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联合口腔矫治器治疗牙周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牙周疾病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此次研究收治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其中为常规组患者提供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方案基础之上,为其提供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成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牙槽骨高度升高率、完好固定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操作中,种植体支抗联合口腔矫治器治疗的方式,较为简单,安全可靠,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口腔矫治器;正畸治疗;牙周疾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137-02
随着人们对医疗知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牙周疾病患者,对正畸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意识也逐步增强,临床治疗牙周疾病中,正畸治疗成为了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1]。为探讨牙周疾病治疗方案,此次实验特此以我院52例牙周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分析种植体支抗联合口腔矫治器治疗牙周疾病的效果,结果获得了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牙周疾病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牙周探诊、牙龈指数予以确诊,临床症状以牙周组织破坏、牙齿松动、后牙压牙合关系不规律、牙龈萎缩为主要表现。按照1:1的比例,将此次研究收治的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26例。其中研究组14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34.6±3.5)岁,其中复合型牙周炎20例、单纯性牙周炎6例;常规组中15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年龄21~47岁,平均(35.7±3.3)岁,其中复合型牙周炎18例、单纯性牙周炎8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础资料通过对比发现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提供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取MBT矫治器,择0.022MBT直丝弓矫治器,将患者双颌前严重突出的第一前磨牙予以拔出,之后采用MBT矫治器予以矫正,整齐排列牙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方案基础之上,为其提供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案,待到牙列排齐之后,而后取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将其植入上颌第一前磨牙临近中颊侧牙槽骨黏膜下方大约3mm处,将加长型牵引钩游离,并使其焊接于侧切牙远中位置。7d之后,在牵引钩与种植体之间,置于弹性链状圈结扎丝,并通过结扎丝滑动内收上前牙,两侧各加50g力,加力频率为每月一次,直到关闭前牙散在间隙、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等疗效指标,并观察完好固定情况以及牙槽骨高度升高情况。记录其数据,做数据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保持牙咬合关系的正常,对牙周组织健康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是一旦出现错牙合畸形,牙周疾病的出现的可能性就会逐渐增大[2]。正畸治疗可将错位牙予以矫正,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牙周压力得以减轻,将骨性牙周袋显著减低,这对于牙周组织的运行、修复,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正畸治疗期间,需掌握患牙的实际情况,通过矫治器,对患牙的距离、方向进行严格移动,并严格要求支抗牙的支抗作用,尽量或最好不要出现少量移位或是移位的情况[3]。避免侧向力增大,进而引起牙齿拥挤、扭转和位移。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我们得知,研究组通过种植体支抗联合口腔矫治器治疗后,牙槽重建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此种治疗方案可明显促进牙周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靳淑梅.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上颌前牙压低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
[2]王益华.牙周炎及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1.
[3]郭娜.生理性咬合对临近微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
论文作者:孔令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牙周炎论文; 磨牙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口腔论文; 常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