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零售市场的特征、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零售市场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零售市场的特征
(一)零售市场持续增长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77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已是2000年的两倍左右;“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1.1%。上述数字均明显高于同期我国GDP的增长率,表明零售市场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上游生产企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刺激作用。
(二)扩大就业的作用日益突出
2005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住宿业新增就业人员近300万,约占全国新增长就业总数的1/3,比2004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作为流通产业主体的零售行业在吸纳就业方面至少发挥了2/3的作用,2005年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高达5600万人,占全部第三产业的1/4,在非农产业中居第二位。自2001年以来,批发、零售、餐饮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141.5万人,占全社会新增就业人员的17.1%。可以说,正是零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整个流通产业的吸纳就业产生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主导业态快速发展
如专卖店、家居中心、便利店、购物中心、专营店等通过直营或自愿连锁方式,实现快速的市场覆盖,充分发挥出现代主导业态市场定位明确,规模化与网络化优势明显,核心能力突出的特征。目前,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城市连锁率已分别达到45%、40%和24%。2005年排名前30家的连锁企业实现的销售额为4910.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3%。现代主导业态通过连锁经营的加速发展,十分有利于我国流通领域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这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经济效益,加快我国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大型零售企业的作用日益提升
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指导、扶持下,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发展十分迅猛。商务部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集团2005年前10个月就已销售4379.6亿元, 同比增长26.4%;利润50.3亿元,增长38.8%;店铺总数15297个,增长28.4%,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中,位列之首的百联集团2005年销售就达720.7亿元,已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7%。
(五)内外资零售企业的购并明显增加
近来,沃尔玛购并“好又多”超市连锁企业,国美电器全资收购“永乐”电器公司,成为流通领域引人注目的事件;而2005年英国的TESCO公司在境外收购国内的“乐购”25个大型超市50%的股份,英国百安居公司从境外收购德国欧倍德公司在国内开设的大型建材专业店,表明内外资强势企业纷纷运用资本运作手段以迅速抢占市场空间、扩大营运规模、取得市场主导权,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越来越具有垄断特征的企业的出现,对于实现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无疑是一项挑战。
(六)政府监管市场的力度逐步加大
2006年9月12日和11月15日施行的《零售商经销行为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是近年来针对零售市场过度和无序竞争所引发的不正当竞争与不公平交易行为采取的重大的和强有力的监管举措。这两项政府法规的出台对重构市场交易秩序,维护公平交易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当前零售市场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城市零售商业的过度和盲目发展问题严重
国内普遍存在着城市零售商业的过度和盲目发展问题。具体表现在人均占有商业面积超过市场客观的实际需要,例如上海人均占有商业面积约为2.8平方米,北京的人均商业面积也在1.2平方米以上,有些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可达2-3平方米,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究其因,这与商业门槛低,解决就业,繁荣城市经济直接相关。但是,城市零售商业的盲目过度发展,必然引起零售业营利水平严重恶化的后果,使零售业成为人所共知的微利行业,造成业内相当多的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境地,歇业倒闭成为各城市零售业较为普遍发生的现象,由此也必然引起零售商向供应商转嫁风险行为的大量发生。
(二)消费率偏低
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增长形成对照的是,国内消费率近几年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连续下降,消费率仅为48%,与国际平均消费率70-80%相去甚远。换言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由于内需不足,导致零售市场上的商品普遍过剩。
(三)缺乏有力的调控手段
零售市场的恶性竞争和盲目无序发展,折射出政府职能部门在实质性调控手段方面的缺失。虽然,近两年商务部与建设部联合发文.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制定商业网点规划,力求通过规划手段对零售商业的发展进行管理。但是,各地方政府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普遍存在好大喜功的倾向,许多城市都是以商贸立市、商贸兴市为基本诉求点,从而不可避免地使规划脱离实际,不仅难以达到有序发展的目的,反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即便某些城市的规划制定的切合实际,但由于地产开发并非商贸主管部门所能左右,导致商业地产在规划之外大量超生,造成事实上对规划的严重冲击,使规划实际上流于形式。
(四)农村市场问题
我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而其实现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却仅为1/3,相反,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达到2/3。这是同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均收入的3倍之多相适应的。显然,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个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但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相对容易,近来商务部实施的“万村千乡”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让超市进入乡村,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部分。
(五)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普遍低下
虽然,买方市场的压力促使零售企业努力改进经营与管理,力求提升企业的营运质量,但由于企业营运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是一个简单的认识与观念转变问题,而是需要采取配套的改进举措,才能取得长期的成效。在这方面,零售企业普遍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形成眼高手低的明显反差。此外,依赖对零售终端的控制权,转嫁经营风险,谋求不当得利,使供应商苦不堪言,也是造成零售企业普遍营运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信息发布与指导
有效利用政府信息,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经济信息的利用价值,可以使零售企业更全面的了解市场,也可以使投资者据此对市场真实状况有充分了解与判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市场的盲目性。此外,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更需要及时发布对市场的评价与看法,以此指导企业进行决策。
(二)加强各政府部门的协调功能
政府职能部门是垂直一体化管理,而调控零售市场上出现的问题,又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收到实效。商务主管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结合起来,就会使网点规划得到切实的贯彻与执行。显然,零售市场上的商品交易与服务提供,涉及到许多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而任何单独一方的管理都难以真正达到对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只有横向结合,联合行政,零售领域的经营活动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
(三)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内需
伴随GDP增长相应提高工薪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把教育、医疗重新纳入到公共物品的范畴。减少社会公众对就业、就医、教育、养老等问题的忧虑,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消费的乐观预期,是改善消费环境的实质性问题。
(四)创造条件进一步改善工商关系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特别是买方市场环境中,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新型工商关系任重而道远,当前的基本问题是,在零售市场上,零售商利用控制销售终端的有利条件,不合理的向生产商、供应商转嫁经营风险,收取巧立名目的各项费用,使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利益被盘剥。创造公平交易、互惠互利的新型工商关系,离不开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借助法律之手,才能在根本上改变丁商关系的扭曲与失衡。虽然近期出台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对零售商不合理收费和故意拖欠供应商货款行为予以明确禁止。但是,它只是一个部门的法规,尚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因而普遍性和强制力明显不足。在法律层面探索《公平交易法》应是今后我国在流通领域立法实践中予以关注的核心问题。
(五)进一步提高零售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政府主管部门在推广、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方法上,应承担重要职责。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应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威性,利用科研院所掌握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向企业界进行推广与使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陷入日常经营事务而无暇他顾所产生的眼界狭隘、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