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不断兴建了各种大型的水利枢纽,使我国水利事业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尤其是近些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使得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不断地提升。地基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其对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水利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对地基的承载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关注。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水利工程的地基现状,分析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一些地基处理措施和一些地基处理技术,希望能够为水利工程地基处理问题提供一些借鉴,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处理技术
1导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在水利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也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新型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水利地基工程的建设,提高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此同时也对地基的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工程地基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了水利工程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2水利工程地基现状
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都选在水源处,其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恶劣的地质条件,这些情况包括:地质强度差、透水性差、土质黏性不合标准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地基基础不良。地基基础不良就会导致地基的承重能力下降,致使建筑物不稳,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甚至对整个工程的总体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利工程中地基对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地质条件恶劣导致地基不稳,承载能力下降,致使地面建筑物稳定性差;第二,构成地基的土质较软,并且不均匀,在上层建筑物形成较大的压力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均匀的承受建筑物的重量,使建筑物整体下沉,并破坏建筑物的内部结构;第三,地址的透水性差,经常出现漏水的情况,导致地基渗水问题严重,超出了基本的要求,使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
3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的方向是在原有的地基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地基处理方法,特别是将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复合加固技术。即由单一的处理方法转变为多元化的处理方法,如单一加固转变为复合加固,单一的材料转化为复合材料加固,单一静力加固或动力加固发展为二者的结合等。
4水利工程地基基础的处理措施
4.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
水泥粉煤碎石桩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材料构成的,经常被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地基改造的施工中,其之所以被经常使用是因为具有鲜明的特点—粘结度高,非常适合水利工程的地基改造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运用水泥粉煤碎石桩为主料施工改造而成的地基属于复合地基,在地面建筑物的压力增大时,能够很好的分散压力,减少地基变形的程度,与此同时,能够强化地基的抗压能力,其成本低,能够减少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因而,受到了广大施工单位的广泛使用。下面对水泥粉煤碎石桩的原理以及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1)对地基有一定的挤密作用。水泥粉煤碎石桩运用于水利工程的地基中,对地基有一定的挤压作用,运用水泥粉煤碎石桩能够使地基中的图的缝隙变小,密实度更高,并减少地基中的含水量,从而改变了地基中图的性能,达到挤密作用,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桩体的排水作用。水泥粉煤碎石桩的桩体由于其组成部分包含一部分的碎石,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够有效地减缓冲压产生的水压升高的问题,加快了水利工程地基的排水速度,进一步的保障了地基的强度,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保障地基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与日后的运行过程中的良好排水作用。
(3)桩的预震效应。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具有良好的抗震作用,这是因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能够提高地基的密实度,相应的增强了砂土的抗液化能力,能够起到良好的抗震效果,缓冲震动造成的对地基以及整体的水利工程的破坏。
(4)桩的置换作用。水泥粉煤灰的碎石桩的制作过程中是由水泥与水混合后并与粉煤灰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抗剪程度,因此,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压缩性变小,使得地基的承受力一部分被桩体分担,置换了地基的大部分应力,进而提升了水利工程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
4.2预应力管桩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被分为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桩。其中,先张法预应管桩是应用先张法预应力的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作而成的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先张法预应管桩是由圆筒形的桩身、端头板及其钢套箍3部分。当前的共同管桩主要方式:锤击法、静压、振动、预钻孔方法,其中静压方法最常用一种方式,打桩时震动很大,噪音会大大影响生活,所以现在用大吨位静力压装机,静力压桩机分为顶压和抱压式两种,其中抱压式是依靠摩擦力大于阻力的原理工作的,在正常情况下,5000~6000kN静力压桩机桩最大加压力,即使是直径50~600mm预应力管可压入持力层,促进项目中预应力管桩的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常用的方法分为两个,捶击法和静压方法。桩锤击法速度快,质量高,静压桩法是其自身重量的建设,通过按下安装在配重的重量,通过科学的压梁,带侧夹管桩,然后按入土壤。目前,预应力管桩,广泛应用在沿海地区,提高水利桩基处理的质量,同时也为整个项目的安全性提出保障。
结束语
适当的地基处理能够提升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进而提升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因而,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不能忽视了对水利工程中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更应该加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与抗压能力,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祥.浅谈水利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213.
[2]丛学春.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19.
[3]刘光涛,刘子正.关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6,07:259.
[4]魏立恒.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技术[J].甘肃农业,2016,20:48-49.
论文作者:王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地基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碎石论文; 水利论文; 水泥论文; 技术论文; 预应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