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健身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免疫力论文,机体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93(2009)01-0095-02
一、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创造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拥有健康的身体。长寿是人们美好的理想,健康是生命的象征、幸福的保证,用健康的身心享受生活,提高生命质量,是现代人新的生活理念。
关于健康,历史上许多伟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做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把健康称为人的第一权利,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指出,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英国教育家洛克强调,若没有健康,就不可能有幸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则形象地指出,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强调,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无法利用。于是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健康是人类的第一财富,确实没有比健康更为重要的东西了”,“健康是工作的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体育锻炼对增强机体免疫力、保障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有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著名体育教育家、已故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一生远离疾病,他的健康秘诀就是“动是健康的源泉”。
二、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体育锻炼是以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调节人们的身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活动。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上述目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就是遵循体育运动对人体的作用规律以及人体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有目的、有成效的身体活动。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从根本上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提高人们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日益增多,引起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为了保持健康远离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内在免疫力。人们只有经常参加科学文明的健身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力,才能减少各种疾病的侵袭,这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根本和基础。
通过体育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侵袭,这已经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免疫力是人类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机体的免疫力强,人体对病原的反应就快,消除病原也快,人就不容易生病。人们在适量运动一段时间后,人体的免疫力获得了提高,机体就会快速清除病原。但是,人们过量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力反而会下降。因此,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一定要适度。那么究竟如何运动,通过什么样的运动才能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呢?医学专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加上补充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和充分的休息是提高人体免疫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通过测算心率可以有效界定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运动强度。人们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可以通过220减年龄这一公式测算。人们运动时最大心率强度在60%~85%间比较合适,即(220-年龄)×(60%~85%)所得的数字,就是人体最合适的运动心跳区间。但是老年人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强度要低一些,在75%以下比较合适,有心脏病、冠心病的老年人,最大心率强度要控制在40%以下。例如,一个25岁的年轻人,他的最大心率是195次/分,其最合适的心跳区间在(220-25)×(60%~85%)=117~165次/分之间。一个70岁的老人,即使他的身体条件比较好,其最大心率是150次/分,他锻炼时的心率也应该控制在110次/分(150×75%)以下。人们进行有氧运动并且每周至少运动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即可达到健身强体、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另外,人们还可以通过自身感觉衡量运动强度。如果每天锻炼之后身体有疲劳感,第二天再锻炼时肌肉却没有酸痛的感觉,那么就可以认定,运动比较适量。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运动中,把健身与日常活动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可以选择以下项目进行身体锻炼。
第一,健步走(快步走)。这是最安全的锻炼方式。每天坚持走30~40分钟,心跳控制在人体最适宜的运动心跳区间,可以增进人体的心肺功能及提高免疫力。平时很少运动的人,要循序渐进,避免过量运动,运动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第二,爬楼梯。爬楼梯对身体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因为爬楼梯比在平地上走和跑的活动量都大。人们爬楼梯时必须将腿高高抬起用力地向上迈或向下迈。它兼有跑和跳两方面的运动作用,不仅能使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增大,下肢肌肉得到锻炼,而且能使腰腹部的肌肉活动加强,整个身体的力量增强。经常上下楼对人的心肺功能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使心脏和肺脏机能增强。爬楼梯时腹腔的脏器受到震动,促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上下班、返家、到办公室,要尽量不乘坐电梯,要“逼着”自己爬几层楼梯。
第三,骑脚踏车。自行车既是代步交通工具,又是健身器材。人们应骑车上下班或周末、节假日骑车出游,到市郊乡间空气清新的道路上活动。身体感觉有点喘,但又不影响说话的运动量是骑脚踏车的适宜运动量,运动时间在20~40分钟内效果较好。
第四,健身操。健美操(扇、巾、绳操等)、阶梯操、搏击操、拉丁舞、瑜伽等健身活动要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些健身活动是针对增进人体的心脏、肺脏功能设计的,有一定的运动量,长期坚持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
第五,健身器。可利用爬山机、多功能训练机或跳步计时、计数器等健身器材,参照已计算好的最合适的运动心跳区间,持续运动30~40分钟,可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但在室内活动时要注意空气的流通。
第六,空气浴。通过身体、皮肤广泛接触冷空气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人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而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压力以及空气的化学成分经常会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人体就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有意识地进行空气浴锻炼身体,以增强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医学研究证明,空气浴还能改善人体内分泌。新鲜空气含有很多阴离子,能使人体血液内氧含量增加,使人的精神愉快,身体健康。空气浴的方法极为简单,不受场地、季节、时间及物质条件的限制,只要有新鲜空气的地方都可进行。人们要养成夜间开窗睡觉的习惯,让新鲜的冷空气进入室内;在室内工作时要注意通风;在室外工作时可根据气温适当少穿衣服。人们进行空气浴时,要根据自身条件,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延长空气浴时间。
第七,户外健身。大家应走出住室、办公室到空气清新的健身园(场)、公园、空地进行户外健身。老年人可以参加一些小团体的活动,例如打太极拳、柔力球、网球、乒乓球等。此类活动一方面比较有趣,容易坚持;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人体肌肉的力量,提高机体的反应、协调能力以及关节的灵活性。中、青年人可以郊游、远足,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新鲜氧气,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人体在平时或运动时,首先要做到科学补充水分。人体在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如果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锻炼时心情烦躁,对机体也是有害的。应注意,运动中间或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要少量、多次,每次补充100~150毫升。另外,不要喝生水、冰冻饮料。最好补充一些弱碱性、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矿泉水,锻炼时间比较长时要喝一些低糖的饮料,天热出汗多时,可在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其次要多喝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的果菜汁。再次要多食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鸡肉、鱼、肝、马铃薯、鳄梨。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鲜枣、沙棘、猕猴桃、柚子、青椒、番茄、甘蓝、黄瓜、菜花、白菜、菠菜、豌豆、萝卜等。最后要多食发酵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人们参加运动锻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性疲劳。要消除疲劳、恢复机体正常活动,首先应注意运动结束前要做放松整理活动。其次运动后要及时补充营养。再次要充分休息和自我放松。休息是消除运动或脑力疲劳的有效方法。有两种休息方式,一是积极性休息,是说人要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不要过分紧张、烦躁、忧郁。积极性休息可通过听音乐、看报纸、看电视、下棋、打牌、转魔方等活动进行。此外,洗温水澡、热水烫脚、按摩等也有助于消除疲劳。二是消极性休息,即睡眠。根据个人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消除疲劳。在保证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人的心情才会好,其免疫力才能保持在正常或较高的水平。
四、结语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节奏逐步加快,工作和学习竞争日益激烈,职业病也随之产生和蔓延,只有参加科学的健身运动,才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