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门门宦的宗教思想及其礼仪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仪论文,宗教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胡门门宦始传人马伏海在传授胡门门宦的宗教思想时并没有明确提出他所传授的是虎菲耶学理,但后来许多学者却把它纳入中国伊斯兰教苏菲学派四大门宦之一的虎菲耶支系之内,就是因为胡门门宦的宗教学理、遵行与虎菲耶苏菲思想基本一致,与其他虎菲耶支系的派别例如洪门、华寺等门宦学理相似。但胡门门宦在道统传述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属于东乡族人自创。不同于哲赫忍耶门宦的道祖马明心、华寺门宦的马来迟那样,在国外接受各自苏菲派别的学理回国传教,也不像穆夫提门宦的道祖马守贞、毕家场门宦的道祖马宗生等那样受到穆罕默德25世后裔赤达叶通拉希的教导和授权后传教②。从宗教思想上来看华寺、洪门、北庄等门宦的宗教思想和功修礼仪直接源于虎菲耶学派某一传道者的传授,道统可以追溯到艾布·伯克尔,进而到穆罕默德,最后与真主联系起来③。而马伏海后裔及胡门穆斯林均认为胡门门宦的道统源于“黑兹勒”④圣人。马伏海生长在18世纪西北地区苏菲盛行的大环境中,特别是其外祖父华哲·赛芬迪尼⑤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在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学习期间受“黑兹勒”圣人的指点,修习苏菲学理,这对他的宗教思想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他又在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学习数年,受到格迪目的影响,使胡门门宦的宗教思想具有了格迪目教派和苏菲学派相混合的内容,形成了胡门门宦独特的苏菲学理和遵行特点。
一、宗教思想
胡门门宦的宗教思想主要集中在马伏海的思想之中,其子嗣大多承袭其学理,马伏海的宗教思想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黑兹勒”圣人的教化。据传,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伊历1167年)“莱麦丹”月的一天下午,马伏海手捧经书转到礼拜大殿背后读到了《古兰经》中穆撒圣人遇“黑兹勒”这一章,但对其内容仍然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他在大殿背后踱步时,看见眼前的石头上有一常年被房檐积水穿透的洞,万分感慨,哭着向安拉祈求:“哎真主啊!我的心比这个石头还硬,这个石头滴水穿了孔,而我的心却还这么严,求你让我的心长个眼吧!”回去后他礼了“太勒为哈”拜。当马伏海正在看这一章经文时,突然有位缠头老叟进了他的房子,马伏海起身道了“色兰”后迎老者上座,并问他是何人,来者何意,老者答曰:“吾乃前辈之阿林”,马伏海闻此后欣喜不已,向其请教了萦绕在心头的诸多伊斯兰信仰上的疑难问题,老者一一作了答复。此时,马伏海茅塞顿开,对以前《古兰经》经典中隐义不能理解的教义有了新的领会,后在马伏海的请求下,缠头老者向他灌输了理学知识(向他吹了一口仙气,让其浑身松懈)使马伏海懂得了“天人合一”⑥和“化己归真”的奥妙,最后“黑兹勒”圣人向马伏海详述了他本人的由来,说他的知识是饮了阿布哈亚提(永活不死)的水而来,他将永存不死。马伏海送走老者后伊斯兰经学知识有了质的飞越,出现了诸多显迹。如:他的房子深夜灯火通明,对老师的问题回答自如等⑦。这便是马伏海苏菲思想的渊源之一: 其二是始传人马伏海学习苏菲经典所得。如:《玛斯那维》⑧、《米尔萨德》⑨、《艾施阿特·拉姆阿特》⑩等等。马伏海作为苏菲学派的传道者,他本人著有《正本大贤体》(11)、《舍勒尔·特格维目》(12)以及有关诚信方面总称为《七十二汇本》(13)的札记等著作。他最终又花费毕生心血给后人留下了亲笔《尼斯拜提》即谱系。该《尼斯拜提》包括二段阿耶提(《古兰经》经文),一段圣训,三段阿萨勒(先贤遗训)。他的核心是两句《古兰经》经文:1.格德扎艾昆,米南拉黑,奴乃。经堂语意为:的确穆罕默德的一道光从胡达的阙下来在了你们穆罕默德的欧麦提上了(有一道光明确已从真主降临你们(14))。2.引乃麦力穆艾米奴乃,一赫我同。经堂语意为:唯独一切穆民是一个兄弟(信士们皆为教胞)(15)。一段圣训:“艾乃米南拉黑,卧里穆艾米奴乃,米尼。”经堂语意为:我穆罕默德的本然是从真主的本然上来的,一切穆民的本然是从我穆罕默德的本然上来的(穆罕默德之光源自真主,而后通过穆罕默德又反射到众穆斯林的本然上)。这段圣训主要探讨了穆罕默德的本质和中介作用。三段阿萨勒是对以上《古兰经》文和圣训的诠释。1.达他们穆民归总一个原根的地位是一个弟兄。2.那个原根就是他们穆民的伊玛尼。3.那个原根的伊玛尼搜寻他们穆民活来在永久的无死长川的活。根据胡门门宦内部资料和马伏海后代的口碑传述,《尼斯拜提》是老太爷马伏海留给后代和多斯达尼如哈宁耶(灵性)的《尼斯拜提》,是本门宦苏菲思想的根本所在,虔诚的胡门穆斯林,都要懂得《尼斯拜提》的意义和珍贵并将它铭记在心。
胡门门宦始传人马伏海对苏菲家们经常讨论的世界本原及安拉与宇宙万物的关系等问题都有自己深刻的认识和绝妙的回答。如:在其有关诚信的札记中记载,问:三光接一光是什么话?答:通然了,唯一了,众生的尽限在真主的阙下,真主的本然无尽限。问:伊玛尼是什么?答:是真本然,真主恩赐的一道光,真主倾降的白恩。再如问:伊玛尼搜寻的是什么?答:接续真主,认真主。问:搜寻伊玛尼的结果是什么?答:得伊玛尼的人永活不死。得了永久的吉庆,得了学问,饮了使人永活的水。万物一总是朽坏的,只有真主的本质是永有的。凡是物要受伤,只除非真主的本质不受伤、不朽坏。隐的是真主的本质,显的是真主的德性。我们的身体,来源于真主,是真主造化的。“欧吉迪穆塔勒格”(统然的有)是“阿雅尼洒比德”(事物的自在本质)的父亲。哪一个人如果他认得了本身里边的机密,“如哈伊咱菲”(灵魂本质)的时候,他就会认得调养他的真主(16)。显然马伏海的这些三光接一光及伊玛尼的搜寻等思想源于苏菲思想的神光论和神智论等。他还进一步讨论了哲学中物质与精神谁先谁后的本原问题,强调物质“阿雅尼洒比德”生于安拉的绝对存在“欧吉迪穆塔勒格”,世界万物源于安拉的苏菲思想。此外,在马伏海的札记中对哲学命题自我反映和在他物中建立自身同一,也有形象的喻绘。他说:“对真主显然的比喻就像无边的大海的比喻,若在大海起浪的时候,人把它叫浪;若雾气升腾在空中凝结在一起的时候,人把它叫云彩;从云彩滴下点子的时候,人把它叫雨;雨水凝结到一处的时候,人把它叫洪水;洪水流开的时候,人们把它叫河渠;河渠流入大海的时候,它是原来的那个源海。它只是一切品级在它上显的那个源海。”(17)以上这些思想中有些部分也正是波斯文苏菲著作《艾施阿特·拉姆阿特》中的哲学命题(18)。马伏海对宗教信仰的论述多以答辩的形式来阐述,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苏菲思想的认主学、光照论、知识论等。
二、胡门门宦的修行道路
1.导师制。导师制是苏菲派的一种有组织的、师徒相授的宗教制度(19)。按照苏菲理论,普通穆斯林若没有人指导,无法获得秘教真知,只有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修行。由于导师是弟子的引路人,所以在弟子心目中,导师具有神圣的地位,也是弟子能否获得真理的关键所在。因此,穆勒德(寻道者)对穆勒什德(导师)应该忠诚与顺从,导师在他们心目中具有无限的威望(20)。胡门门宦形成后,随着马伏海的影响的日益扩大,他开始接纳弟子并将自己的宗教主张和修行礼仪传授给他们。马伏海虽贵为导师,但他一生以“老满拉”自称,胡门穆斯林称其为“老太爷”。以后,胡门门宦也实行导师制,称导师为“老人家”,教众称为“多斯达尼”。
2.胡门门宦的修行道路。通常来讲苏菲教团有遵法派和非遵法派之分,修行分为生理(少饮食、少睡眠等)的和精神(断念、满足等)的两种。胡门门宦属于遵法派,注重精神方面的修行。他们肯定尊奉教法、履行法定的宗教功课(“五功”、“六大信仰”以及教法等)是进行功修的基础,期望由尊奉教法、履行法定的宗教功课,经过苦修的道路而达到真主的真理。修行道路以三乘来表述即:教乘、道乘和真乘(含超乘)。该门宦认为教乘(沙里亚提)以日常功课等教义、教法为基础;道乘(托勒盖提)是以清、廉、保、养及念功等功修为手段和途径;真乘(哈给格体)则是修行以期达到的理想状态即最终自我消失并“寂灭”于真主的本然(真光)之中。
3.赞念“迪克尔”。“迪克尔”是阿拉伯文音译,有纪念、赞颂之意,可以单独举行,也可以集体举行。是苏菲们与真主交流时渴望得到的喜悦痴迷状态的一种手段。“迪克尔”又有高声赞颂和低声赞颂之分。赞颂有三个阶段:①舌心并用的“迪克尔”;②意念的“迪克尔”;③内心的“迪克尔”。胡门门宦低声赞念“迪克尔”,念词有7种,称为“七层讨勒”,主要在邦达(晨礼)前后默颂,五更前最佳。根据胡门门宦的内部资料和众多马伏海后代讲述,“七层讨勒”是老太爷给后代和多斯达尼规定的宗教功课“迪克尔”,他源于真主将天地各造化为7层,进而喻绘人的心有7层。而时刻赞念“七层讨勒”可打开层层心门,得到真主的喜悦与回赐(21)。“七层讨勒”的念词内容和赞念次数如下:
(1)法蒂哈(《古兰经》开端章)50次。
(2)虽了哇体(赞圣次)1000次。
(3)俩一俩咳,引兰拉呼,穆罕默德热苏龙拉嘿(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即清真言,不定数。
(4)安拉呼艾克拜勒(安拉至大)100次。
(5)哈斯比然必,占兰拉呼(崇高的养育我的主使我满足了)100次。
(6)玛菲格力比,引兰拉呼(在我心中只有真主)100次。
(7)奴荣穆斯特法,算兰拉呼(赞颂圣人之光)100次(22)。
三、礼仪特点
从马伏海的著作和札记中可以看出马伏海是一位熟谙苏菲学理的苏菲大师,但深奥的苏菲哲理只是对一些好道之士而讲,对一般穆斯林并不作要求。对普通穆斯林而言,“马伏海的教义、教理并没有脱离格迪目的基本轨道”(23)。在宗教学理上,马伏海主张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主要依据。他在求学、传教的一生中紧遵《古兰经》和圣训,他对《古兰经》和圣训有深刻的研究,曾对《古兰经》的6666段“阿耶提”(经文)和8000多段《米尔萨德》等苏菲著作做过详细的注释。同时他也要求穆斯林要紧抓《古兰经》和圣训。在教乘(沙里亚提)和道乘(托勒盖提)的遵行上,主张道、教并重。教乘上重视五功和六大信仰,道乘上注重内心的功修,既要静修参悟又不能避开现世生活修道。修道主要以波斯文著作《艾施阿特·拉姆阿特》为依据,功课主要是清晨邦达前后的迪克尔(赞词),默念“七层讨勒”。马伏海的宗教学理主张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在教法上要求极为严格,遵行“谨慎小心”的原则,强调远避嫌疑。马伏海生前为穆斯林亲笔拟定了100条(24)(另说为99条或108条)教法规定,其五子什斯又补充了5条,被胡门穆斯林称为“胡子老太爷”的“百件古教”,为其众多追随者所遵守不渝。这100条教规中有一部分与其他派别相似,如诵读《古兰经》时按标准的特吉畏德(古兰诵读法)来朗诵,再如给亡人守坟等等。但另有一部分却是胡门门宦所特有的,它区别于其它教派门宦,形成了胡门独特的遵行特点。它们是:
(1)沙目(昏礼)后开斋。该门宦主要依据《古兰经》中所言:“可以吃,可以饮,至黎明天边的黑暗睡白线对你们截然划分,然后整日斋戒,至于晚期。”(《古兰经》2:187)和圣训“晚间迎向了,白日背转了,太阳全落了的时候,封斋的人们开斋。”(《如海百亚尼》(25)第一册第106-203页)。关于日落的标准,胡门门宦认为日落应该是日落于地平线,故该门宦形成了沙目(昏礼)后开斋的遵行(26)。
(2)遵“则里哈吉”的十天即古尔邦节农历初二至十二日朝觐的十天。该门宦认为这十天是穆斯林朝觐的日子。根据《舍勒尔图里伊斯俩米》(27),这十天斋戒是嘉仪,所以要求穆斯林在这十天内不剃头、不刮脸、不收拾腋下毛、鼻毛、不打脚手指甲、不食肉和鸡蛋、夫妻不同房、不宰牲灵等,像在麦加朝觐的穆斯林一样受戒(28)。
(3)重视礼拜中的副功拜。一为,昏礼拜后的两拜耀亮坟坑的副功拜,其依据是苏菲著作《米尔萨德》中所述:“昏礼拜后单礼耀亮坟坑的两拜副功拜,末日真主以此拜将其坟墓光亮”。二为,宵礼“威特勒”之后的两拜“乃夫力”,其依据是圣训:“熬夜是繁重受苦的,若你们礼‘威特勒’后的两拜‘乃夫力’拜,若要晚间立站,其两拜使他满足。”(29)
(4)礼拜坐中念作证词时起指(表示认主独一):其主要依据是阿不都拉的传述:“穆圣礼拜打坐时,把右手放在右大腿上,把左手放在左大腿上,他右手食指指点(表示认主独一)。”(30)
(5)礼拜后的赞主词 “特斯比哈”分4种,各念25次,共100遍次。它分别为赞美真主清高、感赞真主、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安拉至大四种念词。其主要依据于苏菲著作
《米尔萨德》中所述:“相传穆圣的一位同伴从睡梦中传来,有人在梦中教给他说:真主的使者给你们吩咐了,每番主命拜后念赞美真主清高、感赞真主、安拉至大33遍的赞词吗?他回答:是啊!那人说:你们25遍25遍的念,并加念25遍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天刚亮他便跑去给穆圣说了梦中的情形,圣人吩咐大众说:你们按照他说的去做。”所以胡门门宦的念珠通常是100颗,赞主词100遍次(31)。
(6)禁止近亲结婚。伊斯兰教不允许近亲属结婚,胡门穆斯林的接亲方式与其他门宦也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对近亲的结婚限制更为严格,胡门门宦规定:胡门穆斯林的近亲不通婚、吃过同一母亲奶的男女不能通婚。此项规定主要是依据《伟嘎耶教法经解》(32)中禁止有姻缘关系和乳亲关系的人通婚而定的。现在胡门门宦还认为禁止姑表结婚也符合国家提倡的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
(7)禁吃兔肉。胡门门宦认为兔子是形象不正之物而不食其肉(罕伯里教法学派也有此规定)(33)。
(8)祈雨。马伏海本人曾受“黑兹勒”圣人祈雨之术,并将此术传给其长子马成河。其依据主要是《古兰经》和圣训中明文规定祈雨是被允许的。祈雨拜为两拜,不高念,无内外宣礼,不念虎图白(演讲)(34)。
(9)站“者那则”(殡礼)抬手,不脱鞋。胡门门宦认为站“者那则”不是礼拜而是做都阿宜(祈祷),是参加葬礼的人祈求真主恕饶亡人的罪过,祈求真主赦免亡人和活着的人的错误,恳求真主准承活着的人的祈求和祈祷(35)。
(10)遵西域历法的知识。马伏海著有《舍勒尔·特格维目》一书。他研究天文历算数十年,推导并规定了斋月入、出时间的规则为见月开,见月闭,如果见不到月则大建初二,小建初三闭、开。据马伏海后裔讲,马伏海的历算方法完全依据《古兰经》和圣训(36)。
马伏海历算的方法和所引用的《古兰经》、圣训的内容与清雍正年间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掌教“小西宁”的计算方法极为相似。马伏海于清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求学,此时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内已有雍正十年(1732年)该寺掌教“小西宁”所立的“月碑”,其内容系伊斯兰教斋月计算方法。对此“月碑”的内容和其所处的位置等,马伏海的很多后裔都略知一二。马伏海所留的札记中也曾提及“西宁马”,并有记述。马伏海的历算知识是否源自对“月碑”的学习和研究或直接源自“小西宁”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注释:
①胡门拱北砷铭中有马伏海“住足於崇文寺”之说,但从马伏海的著作《舍勒尔·特格维目》中对“月碑”位置的推敲,以及在马伏海后代及胡门穆斯林中有“胡子老太爷在西安大寺求学”的说法与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以前也称为“西安大寺”来看应当是在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但尚不能完全确定。
②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60、361、367页。
③金宜久:《伊斯兰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291页;以及参考北庄门宦谱系等。
④阿拉伯语意为“绿色”,伊斯兰教传说他永生不死。《古兰经》山洞章中有“黑兹勒”的故事。“黑兹勒”不属于伊斯兰教的25大圣人之内,但伊斯兰教教法学家认为他是世界上知识最为丰富的人,民间也有许多有关“黑兹勒”圣人的传说。
⑤人称“高粱爷”,据说他是东乡县早期伊斯兰教传教人哈目则后裔,精通伊斯兰教经典和苏菲学理,并有显迹。
⑥也有部分马伏海后裔认为是懂得了苏菲学所讲的“认主独一”,如金宜久在《伊斯兰教》第278页所描述的那样。
⑦马世俊:《胡子太爷的教门渊源与谱系》(胡门门宦内部资料);何世明、汪生德:《艾布则吉的道路就是古教(一)》(胡门门宦内部资料)第7-13页;以及参考马伏海后裔马占林等讲述。
⑧13世纪伊斯兰教苏菲派神秘主义著名诗人鲁米之作,又名《两行诗》,共分6卷。诗中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民间故事和神化传说来说明哲理,被哈乃斐耶派和苏菲主义奉为经典,称之为“知识的海洋”。胡门拱北有一手抄本,据说收藏已久,也有人误以为是马伏海之作。
⑨波斯文本,是专讲修身养性、近主之道的哲学著作。
⑩原著为波斯著名诗人阿卜杜·拉赫曼·贾米。本经典被伊斯兰文化界推认为是伊斯兰哲学的杰作,是认主学的最高理论。舍起灵的汉译本取名《昭元密诀》。“拉姆阿特”系阿拉伯语音译,“光辉的”“闪烁的”,艾施阿特·拉姆阿特意为“光辉的照射”。现有阮斌汉译《艾施阿特·拉姆阿特》,由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
(11)现收藏于马伏海后裔马振海等家中。
(12)用“小经”著成的有关西域历法的专著,现收藏于马伏海后裔马占英家中。
(13)现收藏于马伏海后裔马世义、马占奎等家中。
(14)马坚译《古兰经》第5章15节。
(15)马坚译《古兰经》第49章10节。
(16)阿里·马成麟:《艾布则古的道路就是古教(二)》(胡门门宦内部资料),1996年,第5-12页;以及参考马伏海后裔马世俊、马振龙等讲述。
(17)阿里·马成麟:《艾布则吉的道路就是古教(二)》(胡门门宦内部资料),1996年,第24页。
(18)[波斯]贾米著,阮斌汉译:《艾施阿特·拉姆阿特》,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9-91页。
(19)金宜久:《伊斯兰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289页。
(20)同上,第290页。
(21)何世明、汪生德:《艾布则吉的道路就是古教(一)》(胡门门宦内部资料),第26页。
(22)马伏海后裔马振龙、马振元协助翻译。
(23)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胡门门宦内部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24)阿里·马成麟:《艾布则吉的道路就是古教(二)》,1996年,第131-133页。马伏海后裔马振元认为这100条教法规定是老太爷在教法方面的集中智慧,他本人正在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25)作者:尔赛德丁·台夫·塔查尼(1321-1389)。
(26)由李兴华、冯今源编著的《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中也讲到中国伊斯兰教在华寺门宦之前无“前开”“后开”之分,以沙日后开斋为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91页。
(27)该书的名称由马伏海后裔马振龙提供,但他尚未查到该书的作者。
(28)参考马伏海后裔马世举等讲述:何世明、汪生德:《艾布则吉的道路就是古教(一)》(胡门门宦内部资料),第51页。
(29)阿里·马成麟:《艾布则吉的道路就是古教(二)》(胡门门宦内部资料),1996年,第63页。
(30)同止书,第50页。
(31)参考马伏海后裔马占林讲述。
(32)作者:麦哈穆德,注释者是他的孙子率德仑·舍里尔。该书是哈乃斐学派的教法著作,《选译详解伟嘎业》译者为王静斋阿訇。
(33)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墓本特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34)阿里·马成麟:《艾布则吉的道路就是古教(二)》(胡门门宦内部资料),1996年,第104页。
(35)同书,第94页。
(36)参考马伏海著作《舍勒尔·特格维目》及其后裔马世明、马世俊、马占英等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