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文婷婷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文婷婷

文婷婷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 德阳 618000)

阅读教学,是以一篇篇文章作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在课堂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自觉更新观念,需要教师不断提高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有效实施阅读教学,要调动多方面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举例

在课堂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进程中,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感叹,不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的思想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评论方式的不适应性,就称为了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现实。

1.阅读中的单向灌输

传统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尽量把课文讲深、讲透,尽管有时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也是围绕着教师灌输而进行的。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作业,抽背学生,久而久之,学生成了应试的机械,他们主动安排阅读的凤毛麟角,学生越来越乏味,甚至厌学、辍学。这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症结。

有的教师总担心,唯恐讲少了学生听不懂,于是反复分析文章,单向灌输,教学时间不够用,该一课时教完的内容要用两课时,甚至三课时。教师在分析阅读上花了很多时间或精力,其结果是学生越来越没兴趣,语文能力低。

2.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充分

当下,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朗读的时间。有的语文课,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浮光掠影,没有多少效果。“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诸如此类不得章法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

3.对思想内容理解的肤浅

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其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甚至不同的对话主体间,作品会不断地显示出它的新的意义。这样,作品本身就形成了具有生发作用的主体,它的多重意义也只是有在与欣赏者的对话中,才可能生发出来。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却以自己和教参为中心,将文本意义局限于自己的有限理解中,没有启迪学生自己理解教材教本,使得教学意蕴失之肤浅。

4.依赖于“大运动量”的练习

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阅读教学,特别是在中考复习阶段,更是对学生进行了“大运动量”的阅读教学训练,然而,效果却不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次期末素质检测下来,一些学生说:“复习那么长时间,也背了,也练了,怎么考题还是那么陌生,只有凭感觉把题做完,至于正确与否,心里真没底……”等等。

这些现象,客观地反映出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基础阅读量的制定:从量上突破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次语文教改中,最近的新课改阅读要求之高,阅读量之大是罕见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总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效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 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七至九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需要求提供给学生一个基础阅读量,“以数量求质量”,适合于自己班级学生的基础阅读量,就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阅读教学的突出地位,这就给老师们提出了新要求,具有实践性和挑战性。在落实基础阅读量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语词积累,布置适当的抄写练习,让学生在抄写中积累重点字词、优美文句、段、篇。

三、在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

1.加强诵读的教学

语文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殊的阅读心理特点,点燃他们诵读激情?

一是教师课文范读,激发学生兴趣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或抑扬顿挫,营造学生约约预读之势。教师诵读课文,学生就会倾力关注,产生急于模仿与超越的愿望,这是诵读的有效方式。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朗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如课堂上进行“开火车”分段诵读,经常进行;课前5分钟开展诵读活动,形成教学习惯;开展“美文诵读”,对课文中优秀句段进行诵读;等等。三是充分利用课件强化诵读,创设阅读情景,比如录音课件的应用,可以挑选乐曲作背景音乐,或听、或诵、或唱、或谈,激发学生对课文配乐朗读的情趣。

2.重视阅读感受体验

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和人本特性,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教学要求,强调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体验,唤起自主参与,与自己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相联系,把自我体验与课文的整体感知结合起来。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思维诱导,大胆让学生通过课文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基本内容、体裁结构、写作特点、作者背景等,注意研究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力争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能设计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提问,以此加强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

3.加强语感训练

语感,是良好阅读教学的基本要素,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这两个方面。在课堂训练时,一要在体会语言涵义中注重语感训练,通过课文内容的个别特征,让学生去体会语言描述的得体、恰到好处,由此培养语感,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二要在强化语句分析中加强语感训练,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去选择、去运用最恰当的语句,培养语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重视语感训练,是阅读教学时间的有效方式之一。

同时,语感训练中要处理好师生认识差异导致语感把握不同的矛盾。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不仅要从语音、语调、重音、停顿、语速等方面开始训练,而且还要通过阅读过程,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自我感受和体验得以加强,情感得到升华,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四、发挥主体性,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光靠教师的讲题还远远不够,还要靠学生的密切配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而不是高高在上,错了也不改正,还训斥学生。

教授要特别注意照顾后进生,不歧视、不嫌弃,对他们一定要做到多理解、多关心、多帮助,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充满转变后进生洗信心,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适度宽容;允许自己学生有独特见解的存在,包括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见解,都允许存在,正确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民主教学,不搞课堂专制;要侧重从阅读方法上突破,给予学生“量身定做”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制定符合阅读自身规律的阅读计划,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督促学生做好学习笔记。

总之,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情感和课文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感染作用,做语文知识的传播者和文章感情的传导者,在教学中即让学生有所知,又让学生有所感,才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语文育人的目的。

论文作者:文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文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