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廖洪兰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廖洪兰

摘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和整改传统教学方法,应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开展全新的英语阅读教学,综合多方面阅读素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最终实现学好英语的主要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从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渗透等各个方面,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营建愉悦的阅读氛围,通过多样化阅读训练,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相比中学和大学的英语阅读的要求和训练,小学英语阅读部分常常被忽视,中学和大学对学生英语阅读的严格要求和高强度训练是小学英语达不到的,小学生也承担不了这么大的阅读学习量,因此,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比较薄弱。 在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不重视阅读整体以及文化背景的输入,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们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学习的只是点,无法连成线、形成面。 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机械化的学习模式,失去学习英语的乐趣。另外,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独立学习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的细心指导,无论是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阅读方法,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假如只是让小学生机械地阅读,那么也达不到学习英语、拓展视野的作用。 想要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教师也应重视课堂的互动。 现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向的知识传输,缺少有效的课堂互动,那么学生在缺乏互动的课堂上无法融入,课堂效率也下降了,课堂气氛死板沉闷,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因此,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找到本质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才会有质的提高。

2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在核心素养背景的引导下开展小学英语课阅读教学,就需要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等多个方面发展。由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1运用“问题”形式激发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整改和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学习中的主人,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当做“被提问的人”,而是应当做“提出问题的人”,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促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吸收英语知识内容。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Unit 2 After school这一单元英语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能在阅读文章时带有问题地进行阅读。首先,在这篇文章中最先学习和了解的知识点就是“周一到周日用英语的说法” “课后活动的说法”等。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英语表达周一到周日,针对文章中存有的“what about Saturday?We don’t have any lessons on Saturday(星期六怎么样?我们星期六没有课)”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找到周一到周日的用法。如“周二用英语怎么说” “在周日用英语怎么讲”等问题,有效激发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及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思考之后,学生就会给出答案,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

2.2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根据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不可能针对每名学生的预习进度都进行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生预习时,也时常搞不清预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最终出现预习错误等问题。依照上述内容中存有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来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例如:当学生在学习Unit 6 My e-friend这一单元英语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阅读。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不能给学生太多的任务。教师可通过给学生关键词的方式,让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然后请学生把搜集的资料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教师上课时处理《My e-friend》这一单元的重点,先给学生提出主要任务“介绍你的网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围绕“我的网友”的关键信息进行表达,这样就更加简洁明了。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篇文章阅读,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举多得。

2.3合理创设阅读情境开展阅读教学

语言学习需要情境的支撑,对小学生而言,带有情境的英语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英语。同时,情境化的阅读教学也完全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能有效调动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途径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阅读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实现真正的阅读。随着近几年我国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

2.4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儿童而言,显然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是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新课标倡导创新教学模式,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和理念,引导学生阅读,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理解力。阅读技巧的培养,体现在阅读方法的掌握的层面。阅读方法,总起来说有两个—— — 顺读和逆读。顺读,简言之,就是从开头到结尾的阅读方法,如果从故事的情节来看,就是注重发生、发展、结局等的过程的阅读。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顺读的方法。如 The king’s new clothes 的阅读,教师会从第一段开始,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也从皇帝喜欢新装—— — 做新装—— — 穿新装—— — 展新装等层面,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掌握故事的来龙去脉,这个阅读方法备受大家推崇和青睐,在阅读技巧的培养上,渗透这种方法,不失为好方法、好途径。与顺读方法相对的,就是逆读,逆读是目前新的阅读方法,是以思维为导向的阅读,也就是“反读”,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把握文章中心和内容。逆读的方法的运用,也以通过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善于运用逆读,逐渐形成技巧。如 The king’s new clothes 的阅读教学时,就可以设计运用逆读法完成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逆读技巧的训练,养成逆读和思维的习惯。如 Long ago,there ____a king. He ____new clothes…这样的练习,与先读再做练习、完成短文填空而逆其道而行之,采用先练习,完成短文填空,通过练习,而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梗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逆读法的培养,简言之就是拿到文章的题目,对文章先进行猜测、或者给出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开始和发生、发展,真正将阅读推向更高的层面。阅读方法和技巧中,主要有精读、细读、略读、推断读等,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和任务,培养儿童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结束语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拓展知识,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多元、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小华.浅谈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04).

[2] 黄晶.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2012(05).

[3] 李自然 .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J]. 农家参谋 ,2018(23):186.

论文作者:廖洪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廖洪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