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异常问题处理论文_王鹏

改革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异常问题处理论文_王鹏

吉县气象局 山西临汾 042200

摘要:本文结合吉县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实际情况,对业务改革调整后数据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处理,提出做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注意事项及相关建议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异常;分析;处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气象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大部分气象站均完成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改革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地面气象观测方法以及技术,也预示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全面实现了自动化观测,为气象观测以及气象研究、气象预报等工作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资料。但是,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难免会因为仪器故障或其他因素而出现一些数据异常现象,这极大的制约了气象台站测报工作的正常开展,更会影响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基于此,观测人员必须要结合具体情况,及时对这些异常数据现象进行分析及处理,并探索出一些提升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对策,以期推动气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数据异常现象分析及处理

1.1小时降水量同分钟降水量不一致的异常现象分析及处理

在气象自动监测系统参数中通常会把降水量记录成:“有:人工”。而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有时候会出现小时降水量同分钟降水量观测值不一致的异常现象,即分钟降水量能够正常显示,小时降水量却出现空白,需要根据实际降水状况,借助人工方式调整小时降水量,完成质量控制,否则会造成小时降水量同分钟降水量的累积雨量不相等,最终对气象观测质量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在正点的时候,地面气象观测仪器会对气象要素数据加以分析及处理,这个时候,仪器显示灯通常显示的是黄灯,为了更好的提升台站测报质量,要求自动气象站必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即当显示灯展现的是绿灯的时候开始对气象要素数据加以分析及处理,这样就不会对正点气象要素观测数据产生影响。

1.2正点长Z文件的异常现象分析及处理

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观测仪器设备通常会自动把当天存储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在正点时刻传输至数据传输科,随后数据传输科会对这些气象数据资料进行总体分析以及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软件运行中,有时会出现正点存储的长Z文件内容同实际观测气象要素数据不一致的异常现象,通常发生此类异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正点存储的长Z文件被原来的旧长Z文件内容替代,这极大地影响了台站测报工作效率。为了有效处理这种异常现象,台站需要及时安排专门的业务计算机相关的维修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卸载与重装,如此正点长Z文件内容才能够恢复正常。

1.3数据记录超标以及雨量记录异常现象的分析及处理

在台站对雨量进行测量的时候如果发生突发状况,通常会凭借人工观测的方法替代雨量数据,而就是在这种操作过程中,之前对雨量的记录以及调整全部被人工观测降水量所替代,在对降水量数据进行调整的时候常常会导致正点观测数据超出极限数据。因为地面测报业务软件存在故障问题,对于降水量的数据无法准确记录以及处理,这个时候,就是通过人工方法加以干预,也无法有效处理此类情况。为了合理解决问题,气象台站观测人员需要对地面气象观测审核程序进行修改,适当调大降水量的极值,确保测报软件可以准确、完整的记录与处理降水量。在实际的降水过程中,假如每个小时的降水量均通过人工雨量加以替代,就要确保输入至系统软件内的观测数据的完整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在开展地面定时观测的时候观测仪器能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注意事项

在改革调整后开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为了确保数据不会出现异常,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在实际的气象观测中,不论在哪个时间段,对于那些可以正确确定发生时间的重要天气现象,均要单独发出一份重要天气报。针对同正点时刻比较接近的重要天气现象,如通常发生在 2:00、8:00、14:00、20:00 等正点时刻的前半个小时内出现的重要天气现象就能够同正点长 Z文件一起进行编发,而针对那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且一种持续到正点前31min 的重要天气现象必须实行单独编发,而没有到 31min 的可以不予编发。另外,假如测报中存在显性错误,观测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这这些错误加以更正;当发现存在异常数据的时候,观测人员要根据多组数据加以比对与分析,并参照当前的天气变化状况,科学处理异常数据,同时要即刻对正点长 Z 文件进行合理调整,形成有效的长Z文件开始上传。

3.提升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对策

3.1加强观测业务学习,提升观测技能

吉县气象站观测人员要根据业务实际需要,认真学习改革调整后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的操作方法、数据格式文件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对这些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掌握,以期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另外,还要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制度以及台站维护等相关文件进行学习,规范日常操作行为,以期提升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减少错情率的发生。另外,要让业务技术骨干人员做好新人员的帮扶指导工作,以期增强台站整体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台站气象观测数据质量。

3.2加强观测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

业务改革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呈现复杂多样性发展趋势,而观测仪器设备是确保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观测仪器设备一旦出现损坏,会阻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会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此,必须要加强台站观测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根据吉县气象站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观测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相关制度规范,要求观测人员按照规范要求维护设备,定期对观测仪器设备做好清洁维护与保养工作,防止仪器设备出现损坏,确保台站观测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另外,观测人员在交接班的时候要仔细检查观测仪器设备,查看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要向接班人员详细交代观测业务情况,避免因自身失误而出现异常数据现象,进而提升气象观测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业务改革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全面实现了自动化观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测报工作效率,但是台站仪器设备的长期运行难免会出现各类数据异常现象。为了减少这些数据异常现象的发生频率,观测人员必须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升操作技能,全面融入新的观测模式中,同时还要加强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正常开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罗植荣.业务改革后地面测报工作中异常数据的处理[J].农业与技术,2013(12):204.

[2]李刘,谢文,李知福.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J].北京农业,2015(15):176-177.

作者简介

王鹏(1987-),男,汉族,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地面观测工作。

论文作者: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改革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异常问题处理论文_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