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论文_李振财

李振财

(宿迁口腔医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病发原因及病损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口腔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7例应用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的情况。结果:207例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57.97%,牙釉质脱矿主要发生于上颌牙齿;患者脱矿病损部位主要为牙冠龈方,脱矿病损程度主要为1度和2度。结论:采取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正畸固定矫治器;牙釉质脱矿;病发原因;病损情况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53-02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随着正畸固定矫治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1],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故被广泛用于临床。本文为了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病发原因及病损情况,本研究对我院口腔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7例应用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报道内容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口腔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7例应用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16:91;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19岁,平均年龄(14.58±1.23)岁;207例患者均采用直丝弓技术矫治(新亚双翼直丝弓托槽,应用3M树脂粘结剂粘结),最短疗程8个月,最长疗程3年,平均疗程(22.35±7.63)个月。

1.2 方法

对比观察207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拍摄的同一部位的口内相,分析治疗前后同一部位变化情况,如牙釉质脱矿的数量、位置、病损程度,同时分析牙釉质脱矿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记录结果。观察每位患者其中的20~24颗牙齿,分别从上下颌一侧的第一恒磨牙开始,直到另一侧的第一恒磨牙;以托槽或正畸带环为中心将牙齿分为近中、远中、龈方、牙合方4 个区域。

1.3 观察指标

观察207例患者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情况以及脱矿病损情况,统计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不同位置的牙釉质脱矿率以及不同脱矿病损程度占总数的百分比。脱矿病损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判定标准具体如下[2]:

0度:牙釉质表面光滑、透明,无病损。

1度:牙釉质表面出现轻度白垩色斑,但是斑块面积小于所在牙齿区域的50%。

2度:牙釉质表面出现中度白垩色斑,斑块面积大于所在牙齿区域的50%,小于100%。

3度:牙釉质表面出现重度白垩色斑,斑块面积覆盖所在牙齿全部区域,或牙釉质表面出现面积不等的龋洞。

2.结果

2.1牙釉质脱矿情况

调查分析207例患者,120例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57.97%(120/207);牙釉质脱矿主要发生于上颌尖牙、上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如其牙釉质脱矿率分别为25.83%、20.83%、16,67%,不同牙齿位置牙釉质脱矿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牙齿位置牙釉质脱矿情况 n=120

 

3.讨论

口腔正畸治疗技术是治疗颌位畸形患者的有效手段,其能够使患者恢复正常口腔功能和保持面部美观,随着技术水平的的不断提升,矫治的疗效也随之不断提高。固定矫治器是口腔正畸治疗技术中的一种便捷有效的治疗工具,并可以精确控制牙齿的移动。但是,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发生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牙釉质脱矿;另外,对牙釉质的造成损伤具有不可逆性。据相关研究显示,国外临床实践中采取正畸治疗后,有50%-80%左右的患者存在牙釉质脱矿现象[3]。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的应用使得原有牙釉质的脱矿与再矿化之间的正常平衡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牙釉质脱矿比再矿化更占有显著优势。诱导牙釉质脱矿发生的因素比较复杂,目前为大家所公认的主要几个因素如下[4]:(1)由于固定矫治器结构比较复杂,一旦佩戴后便无法摘下,在清洁牙面和保持口腔卫生发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正畸治疗中,需要酸蚀牙面,从而使得大量菌斑残留,并损伤牙齿,而且牙齿的自身再矿化功能无法修复此损伤。(3)由于固定矫治器佩戴后使得口腔内细菌群落功能发生异常改变,增强了菌斑的龋性,从而直接导致牙釉质脱矿。(4)不良饮食习惯、偏爱甜食以及不注意口腔卫生,均可诱导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牙釉质脱矿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中经调查分析,207例患者经口腔正畸治疗后有120例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57.97%;患者脱矿病损部位主要为牙冠龈方,脱矿病损程度主要为1度和2度。由此说明,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发生率较高,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口腔问题。为了减少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釉质脱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治[5]:

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流程,注意避免牙菌斑残留;重视口腔卫生的维持,使用含氟的牙膏、漱口水等可以有效降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正确的口腔卫生护理方法,叮嘱患者坚持早晚刷牙以及饭后漱口。

【参考文献】

[1] 左志远.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52.

[2] 唐兴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牙釉质脱矿[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003-2004.

[3] 史晓泓.基于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使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5(15):124-125.

[4] 李联钦.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8):47-48.

[5] 邵秀梅.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98-99.

论文作者:李振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论文_李振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