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_舆论导向论文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_舆论导向论文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舆论论文,导向论文,正确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从亲身的经历中感受到了这个变化;新闻媒介通过宣传报道,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这个变化的历程,把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传遍了四面八方,国人为之振奋,世界为之瞩目。新闻舆论导向既决定于大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环境。今天,回顾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我想着重围绕如何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这个问题,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充分认识新闻舆论导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新闻舆论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同时又服从、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任何一个政党都非常重视新闻舆论,都千方百计地要控制新闻舆论。美国政治学家哈洛德·拉斯韦尔对“媒介权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万能媒介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具有塑造人的信念和行为的力量。”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强调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都有极其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时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强调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提出:“要使党报成为全国安定团结思想上的中心。”他特别强调,思想文化部门“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江泽民总书记1994年1月24 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1996年9月26日, 他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又一次深刻地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邓小平同志和江总书记的这些精辟论述,是在纵观国际风云变幻,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从国际范围来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其根本原因,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多元化、私有化的舆论导向起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他们的报纸、广播、电视对共产党领袖人物肆意丑化,对社会阴暗面大加暴露,放任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共产党的各种言论占领新闻舆论阵地,从而给反对派提供了口实和炮弹,最终导致共产党政权接连垮台,社会主义毁于一旦。这一点,美国前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在《苏联解体亲历记》中写得非常清楚,他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过程时认为:“苏联的意识形态已失去对人们信念的控制”。可见,舆论导向同一个党、一个国家的命运确实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新闻舆论工作而言,我们党和国家在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牢牢把握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新闻宣传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978年,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宣传和讨论,吹响了解放思想、实现伟大转折的历史性号角,1979年,是新闻媒介对安徽小岗村等一批包产到户的农村旗帜鲜明的报道和支持,推动了经济改革从农村的突破。1992年,是《东方风来满眼春》等一批报道,满怀激情地宣传了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促进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加快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近年来,无论是党的十五大召开,还是庆祝香港回归;无论是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还是气壮山河的抗洪抢险斗争……,新闻宣传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和决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极大地振奋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保证了几件大事的圆满成功,保障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有过舆论导向出问题、给党和人民造成损失的教训,这是我们应当牢牢汲取的。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必须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新闻宣传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努力造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的舆论;努力造成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的舆论;努力造成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努力造成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舆论;努力造成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

二、新闻舆论导向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闻舆论产生于社会实践,同时又服从服务于社会实践,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真理。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历了一场伟大的变革,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场变革将更加深刻,更加波澜壮阔;与此同时,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我们的新闻宣传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

机遇首先来自于我们所处的特殊国际背景。进入8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特别是苏联的解体,国际政治由两强争霸演化为多元化格局。而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最终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们国家正是适时抓住了这一机遇,打开国门,推进改革开放,努力使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这就为我们的新闻宣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机遇来自于2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了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好局面。这就为我们的新闻宣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大环境,也提供了无比丰富、无比生动的新闻宣传资源。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急剧增长,从而拉动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公开发行的报刊2000余种,电台电视台3000余座;北京市公开发行的报纸36种,刊物137种,广播、电视节目每天均达100多个小时。如今,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在全市人民的精神生活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以北京市而言,市属的报纸、广播、电视又在北京的新闻市场中占有相当的优势,北京日报、晚报等党报在北京地区的覆盖率占64%,北京电视台节目的收视观众达98%。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宣传提供了内在动力,说明我们的新闻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认识这些机遇,把握这些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国际风云变幻,世界并不太平,西方国家中的反共、反华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并没有改变,国际间的政治斗争越来越集中、越来越敏锐地表现为新闻战、宣传战。特别是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可以通过卫星在很大范围内传送,目前在亚洲上空,就有39颗同步卫星发送200 多个电视频道的节目。

在谈到新闻宣传面临的挑战时,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国际互联网的兴起。现在国际互联网已经与报纸、广播、电视并列称为“第四媒体”,到1997年9月底,全世界约有1800 多家新闻机构利用国际互联网播发自己的新闻。我国也已有210多万网上用户。 网络新闻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图文声像并茂,同步双向交流,传播、接收、储存、检索都极其便捷。无论国际、国内发生什么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几乎都是网上的宣传“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由于国际通讯卫星和互联网的出现,使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之间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思想文化的渗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以遏制。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采取对策迎接这一挑战,否则,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的宣传将陷于被动。

从国内来说,我们进行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精神需求都发生着剧烈的新旧碰撞,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与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住房制度改革、机构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突出地成为社会的主要热点。这就要求我们要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地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努力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艰难繁重的改革重任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新闻舆论导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而把握好新闻舆论导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复杂、更加困难。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既认真总结、借鉴传统的经验和做法,又不断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探索新的办法,研究新的对策。

三、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新闻宣传战线按照中宣部的部署,努力加强舆论引导,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舆论宏观调控体系,新闻宣传基调平稳、导向正确、有声有色,为改革、发展和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这一基本结论同样是适用于北京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也必须看到,现在党和政府对舆论引导工作的要求更高了,人民群众对新闻舆论的要求也更多样化了,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

1、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宣部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有关精神,在部署新闻宣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要在继续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提出应注意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即:在加强新闻宣传的思想性上下功夫;在加强经济宣传的生动性上下功夫;在加强热点引导上下功夫;在加强舆论监督上下功夫;在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问题。

前一段时间,朱镕基同志到中央电视台视察并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进行了座谈,他赠给编辑、记者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领导同志如此关注、群众非常喜爱这一节目,主要原因在于,《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和热点引导方面有所突破。由于我们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更深、更广层次上进行的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会在社会上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形成许多的热点或话题。新闻舆论对此做出的必然反映应该是:通过开展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解疑释惑,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工作。

邓小平同志讲过:“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我们讲搞好热点引导,就是要准确摸到社会的脉搏。我们的着力点是要研究如何抓准热点、选好热点;如何使热点引导方法得当、调控有度、及时有效。社会生活千姿百态,社会现象错综复杂,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热点”,需要我们站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那些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抓住那些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选那些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促进改革发展的问题;对不同范围、不同影响面的热点问题,要区别情况,分别对待。有的要有意识地“炒热”、“聚焦”,形成强大的正面社会舆论;有的只保持适当的宣传报道力度;而对那些不利于稳定的所谓“热点问题”则不能提供任何宣传阵地。只要我们对社会生活、社情民意保持高度的敏锐性,随时发现和捕捉新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引导和调控,我们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就能坚持正确的导向。

正确地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权利,是增强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也是对社会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搞的好,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改进工作,有利于遏制社会丑恶现象。但现在我们的舆论监督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新闻单位的同志反映舆论监督难搞,批评谁都不愿意,批评谁上级就要来帮助说情。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单位又经常为新闻单位发的批评报道不实、不准确而恼火。这些情况说明我们的新闻单位和一些部门、单位对舆论监督都还不适应、不习惯。

新闻单位对舆论监督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敢监督和不善监督,还有极少数记者滥用监督权利为个人谋私利。为此,我们提出,新闻单位对舆论监督一要积极,敢于监督;二要稳妥,善于监督;三要注意引导,监督要有结果。在鼓励支持新闻单位开展正常舆论监督的同时,要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记者的教育、管理和违纪的查处,确保舆论监督的公正。北京市属新闻单位中,北京日报的“钟鼓楼”、北京晚报的“暮鼓晨钟”、北京电视台的“今日话题”、“北京特快”等一批栏目,就是由于注重了舆论监督的准确、公正,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群众的好评。

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舆论监督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干扰正常的舆论监督。在这方面,我们也想呼吁一下,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同志应当支持新闻单位开展正确的必要的舆论监督。一定要看到,舆论监督可以起到社会的“减压阀”和“安全阀”的作用,给群众化解一些怨气,帮助群众解决点困难和问题,就可以避免酿成更大的矛盾。

1998年上半年,北京市属新闻单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共刊播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500多件,涉及环境保护、私搭乱建、物业管理、下岗就业、商品质量、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等方面。经过新闻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努力,用各种形式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753件。事实说明, 只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新闻单位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合作,沟通理解,我们的舆论监督工作完全可以做好,取得好的宣传效果。

当然,讲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必须进一步明确一个大前提,就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我们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无比伟大、壮丽的事业,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新成果、新经验不断涌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始终是主导力量。我们的新闻宣传,一定要以满腔的热情,浓墨重彩地讴歌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充分反映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奋斗业绩和精神丰采,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通过新闻宣传,给人以信心、以力量,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团结奋斗。

2、积极稳妥地推进新闻事业改革。

新闻事业改革是新闻事业繁荣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舆论环境。我认为,新闻事业的改革应当从新闻管理方式和新闻业务建设两个方面入手。毫无疑问,新闻舆论必须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但在对新闻单位实施宏观管理时,应力求做到紧松有度,宽严得当。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宣传纪律上必须从严管理,绝不含糊。在这个大前提下,则应鼓励新闻单位深化改革,创新创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就是说,既要要求新闻单位保质保量做好具有共同强势的“规定动作”,又要鼓励他们积极创新推出别具特色的“自选动作”,努力使宣传报道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既具有整体的震撼力,又具有多样的吸引力。

为贯彻改革精神,使新闻宏观管理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设想,组建以北京日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确保在北京市属报刊事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经过对上海、广州组建报业集团经验的考察,现在,北京日报正在研究、完善组建集团的方案。北京电视台试验成立节目公司,实行节目贷款制,努力把电视节目生产机制搞活。

新闻业务的改革也十分重要。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就尖锐地批评过:“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 尽是会议。”6年多过去了,现在群众对此仍然反映强烈。新闻宣传在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形式、版面设置、节目安排等各方面都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要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必须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近一个时期,北京市主要新闻单位都在以改革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调整、改造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节目。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已在大范围内征求读者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策划报纸版面和内容。晚报从1999年1月1日起由16版扩为24版,日报计划从3月1日起由8 版扩为12版,并努力丰富报道面,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北京电视台组织专家、学者对全台132个栏目的节目进行集体评审, 砍掉了30多个栏目,以确保精办一批名牌栏目,推出一批创意新、有特色的新节目。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也都在努力探索、研究如何办好报纸,在报业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我们的新闻事业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舆论引导也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事关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意志与情绪,任何时候都要切实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抓好新闻宣传的政治方向,抓好新闻改革,抓好新闻工作的经验总结,抓好新闻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新闻舆论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部门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指导和管理,研究分析新闻宣传工作,确定舆论导向工作的重点和正确方向,帮助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打开思路,更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加大对新闻舆论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新闻宣传部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新闻单位对新闻舆论导向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切不可因为这几年舆论导向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就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继续加强对新闻舆论导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严格岗位责任制,实行社长、台长(总编辑)负责制。要切实抓好新闻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

世纪之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努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首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标签:;  ;  ;  ;  ;  ;  ;  ;  ;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_舆论导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