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原:对社区治理创新研究的另一种思考
杨 悦1,韩 健2
(1.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4100)
[摘要] 近几年社区治理创新研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诸多学术争论。在梳理和回顾社区治理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回归本原,强调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社区治理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展开对社区治理创新研究的另一种思考。
[关键词] 社区;社区治理;创新;社区居民需要
社区治理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社区治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模式研究、创新研究和公民参与研究四个方面。社区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社区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解决社区发展中的问题,应对社区发展中的挑战?文章结合社区治理面临的现实环境,提出创新社区治理的根本理念和实现路径。
一、社区治理创新研究文献回顾
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其一,探讨社区治理创新模式。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机制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了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自治模式和专家参与模式,并进一步分析每种模式的优缺点。也有学者将社区治理创新模式总结为基于功能整合的服务改善型、社区治理结构优化型、引导—协作型三种模式。其二,研究社区治理创新路径和方法。从涵养治理资源、重构治理结构、建设参与机制、建立组织保障四个方面进行社区治理创新。其三,分析某一要素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作用,结合社会工作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阐述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理念运用在社区治理创新中。当代社会组织在基层社区治理方面的创新研究。其四,分析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社区治理创新。着眼于社区治理的背景研究,如互联网+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论述社区治理创新思路。其五,深入分析社区治理创新个案,通过挖掘个案,探寻社区治理创新的规律和方法,如福州市鼓楼区社区治理创新案例研究、乌鲁木齐市典型社区调查等。其六,着眼于社区治理创新的某一个领域研究,如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协商机制、社区发展规划、智慧社区建设、服务型社区建设、社区三社联动等。
二、社区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
只有清楚分析和认识社区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我们才能更好实现社区治理创新,才能更好推动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二是有先进的文化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根本,尊重创新、尊重创造、加强激励是动力。最基础的是相互尊重,第二层次是相互信任,最高层次是相互欣赏;
(一)社区个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在快速发展中不断分化。正如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指出,整个社会在断裂中更加碎片化,分化出不同利益阶层,社会成员流动加快,个体权利意识提升,更多关注自我利益得失,人与人之间更加独立化、更加个体化,也更加私密化,整个中国社会呈现出个体化特征。社区也是如此。
(二)社区网络化
社区从单位制社区转向混合制社区,原有单位制社区的那种熟人社会被市场化、商品化所打破。商品房下社区居民分属于不同地域、单位、职业,有着不同年龄、兴趣,更有不同想法、不同利益,诸多的不同导致邻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相互之间不认识、不熟悉、不了解,互动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陌生化。
(三)社区功利化
目前社区治理的主要依靠力量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面临诸多行政事务和行政考核,再加上社区居委工作人员较少,资金不足,社区干部身兼多职,从而造成一边是压力大、任务重,一边是工资低。这种情况导致社区干部抱怨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创新而创新,疲于应付成为工作常态,因此,社区治理变得更加形式化和表面化。
正如党的十九大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社区治理创新的根本理念是满足社区居民需要,提升社区居民能力,促进社区居民发展。这是我们考虑任何一种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衡量其好坏优劣的唯一标准。
(四)社区陌生化
网络社会的来临,人们频繁使用网络,沉浸在网络社会之中,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网络购物、网络阅读、网络视频等诸多网络行为占用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社区交流也迁移到了网络上,人们对社区发生的问题评头论足多,但较少关注现实社区发展。
品管圈人员还组织了医护人员临床营养知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医护人员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尤其是临床营养知识不足。
(五)社区形式化
焦虑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时代症候,人们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利益而焦虑,人们更多关注自我利益得失,更多关注自我家庭的利益得失,更多为家庭发展和自我发展追求更多利益。在社区交际中也呈现出功利化倾向,只关心自身利益相关的事,邻里关系淡化,对公共事务更缺乏关注。
三、社区治理创新的根本理念
社区治理回归本原,本原就是社区居民的需要。因此,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根本目标,以社区居民需要为治理前提和基础,科学全面了解和把握社区居民需要,紧扣社区居民需要来选择、设计和创新治理模式。
1.税收规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生产、营销和营销企业中,他知道并利用税收规划,他在竞争中获胜。
四、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创新社区治理,最终是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人的需要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也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观念上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推动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诠释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因此,衡量社区治理创新模式和路径好坏优劣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区治理能否满足社区居民的根本需要。一切以社区居民需要为基点是创新社区治理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同时,也是社区治理的最终归宿。如果抛开社区居民需要,一味单独讨论社区治理模式、治理理念、治理要素,只能是空谈,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和价值。
(一)满足社区居民需要:根本目标
社区治理依托社会组织、社区制度、社区活动、社区项目、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一切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作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满足社区居民需要,才能获得社区居民理解和支持,才能有更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成功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最终促进社区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二)科学分析社区居民需要:关键环节
社区居民需要是多样化的,各种需要相互叠加。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划分:有生理需要,如社区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料;有社交需要,如退休老人的人际交流;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如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有尊重需要,如社区尊老爱幼氛围的培养;有自我实现需要,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学者吴晓林指出,社区有五大层次需求,即居住品质、居住安全、环境品质、社会交往和自主参与,其中居住品质是社区居民首要需要。通过在社区走访调研或开展问卷调查,深入社区,了解居民需要,全面分析和掌握社区居民需要。科学分析社区居民需要是创新社区治理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科学适宜的社区活动,从而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英眼前一片漆黑,要不是丈夫及时搀扶,她可能就倒下了。丈夫左手紧紧地揽住英的腰,两个老人一步一步走出放疗室,小心翼翼地走向肿瘤中心四楼病房。
(三)提升社区居民能力:过程目标
在了解掌握社区居民需要的基础上,首先对居民需要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和分类满足,按照社区居民不同需要分门别类。如社区安全需要包括住家用电用水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社区内交通秩序安全等;社区环境需要包括社区卫生环境、社区绿化环境、社区人文环境等。其次,根据不同需要筹措社会资源,引入社会力量积极介入社区治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专业服务,有效满足居民需要。最后,在满足居民需要的过程中,在社区居民中着重发现、挖掘和培养社区领袖,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让社区居民的需要通过自我积极的参与得以有效满足。在这一过程中,居民能力提升,个人需要得以满足,从而在实现社区有效治理过程中实现居民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彩琴,陈燕.社区治理研究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16(3):51-58.
[2]葛天任,李强.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5-13.
[3]严志兰,邓伟志.中国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探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7):40-48.
[4]李文静.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作用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27.
[5]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6]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3,514.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中图分类号] D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46(2019)8-0191-02
基金项目: 安徽省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教育厅重点项目:SK2018A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