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

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

孟宪军[1]2001年在《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园林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地区地缘、人缘和社会进步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以深厚的中国园林文化为根基,勇于率先吸收国外园林文化要素,表现为中外文化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的特色,从而在中国叁大园林风格中独树一帜。本文在努力搜收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地考察测绘,以园林个案为契入点,系统梳理在岭南园林这个文化载体上所具有的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表征,并对某些典型表征进行必要的稽考,从而揭示出岭南园林所独具的“开放兼容、多元并蓄”的文化个性。希冀通过这一工作,为今后深入研究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园林层面上的交流互动状况作些铺垫。

李晓雪[2]2016年在《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叁大地方风格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岭南园林历史文献与园林实物留存都相对较少,加上自然灾害、城市化发展等原因带来的破坏,岭南园林在今天留存的数量、规模以及保护利用情况都无法与其辉煌时期相比。近些年来,在岭南园林遗产的保护修缮与当代园林建设工程中,岭南传统造园技艺地域特色缺失,好的工匠难寻,施工质量粗劣等问题日益突显,岭南园林面临非常严峻的保护与传承危机。本研究主要采用园林史学与园林设计研究方法、历史学口述历史法,结合文化遗产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活态遗产角度探讨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问题。认清岭南园林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现状,以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标准评估岭南园林遗产价值与价值承载要素,明确岭南园林在中国文化遗产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定位,理清岭南园林保护传承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明晰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关键内容是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并提出适合岭南园林遗产特点的保护传承思路与对策。(一)从文化遗产价值视野,对于岭南园林一类从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未达到世界级标准的文化遗产,本研究参照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原则与价值标准,评估岭南园林的遗产价值与价值承载要素。基于遗产价值,将研究重点关注于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保护传承。(二)从造园技艺的主客体关系角度,岭南传统造园技艺是通过匠艺主体实现的一种兼具技术性、艺术性、组织性和民俗性的技艺过程,其保护传承的关键在于匠艺主体。本研究以口述历史研究方法,真实记录岭南园林传统造园特色技艺的传承现状与工匠的生存现状,理清岭南园林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传统造园技艺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思路与对策的提出建立数据基础。(叁)从活态保护视野,将岭南园林视为随时代发展的活态遗产,避免静态的、仅限于物的关注。本研究将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放置在当下城市历史环境之中,从岭南当代造园实践之中探索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关于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原则性建议:首先,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要从历史的、静态保护转变为对文化多样性的、动态保护,强调岭南园林从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活态保护,关键是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保护传承,应尽快启动关于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技艺与工匠体系的系统性调查与研究,从而找到保护传承的核心问题。其次,对于岭南园林一类从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未达到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地域文化遗产,应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评估体系,才能摆脱地域身份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将岭南地域文化遗产价值更为广泛地传播。再次,在营造地域城市特色的过程中,应当允许在城市整体格局的关键区域从延续文脉角度进行当代造园实践。造园实践能为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技艺与匠艺主体提供技艺展示与提升的实践机会,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能在活态发展中实现岭南园林的保护与传承。最后,树立整体性保护视野,将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与城市文脉延续、城市格局保护、城市环境优化紧密联动,将岭南园林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当代城市生活紧密结合,建构起岭南园林保护传承从园林本体-人-环境的联动系统。

苑晓旭[3]2011年在《近代岭南中西合璧造园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岭南园林作为岭南文化的物质表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有选择的吸收西方造园文化中的精华,根据岭南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人文特质加以融会贯通,使那些原本来自于西方的符号具有了中国的色彩,体现了岭南人民兼续包容的胸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体系。本研究通过对历史档案、文献的查阅,考察近代岭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从造园的基本要素出发,诸如园林的布局、园林建筑、水体、地形、道路系统、游园方式等因素,引用近代岭南中西合璧造园案例,以岭南园林纵向发展体系中的传统岭南园林与近代岭南园林比较,从造园的基本要素进行剖析,阐明异同,对岭南园林中西合璧的特点进行梳理,着重阐明岭南造园中西合璧的独特手法,力求发掘中外两种不同表观、不同类型的园林文化如何相互发生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变通,从而扎根于岭南,诞生出岭南园林的新格局,并最终着落在西方要素扎根岭南的实用性规律,完善岭南园林的研究体系。提出了可为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原则:正确处理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园林艺术的结合,根据城市景观需要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各种优美的园林艺术形象。

张迪[4]2016年在《基于岭南文化的岭南古典园林现代启思》文中指出岭南位于我国东南部,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作为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之一,其许多事物的发展走在了中国的前端,岭南现代园林的发展也不例外。岭南园林发展至今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品质,其中岭南文化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岭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需要继承与发扬,这对岭南园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所以园林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基于岭南文化分析岭南园林的特色,对提升岭南现代园林的品质、弘扬传统文化、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等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对岭南园林与文化发展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岭南园林与文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对岭南园林与文化达到初步认识。进而通过岭南文化这一角度分析岭南古典园林,了解岭南文化不同特性和风格,并在岭南传统园林中通过分析造园思想、布局、造园要素等来分析其特性与风格的具体体现。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广州兰圃、深圳万科第五园、深圳万科中心等优秀的现代岭南园林案例,对岭南现代园林的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得出了岭南现代园林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对岭南的传统园林文化有所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与进步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岭南现代园林发展的新思路,即需要注重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持岭南园林特色;以兼容并蓄的造园思想为主,发扬创新精神与务实精神;古今结合,营造现代城市宜居环境,以期为今后岭南园林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陈亮[5]2013年在《岭南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岭南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其以五岭为屏障,与中国平原地区隔离开来,这导致岭南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经济文化特点。其园林体系也与典型的北方园林以及江南园林不同,成为独具一格的岭南园林。本研究中,将五岭以南的特色园林作为关注对象,同时以广东北部以及东北部园林作为研究重点,主要研究岭南园林的历史变迁过程、岭南园林的空间布局以及景物营造方法,并结合岭南园林中中西方文化的融入以及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根据现代人们的审美特征,提出符合发展规律的岭南园林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以及案例总结法,在分析以往研究文献以及实地考察岭南典型园林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成果。岭南园林具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以及断裂性特征。综合来说,岭南园林的发展经历了寺庙园林、皇室庭院性园林、公共园林、私家园林等阶段。岭南园林的造园采用模糊化的空间营造方式以及广泛使用通透性建筑,这加强园林景区之间的联系,有益于在有限面积的空间体现出多层次,深入性的特征。这种造园方式使岭南园林具有住宅与园林结合的特点,虽然一般园林面积不大,但是设计精巧,园林幽深精美,日常起居都能在美好的环境中进行。这种将具有欣赏意义的园林与具有实用价值的住宅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恰恰解决了当下人们追求生活自然、和谐,而又因为生活在城市中,实际居住环境达不到居住要求的问题。在建筑市场需求的推进下,一批具有岭南园林特点,同时符合当下建筑风格的岭南新建筑出现,其典型代表为广州四大酒家,以及白云宾馆与一些现代化的小区。在分析当下建筑发展趋势以及广州典型小区中岭南园林元素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岭南园林的造园方式将会减少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合使用的比例,但是在小区中的使用比例会增加,且使用范围将不再局限于广州或者岭南地区。通过本研究,明确了岭南园林发展历史以及造园特征,且分析了岭南园林的未来发展方向,这能够为岭南园林的发展乃至于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也能够弥补岭南园林学术研究领域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

汤辉, 沈守云[6]2015年在《社会情境视野下的岭南传统私家园林研究思路》文中认为文章通过对社会情境概念进行解析,论述了西方园林史研究范式的变革;针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结合当代国际上的新观点、新动向,探讨了基于社会情境研究园林的构想,旨在为岭南传统私家园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刘家铭[7]2018年在《广西四个古园园林建筑调查分析》文中提出清中晚期以及民国时期,广西造园活动兴盛,涌现出不少记于史籍的古典园林,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沿革的共同影响下,广西古典园林发展形成了具有显着特色的园林风格,并作为岭南园林的一个分支,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部分。现存代表性的广西古典园林有雁山园、明秀园、谢鲁山庄以及莫氏土司府花园等。由于地理和经济等因素,广西古典园林的造园历史长期得不到广泛性的梳理,也鲜有对造园特色的总结。尤其在园林建筑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而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其类型和特点对园林风格和特色的展现起到显着的作用。本文以雁山园、明秀园、谢鲁山庄和莫氏土司府花园的建筑为研究对象,选取四个古园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结合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对四个古园的园林建筑进行勘察、拍摄和测绘。文章第叁章梳理四个古园的各时期历史和发展演变情况,统计整理出四个古园园林建筑名录,详细记录其建造年代等信息,对四个古园园林建筑进行分类,论述园门、厅堂、楼阁、船厅、亭、榭、廊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功能作用、造景特色、平面形制、立面造型和建筑装饰特点。建筑装饰包括屋顶造型、建筑木作装饰、建筑砖石雕饰、建筑色彩等。文章第四章分析四个古园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结构特点,在平面布局上详细分析论述雁山园、明秀园、谢鲁山庄、莫土司府花园的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建筑布局、空间效果。在建筑结构上,论述分析代表性建筑的梁架结构类型特点,屋面分水值,建筑柱网尺度、建筑内部空间尺度、建筑梁柱构件尺度,探索园林建筑营造的内在规律。文章最后阐述四个古园园林建筑特点的生成因素,分析园林建筑在自然气候、建筑材料、造园主人身份背景、中原文化影响、多民族民系文化及外来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域性建筑风格和特色。笔者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对广西四个古园园林建筑的研究和记录做补充,丰富广西古典园林的研究,同时为现代广西园林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参考依据,为广西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 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D]. 孟宪军. 暨南大学. 2001

[2]. 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D]. 李晓雪.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 近代岭南中西合璧造园特点研究[D]. 苑晓旭.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4]. 基于岭南文化的岭南古典园林现代启思[D]. 张迪. 海南大学. 2016

[5]. 岭南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 陈亮.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

[6]. 社会情境视野下的岭南传统私家园林研究思路[J]. 汤辉, 沈守云. 广东园林. 2015

[7]. 广西四个古园园林建筑调查分析[D]. 刘家铭. 广西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