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泾县供电公司 安徽宣城 242500
摘要:分析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电力使用量的增加,电力线路故障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一旦电力故障出现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重大的影响。对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线路故障进行研讨,寻找发生故障的原因,给出解决电力故障的办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路;安全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线路主要分为两个输电部分,第一为输电线路。输电线路通过变压器的升压过程使电力具备长距离输送的能力,将电力进行远距离的输送;其次为配电线路。配电线路通过变压器的降压过程使电力成为日常的生活用电,输送到实际的电力使用单位中。电力线路在国家电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用户日常用电的质量。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电力生产方式和输送距离多种多样,加上人口、经济、环境的影响,使我国的实际电力输送能力面对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1电力线路中常见的故障
封闭性故障。封闭性故障是指在线路的末端连接处发生电力运输故障。产生故障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般难以进行简单的判断。需要电力检修人员认真的测量线路连接处,逐个排除可能发生故障的原因[5-8]。一般的原因可能为线路的连接处出现接口质量问题或者接口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2)电线短路造成的故障。生活中的常见停电事故都是因为电线短路的原因造成的。电线短路指的是电线的电流从正极直接流向负极造成电线失去绝缘性、电流击穿造成的线路事故。一般线路的短路有很多原因,其中线路老化和危险的用电方式是导致短路的主要原因。(3)线路负荷过大造成的线路故障。电线在输电的过程中被严格限制了应该承受的电压极限,实际生活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电压和电线的标准不符,造成线路负荷过大,导致电线失去绝缘性快速老化,造成线路故障的现象。(4)电网中运行的线路设备发生故障。一般的电力设备故障都会引发电力线路故障。例如电力设备长时间运转加速老化、电力设备的生产工艺不合格造成的事故等。(5)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输电线路故障。一般为工程施工中没有对电力输送线路进行调查,造成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或者输定线路上出现其他干扰物体,造成线路短路。还有人为蓄意的破坏输电线路及输电设备,引发停电。(6)自然因素对输电线路的破坏。自然因素中天气的破坏影响最为显著,包括刮风、打雷、下雨都有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引发线路事故。还有气温变化的影响,电线随着气温变化有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在冬天时线路的紧绷可能会引发输电线路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线路维护与故障的防范措施
2.1 构建配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
建立配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主动监督运检管理工作达到一体化管理,围绕运检管理工作目标健全当前职能,以最大限度降低过去滞后管理模式中产生各种问题的概率,提高运检管理工作效益。管理系统需要明确配电线路运行状态和检修计划,根据现实管理状况和运检需求进行实时调整,综合多方数据安全核定线路运行状态,从而制定出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对策。例如,对线路里面常见的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等数据,需要实时整理与归纳,借助管理系统制定出对应的策略,用以实时消除线路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给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
2.2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体系,以配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而言,需要构建配电运行单位主任安全责任制与安全检查人员安全责任制等,与此同时,需要健全上级服务于下级和下级服务于上级的工作运转机制,给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再者,积极举办与安全有关的活动,建设部门和运检部门需要经过积极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加强配电线路运检管理安全教育工作。并且举行安全活动日与安全分析会等各种活动功能,一则是为了增强运检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二则是为了做好应急方面的准备工作,假设配电线路产生故障,就可以及时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完善安全监督落实制度,需要经过构建有关安全监督部门,对运检管理开展动态化的管理,保证配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地落实。
2.3加强电力系统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
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应提高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可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比如对电力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配电线路的措施。除此之外,电力系统的技术人员还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以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4接地故障的检修
电力线路中的接地故障,大多是由于接地线路中的绝缘部分受到破坏而导致的。绝缘出现问题,会使得整个线路中的电流大大增加,从而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基于上述原因,在进行电力线路接地故障的检修时,应主要对线路的绝缘部分进行检测,通过测量线路绝缘部分的电阻值可以判断其破坏程度。对于分支较多、故障点排查困难的电力线路,可以通过分段检测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采用改变供电方式,测量线路电压和负荷的方式来确定故障点。
2.5线路超负荷故障的检修
线路超负荷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线路设计时其最大负荷量与实际的需求不相匹配,在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形成线路的超负荷运行;二是线路设计合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荷增加超出其最大负荷量,形成线路的超负荷运行。此外,在线路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电缆电线,也容易造成线路实际负荷超出线路最大负荷量的现象。基于此,在进行线路超负荷故障的检修时,一定要先找出造成线路超负荷的原因所在,如线路符合设计要求,便应查找具体的超载设备并移出线路;如线路负荷并未超出设计要求,则应检测线路所用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应更换。
2.6 检测短路故障发生的原因
线路出现故障时,会使导体温度提高,造成绝缘体损坏、导体发红直到熔化,使设备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一旦高压电网出现故障可使电网出现瓦解,问题较轻时可出现电弧、火花,严重时可能出现火灾、爆炸、电伤人等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的措施:计算好短路电流流量,选择合适的校验设备,可使设备的额定电压符合线路的额定电压;选择正确的继电保护与熔体的额定电流,采用速断的装置可使发生短路时快速切断电流,减少短路造成的损失;可将在变压器与线路上安装避雷器,可有效短路电流进行;在施工完成后禁止携带负荷拉刀闸、带电时连接地刀闸。还要对线路与设备经常巡视,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建。电路连接进行安装与在检修设备时,一定要禁止错误的操作与错误的连接线发生,在带电距离近的地方工作时,要防止短路的情况发生,制定有效的措施;电力系统的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时,一旦遇到问题要及时将情况进行上报并且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在日常工作时还要对出现问题的线路进行调整。
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的是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电力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能源,是保证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前提。加强对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故障的监测和排查,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通过不断升级强化我国的电力线路建设技术和监管手段,能够有效减少线路中的故障发生率,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赵晶.对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23):94-95.
[2]万辉龙.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7(34):30-31.
[3]朱亚松.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7):245.
[4]宋宝财.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191.
[5]郭晓光.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3):39-40.
论文作者:黄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原因论文; 电线论文; 发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