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治论文_任瑶

眼科疾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治

任瑶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浙江省舟山市 3161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眼疾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眼科收治的患者86例资料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对眼科诊疗过程中存在易感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的眼科患者90例资料作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眼科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患者住院时间和患者年龄等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住院时间大于1周的眼科感染率高于住院时间小于7d,同时年龄大于60岁眼科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青少年人群(P<0.05);经感染控制干预后眼科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手术种类、手术器械和使用药品等因素均是眼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眼科感染的因素诸多,其中患者年龄及其住院时间属于2种易感因素,而眼科手术类型、手术器械等也是导致眼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基于此,在患者眼科治疗时应保证所有医疗护理措施均按标准无菌操作实施,同时注重细节处理,避免眼科患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眼科疾病患者;感染危险;防治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338-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眼科收治的患者86例资料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对眼科诊疗过程中存在易感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的眼科患者90例资料作为干预后组。干预前组患者(男46例,女40例)年龄介于24~82岁,平均年龄为(45.78±3.45)岁;其中年龄小于60岁者49例,大于60岁者37例;其住院时间为3~15d,平均住院时间为(7.97±3.22)d;其中住院时间大于7d者42例,小于7d者44例,所有患者均未经感染控制干预治疗。干预后组患者(男44例,女46例)年龄介于25~80岁,平均年龄为(45.13±3.32)岁;其中年龄小于60岁者43例,大于60岁者47例;其住院时间为3~14d,平均住院时间为(8.37±3.37)d,其中住院时间大于7d者45例,小于7d者45例。两组患者感染控制干预前后的年龄、性别和住院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选入患者资料,统计不同眼疾感染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和记录感染因素,分析眼科眼疾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并在临床上对未感染的眼科患者进行有效地预防控制,规避易感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值±标准误()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眼疾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前组患者眼疾病的感染发生率为10.46%,而干预后组患者眼疾病的感染发生率为2.22%。后者优于前者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眼疾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眼疾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感染危险因素比较

表1数据显示,干预前组感染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介于47~80岁,平均年龄为(67.23±3.21)岁;其中年龄小于60岁者2例,大于60岁者7例;其住院治疗时间为3~10d,平均住院时间为(7.12±0.26)d;其中住院时间大于7d者3例,小于7d者6例。对出现感染的9例眼科疾病患者分析后发现,发生感染的患者的住院天数均比未感染的患者住院天数长,多数患者的住院时间均超过1周。并且对易感人群也做了分析后,发现眼科疾病感染人群的原发病多为白内障、青光眼等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感染发生原因分析后可知,眼科眼疾病患者日常工作中消毒与抗感染工作尚不够完善,部分工作措施的开展也缺乏规范性。根据眼科抗感染治疗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发生原因,做了规范化管理,加强了日常消毒工作、抗感染工作,同时也制订了科学防治措施,经干预后干预组90例眼科患者中仅出现2例感染患者,其感染率为2.22%。表明导致患者眼科疾病感染与患者年龄及其住院时间、眼科手术类型、手术器械等因素有关。

3讨论

3.1眼科眼疾病患者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第一,手术环境原因,主要有手术步骤不符合规范,导致患者的感染事故的发生。第二,手术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严格操作,导致眼科患者发生感染概率上升。第三,由于部分患者手术需要义眼,若义眼存在问题则易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眼科疾病患者出现感染因素,大多是由于眼部用品的卫生不合格,以及患者眼部清洁度不够,也是导致感染发生的原因。与此同时,眼科眼疾病患者长期输液或者长期服药也易导致自身抵抗力下降,使眼科眼疾病患者的感染率大幅度增长。

3.2眼科眼疾病患者感染预防与控制对策

1手术前各项适用操作应加强管控加强对手术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具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下:首先,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与抗拒心理,并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治疗的了解与认可,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其次,在手术开始前,保证所有手术器械、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以及手术室均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后,方可开展无菌手术。手术室必要保证无菌,在每次手术开始与结束后均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保证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处于无菌状态。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需要穿戴好手术服与手套后进行全身消毒后方可进入手术室。对于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也需应用相应的消毒方法,消毒后方可使用。2严格管理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规范性,是预防患者术后感染的有效关键。

4结论

通过对本文研究,眼科治疗过程中眼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年龄、疾病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均易诱发感染的发生,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逐一检查,对医护人员的行为操作也要进行严格管理,有效开展术后健康宣教,从而减少治疗过程中诸多不利因素造成的感染,避免眼科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春玲.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1):71.

[2]曾秀.心理干预在孤寡老人眼科疾病住院患者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9):154-155.

论文作者:任瑶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眼科疾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治论文_任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