现,整体人口的文化素质将提高一个档次,它对农村整体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据我们调查,实现上述目标是颇为艰巨的。
1.关于小学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从调查情况看,真正能达到入学率和巩固率双百的甚少,尤其巩固率,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都要下降几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文盲或半文盲产生。此外,尚有弱智和残疾儿童的教育也不应忽视。
2.关于初中教育。近十多年来初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离普及初中尚有差距。据调查,目前小学毕业生能升入初中的在70-80%之间,就是说还有20-30%的小学毕业生还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其次,在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出现初中的“流生”现象,有的巩固率仅达70%左右。这样普及初中面临着两个任务:一个要新建和扩建一批初中学校,据龙海市规划大约要新增二、三十所,随之而来自然需要相当的经济与师资做后盾。另一个是杜绝“流生”的现象,这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任务也相当艰巨。
3.关于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承担两个任务: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生源;二是培养劳动后备力量,这是早就规定的方针。但是,长期以来高中(尤其重点高中)实际上只忙于一个任务──追求升学率。结果是,每年能升上高一级学校的仅有1/3左右的毕业生,加上进入中专的也不过40%左右。就是说,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要进入劳动就业岗位。其次,对于升上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本县学生,除了一部分定向招生可以回来之外,其他的去向是个未知数。
(二)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实现初中后分流,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的教育。全区除了晋江市职教办的比较兴旺之外,其他各县步履都比较艰难。如同安县职高生与普高生之比为1:7.2;龙海市是1:6.5,都没有达到1:1的起码目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职高的专业设置难以保持长久稳定,变动性比较大;(2)无稳定的师资来源。目前我省职高的师资主要由三部分人员构成:原普通中学的教师,理、工、农、林等院校师资培训的毕业生及社会聘请。这些教师各有长短,如师范毕业的会教文化课,不懂专业技术;其它院校毕业的懂专业技术,但不太会教学且不安心于清贫的职业;社会聘请来源极不稳定等。(3)学生(家长)还是热衷于追求升大学,报考职高往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因考不上普高),即使报考职高还是一心一意地要跳出“农门”,因此,农字头的职高门前比较冷落。发展这方面的教育还要花大力气。
(三)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农村教育中十分重要也十分薄弱的一大方面。成人教育的对象都是劳动战线上的当班人,他们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着当前生产发展。实施这方面的教育与前两部类相比,其难度要更大,这是因为:(1)这是很庞大的队伍,且每年还有小学后、初中后及高中后的学生不断充实进来;(2)文化程序参差不齐,低到文盲,高到中学程度以上。(3)缺少固定的学习场所和相应的师资队伍;(4)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等。
四、闽南地区农村教育的改革
农村教育要发展,其产生的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我们认为主要之点是:
(一)普通教育要渗透职教的内容。这是鉴于每年有初中后的百分三、四十和高中后的百分六、七十毕业生进入就业岗位。这批年青人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既发挥不了更大的作用,事实上也存在一定的浪费。因此,在多数的初中实行2+1或者有条件的实行3+1,高中二年级之后实行分流或渗透职教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二)职业中学必须大力发展。及早在初中后实行分流,不仅有利于缓解高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发展和巩固职业教育,在办学上要求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1.专业设置应以大市统筹为主,面向全市招生,这样有利于专业设置能保持相对的稳定。
2.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不能完全仿照普通中学的办学模式。如可以与有关主管局、厂、场、站等联合办学;有的可采取弹性学制或单科结业证,等修完全部课程再授以毕业证书等。采取灵活办学形式,可以解决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有利于扩大招生,还有利于把学到的科学技术与自己的生产结合起来(如带有季节性生产的食用菌就可以如此)。
3.职中应成为推广科技的园地,培养的学生尽可能成为致富的带头人,这样的职中就有吸引力。如东山县职中过去曾成功地引进芦笋种植技术,职中办的相当红火。现在芦笋种植已普及了。而该校再没引进或推广新的项目来,学校马上萧条下来。这个正反例证说明,如果职中能把农、科、教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真能成为致富的带头人,学校还是可以兴旺发达的。
(三)抓好三教统筹。农村三教所以要统筹,不仅在于它涉及面广,各有自己的办学特点,非教委力所能及,需全县来统筹,而且三教之间还存在着互相联系,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整体效益。如扫盲和提高文化,仅靠县的成人学校是难以胜任的,它可以依靠普教的师资力量和场所;职教又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能人来传授技术或者提供实习的场地;职教与普教不少是在同一校里办学,师资、设备可以互相融通等等。
上述仅是三教内部改革主要之点,农村教育要能巩固与发展,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保证,突出之点有:
1.要切实把教育放在战略地位上来抓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接班人,从现在的时间看就是培养跨世纪的人才。“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以及“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等,这些科学的总结,经过多年的宣传,已成为人们熟知的一种说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又往往难以落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深层的认识障碍没有解决不无关系。主要是:(1)教育效益的特点往往是体现在教育过程之外,即人才投入使用之后。在教育过程中则表现为只是财力人力的投入,而且是一项投不完的“消费”;(2)人才在劳动岗位上所产生的效益,往往是与劳动条件综合在一起体现出来的,难以把他单独剥离出来予以量化计算,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中,人才与非人才的差异不甚明显;(3)领导的任期制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比较重视抓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工程。教育周期性长,除了一年一度的升学率引起人们关注之外,很难直观地看出其“效益”。邓小平同志说,不重视教育,是缺乏远见的领导,其道理也在这里,因此,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也难以解决。
2.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教育经费的缺乏,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处于发展中国家,底子薄,百业待业。据我们对县、乡、村三级调查,还很少有按国家规定标准投入的,一些办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不少是靠海外侨台胞资助兴建的。尽管财政比较困难,但钱花不当的地方也是存在的,我们调查一批乡、村,公款用于请客吃喝,超过对教育的投资不是没有的,这种又穷又吃的痼疾,自然要通过廉政建设来解决。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是符合我们国情的。这里,需要探讨的是,这种资金的筹集如何能长期地发挥作用?我们以为建立教育基金制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形象一点说就是采取“养母鸡下蛋”的办法。我们目前通过多渠道也筹集了一定的资金,但多是现集现花,即“吃小鸡”的办法,年复一年还引发出对“多收费”的抗议,这固然与教育经费拮据有关,但是,如果能暂时忍耐一点,从长远打算,以基金生息来支取,既是长效的,群众也可以承受。例如,新生入学收取一定数量的兴学基金,言明毕业时还本,中途辍学不退,既筹集到基金又有利于巩固率,可谓一举两得。通过调查了解,一个县的群众银行存款大大超过该县的预算内财政收入,不在少数,可见群众是有潜力的。如果一个县通过多年的努力,多渠道筹集到数千万元的教育基金,每年将有数百万元的利息用于补充教育费用,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年教育经费的不足,更重要的它是长效的,我们以为这是一条比较好的出路。
3.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
本地区普通教育的师资学历结构还是较好,初中教育中,大专学历的占70%以上,高中教育中,大专学历以上占60%左右。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要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有保证的师资队伍,现有师资队伍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
(1)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的加快,初中教师缺口比较大,据测算,1998年以前需补充二万多人;高中需七、八千人。
(2)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的拉大,出现相当数量的“流师”、搞第二职业或长期请假的现象,教师队伍不太稳定。
(3)随着老教师的成批退休,中学教师同样也存在断层现象,目前中学教师的主要构成是恢复高考之后的毕业生。
(4)职业中学的教师,还无稳定的来源。
上述问题的解决,除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教师之外,其中与高师的发展和改革也有密切关系。
五、闽南地区高师面临的任务
面对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以培养师资为已任的高师,应如何去适应和促进它呢?我们认为有几个直接相关的问题值得探讨。
(一)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农村教育需要更多的初中教师。因此,扩大高师的招生规模,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闽南地区现有三所高师院校,目前制约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硬件设施不足,解决这一矛盾完全依靠省的投入是有困难的,在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之前,采取省、市两级共建是一个可取的办法,就是说地方在财力物力上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其次,扩大高师办学规模也是提高办学效益所必需。闽南三所高师的规模都只有1000多人,在以学生人头作为计算拨款的制度下,学生数少了,不仅可用于改善办学设施的经费必然要少,而且诸如教师梯队的建立等问题也无法解决。因此,无论是从客观的需求还是高师的自身建设来看,扩大高师的办学规模,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二)专业设置的问题
高师专业的设置,长期以来是与普通中学设科相对应而建立的,目前看来有许多不适应之处。
1.职业中学今后要大力发展,普通中学渗透或增加职教内容也是今后的趋势,而高师现有的专业设置与此是没有多大联系的。
2.许多非重点农村中学,规模都比较小,由于编制所限,不可能配齐所有学科的教师,因此,兼教甚至改教其他学科的不在少数。据全国抽样调查,这类现象占教师的50%以上,我们地区的农村中学与此相似。
3.中学教师的余缺是动态变化的。但也有一个趋势,即凡是中学重点学科,也就是教师需要量比较多的学科,相应的高师这类系科力量也较雄厚,设备条件也较好,招收的学生也多,可是当中学这类教师饱和,相应地要压缩该系科招生时,应变能力就很差。为了不使人员和设备闲弃不用,还是千方百计地继续招生,可是学生毕业分配时,又不得不改行。而一些非重点学科如地理、生物、体、音、美教师的缺乏,又一时培养不出来,不得不找其他教师来承担。
上述种种现象说明,高师以不变的专业设置,去应付不断变化的需求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们认为高师的专业设置要突破传统的模式,应扩大专业门类或新增一些专业。
(三)师资的培养规格问题
长期以来,高师的专业设置到课程的开设,常有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趋向,即要求基础厚、业务专等等,这对少量的重点中学也许是适合的,但对一般的学校就不一定适应了。因此,培养一专多能的“通才”,看来是一个方向。为此,可以考虑设立辅科制,或加大选修课的比重等。
(四)面向农村,多方位服务
高师为农村教育服务,一般是在教育过程结束之后──输送毕业生中体现的,在教育过程进行当中,高师是否也可以为农村服务?根据高师的办学条件,特别是专业人才比较集中的优势,是完全可能的。例如,根据农村中学教师的缺乏,采取顶岗实习的形式;可为不足学历的教师办培训班;为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后学生办职教班;为农村干部办管理班以及推广科学技术等等。农村教育是十分广阔的,他们的需求也是多样的,根据高师自身的特点,为他们办一些实事,是有潜力可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