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曹翠华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曹翠华

摘要:质量是工程的根本,没有质量,工程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途径。文章以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建筑工程;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如何,直接关系这工程的验收及社会形象,故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概述

首先,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的根本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其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工程本身,从某种程度上,还影响着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因此,这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比一般工程更加严格的要求。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如果不注重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中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轻则需要返工,增加施工成本,重则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样就会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还会降低建筑工程企业的社会形象,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再此,加强施工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关系着利益的大事,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1]。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2.1对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首先,材料入口关把关不严。在砂石、粗集料、细集料及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选择方面,由于在施工现场入口关上把关不严,就容易出现水泥标号不对、强度不够等问题,或是粗细骨料的级配不符合要求,都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其次,材料存放管理不到位。在原材料进场后,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紧、任务重,容易出现材料堆放混乱等问题。再次,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方面,存在设计不够精细,或是配合比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都会直接降低混合料的质量。如有的混凝土没有考虑到当地气候环境,对其强度把握不准等等,都会留下质量隐患。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2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首先,施工队伍素质不强。长期以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比较粗放,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在施工中极容易出现偷工减料、不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工,甚至出现违章违规施工等问题。其次,现场管理没有抓住关键。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面相对比较复杂,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如果没有科学规划,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再次,对质量与进度把握不准。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与进度关系认识不到位,在施工管理中没有坚持进度为质量服务的原则,容易出现盲目赶工期的问题,从而导致施工质量要求不达标,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增加工程的返工量,最终只会影响施工进度。

2.3质量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首先,管理机制侧重事后算账。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往往是等等工程阶段性验收甚至是最后竣工验收,才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返工等处置。这样的质量控制过于滞后,与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符合,也对施工如期竣工验收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施工单位不注重施工质量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存在能拖就拖,能敷衍就敷衍的错误认识,缺乏质量控制的主动性。其次,奖罚机制不够科学全面。在质量奖罚制度方面,往往认为是质量检测或监理等少数单位部门的责任,而没有将质量控制与所有参与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在责权利方面存在脱钩脱节的问题,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些人员认为质量控制不是自己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2]。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3.1把好第一道关,奠定质量管理基础

首先,应严把材料入场关。在施工原材料入场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规格不符合要求、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必须拒之门外。在坚持粗细骨料时,要确保其级配合理。水泥标号、强度等等,都要达到质量控制的标准,为确保施工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其次,严格管理材料。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采取科学存放原材料的方式。如粗细骨料应分开存放,水泥、钢筋等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做好防水防潮处理。再次,严格配合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施工质量的标准要求,科学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执行到位,切勿出现随意调整或不顾及配合比的行为。

3.2狠抓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规范有序

首先,提高质量意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特别是加强施工队伍建设,狠抓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业务培训,尽可能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做好施工前质量技术交底工作,切实做到心中有数。科学规划控制施工作业面,确保立体化、多工种施工情况下的施工质量不降低、不打折。其次,坚持点面结合。盯住重点部位、隐蔽工程、薄弱环节和工序交接等关键节点,特别是把好工序交接的质量关。再次,坚持质量优先。只有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才能赶进度。

3.3优化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坚持以施工前和施工中质量控制为主,抓早抓小,早发现、早处置,避免小的质量隐患拖成大的质量问题。其次,优化质量奖罚机制。实行全员奖罚制度,将施工质量控制与参与施工的每个部门及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这样就会增强施工人员参与质量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4明确施工管理人员的职责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我们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对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有效的明确,这样为整个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活力。所以需要管理人员自身意识到在整个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注重自身职责的履行,切实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好交流,处理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切实加强与安全员的沟通和交流,与安全员之间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隐患的排查,强化全员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意识的灌输,强化安全第一理念的渗透,在现场施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3]。

3.5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

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管理人员不管是在管理理念、管理技术,还是在管理方式上,都要不断地完善,切实加大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因为现场管理的内容较多,需要结合管理的薄弱点进行处理。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往往较差,所以在现场管理中,应注重互联网+的思维的灌输和应用,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利用其辅助整个现场施工技术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管理成效的提升。比如借助现场视频监控系统,能及时地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地制止,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要求责任方及时进行整个,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此外,在现场施工管理决策和制定过程中,也需要融入信息技术,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不同的类似建筑工程的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和整合之后,能为现场管理决策提供在数据和审计技术上的支持。而在施工之前,还需要利用BIM技术,对整个路桥的施工进行建模,这样在建模过程中,就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处理,并在现场管理中加强对其的预防,促进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3.6引导施工全员来参与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在对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施工全体人员的配合,引导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强化施工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对各自负责的环节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能更好地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所以应建立现场施工联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项现场施工的信息管理机制得到完善,这样在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平台,相互之间的信息能畅通无阻,这样就能确保各种信息得到上传下达,促进多方的良好沟通和互动,促进各种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并对现场施工的预案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提高施工人员在管理中的作用[4]。

4.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是工程的灵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关乎着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只有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身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改进施工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提升施工队伍素质,严格过程管理,优化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暨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青芳,杨玉慧.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192.

[2]黄浩.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7(23):284+289.

[3]黄温洁.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7(06):259.

[4]曹子澜.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2):115.

论文作者:曹翠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曹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