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革命西方零售商业的历史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零售商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历经三次销售革命,终成今天独占鳌头的“商业巨人”。
百货商店,可谓妇孺皆知,而它的出现却是西方零售商业第一次革命的标志。中世纪,西方零售商业的主要商业组织形式是杂货商店。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日益丰富,也就开始了零售的专业销售,出现了食品杂货店、药店、服装店、珠宝店等专营店。到欧洲产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生产跃进的结果,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大型“销售点”,于是价格划一的百货商店这一与“大工业”相匹配的“大商场”形式的“销售工厂”应运而生。1852年,法国巴黎出现的“廉价商店”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从此以后,百货商店逐步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使得传统商业难以为继。百货商店突出的革命性表现为:①商店座落在城市最繁华地段,建筑富丽堂皇,营业面积空前巨大。②百货商店有许多不同的商品部,分别专门经营不同种类的商品,经营品种繁多,“店中有店”,分级管理。③明码标价,价格统一。④专职营业员彬彬有礼,服务周全。
优越的地理位置,种类繁多的商品,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百货商店把零售商业从狭窄矮小的店铺中推向大市场,完成了西方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
1859年,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商店“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号”由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在美国纽约市建成。自此,连锁商店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西方零售商业第二次销售革命的旗帜,异军突起。伍尔沃兹(F·W·Woolworth)、克罗格公司(Kroger Co.)和贝尔克公司(B elk Co.)也先后于1879年、1882年、1888年成立了连锁商店。本世纪 初,连锁商店以“经济商店”的形象在美国零售业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整个20年代是它的“黄金时代”。以后,连锁商店风行世界各国,在日本、英国都获得极大的发展。就美国来说,1975年连锁商店销售额占整个百货商店销售额的89%;占整个杂货店销售额的81%;占整个食品商店销售额的56%。到1979年,美国连锁商店的销售额已占零售总额的33.5%,进入80年代后,稳定在40%左右。
从百货商店到连锁商店仅用了七年时间。百货商店这个商业组织形式是产业革命后,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产物;而连锁商店这个商业组织形式的出现,则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走向集中与垄断的需要而产生的集团性商业企业。连锁店发源于美国,发展最迅速也首推美国,这是与美国发达的经济相一致的。到1869年,“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号”成立十周年时,已拥有25家分店,可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美国第一大连锁商店沃尔·玛特公司已拥有连锁店2119家,配送中心700多家, 而大家熟知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已有分店13993家。在日本, 连锁商店兴起的时间比美国晚60—70年,二战后才开始发展起来,1965年以后在政府扶持下发展很快,连锁商店的销售额在1972 年全日本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已 占第一位。日本最大的连锁商店是“资生堂”连锁商店,它是日本84家专营日用化妆品的商店联合组成的,平均年销售总额达8800亿日元。连锁商店之所以能这样迅速发展,席卷全世界,是因为它突破了零售业传统的以单独店铺为组织单位的组织模式,更能显示集团性商业企业的优势,使零售企业在专业化经营的同时获得效益。零售业的经营对象是零星、分散、多样的个人消费者,店铺分布上必然是分散的、小型的,但从效益角度讲,通过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的连锁经营又是有利的。连锁商店就是保持店铺分散性、小规模性的同时,实现企业经营规模大型化的组织模式,它的规模效益集中表现为:
1、经营成本低廉,更具竞争性。连锁商店是集团性的商业组织, 组织规模大到能向厂商大批量进货,对厂商有极大的讨价还价能力,不需批发商,可节省佣金,又因大宗进货,更能得到厂商的特殊待遇和折扣。使购进成本低,而且经营费用分摊到连锁店,可大大降低销售成本。薄利多销”,尽占价格竞争优势。
2、规范经营,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连锁商店规定统一的商品销售、商店设施、经营政策和广告策略,能为顾客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易取得顾客对整个连锁商店的信赖,从而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辐射面广,信息畅通,周转迅速。连锁商店分布面广, 厂商往往藉它开辟新市场以推广自己的新产品,而这个任务就决非小规模的独家零售商所能胜任。同时,四处分散的商店辅面,易于反馈经营信息,便于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超级市场的出现,是西方零售商业组织形式的第三次革命。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结束后,为了适应大量生产、需要推销大量商品的形势,并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西方零售商业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这就是首先产生于美国的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它兼蓄了前两次零售商业变革的优势,即百货商店规模大、品种多的优势和连锁商店成本低、周转快、规范经营的长处,再加上自身经营上的创新,采取开架顾客自选,货物一次清算的售货方式,使零售商业由传统封闭式经营走向开放式经营,售货员的工作亦由直接服务变为间接服务,这是最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零售店,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二战后,超级市场更加大量流行于西方国家。这是由于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了工作,广大群众生活、工作都很紧张,再加上交通拥挤,停车困难,所以广大消费者都希望能到一家商场,停车一次,就什么都能买到,够全家消费一周。而超级市场一方面有优越的购物环境,又有广阔的停车场,加上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汽车,同时制冷设备和包装技术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正好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另一方面,超级市场利用电子设备,实现售货自动化,顾客买东西既方便又省时间。所以超级市场在欧美各国,犹如雨后春笋。目前,欧美各国超级市场的销售额,一般已占零售总额的40—50%,而且超级市场的营业面积和经营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历经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的三次革命,西方零售商业已形成一个由连锁商店、廉价商店和超级市场等经营形式组合的、高度发达的零售商业网络,全方位推进西方经济的增长。
标签: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