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关键词:贴近;走进;熏陶;应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江苏教育研究》也曾刊载过一篇调查数据,反映某地区不同层次的2000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其中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竟占47%!这一惊人的数据给我们以怎样的警示?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使单调、枯燥的数学在活生生的生活情境中有趣?怎样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一、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
对小学生来说,爱好是入门的老师。有爱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能让学生产生爱好、带着他们跑40分钟的“火车头”。 一节《分数的意义》公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就是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人注目的是授课教师拿出两个实际而有趣话题题目。
话题一:2008北京奥运——根据申办预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经费为16.25亿美元,除中心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提供少量补贴外,4/5以上的经费将通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来实现。
话题二:“奇妙”的人体——1、婴儿体内水的含量占体重的4/5;成年女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2/5;成年男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1/5。
教师要求学生当场自由编组,然后在讨论完题目发表见解。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国家大事,一个与人的健康有关,同学们都十分喜欢,所以现场的讨论气氛就非常热烈,而且大家在学习内容之外还说了许多对这两个题目更多的见解,说奥运会需要的钱很多,所以打算拿自己的压岁钱去赞助,有的说,对比一下,婴儿体内水含量比例最多,可见平时要注重及时补充水份等等。原本一堂单一的数学课,结果被孩子们用一双双“生活的眼睛”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研讨会,自然大家也把有关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用学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是调动学生的聪明,对实际生活中的分数进行理解、分析、展开丰富的联想。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这样,数学的课堂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
二、在探究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规律。
如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我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我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三、在拓展延伸中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应用意识。
学生经常把课堂上的作业视为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解?这是数学问题,它是科学问题还是化学问题已不再重要,而这正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体现。
数学课堂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四、在解决问题中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记录小动物的只数引入,生动有趣。当出现小动物的只数不够画时,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进面寻找好的方法来解决。在小动物们选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进行统计后,又让学生站在作为商店的老板进行思考,应该多进哪些水果?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乐在其中了。
总之,我们要创设情境教学的课堂,在情境之中教与学。由于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来自生活、服务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得投入,学得高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论文作者:朱绍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