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孟飞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孟飞

安徽志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促进电力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首先就要有效排除其他影响因素,明确电气自动化的概念与要求,严格遵循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达到工程的前期质量。在电力工程中,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在电力工程中广泛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从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技术应用

当今社会,电力已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有力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的生产发展都离不开对电能的需求。现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迅猛的发展,给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1.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的一门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包括发电控制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以及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1)发电自动化技术包括火力发电自动化和水力发电自动化。其中,火力发电自动化利用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实现由点火至输出并网的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它有两种控制形式,分别是:利用计算机通过外围设备,调整常规模拟调节器的设定值进行监控;利用计算机输出外围设备直接控制整个发电过程;(2)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针对城乡及区域间电网改造进行优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配电效率,减少成本的目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及现代化设备的一项综合管理技术。(3)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实现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功能的综合系统。一般分为厂站端和主站端,厂站端主要安装于各发电厂及变电站的节点处,而主站端则主要安装于调度侧。电力调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板块:a.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b.电力系统市场经济运行与调度。c.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如今,在电力系统中负荷动态监测和仿真建模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电力系统中已经将实时数字模拟仿真系统引入其中。仿真实验室的环境特征主要表现为实时性和混合性,这样就可以给电力系统的稳态实验和暂态实验提供更加可靠、更加真实的实验信息,给多种电力控制装备提供了比较封闭的闭环系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新装备实验检测空间。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以及元件当中进化理论、模糊逻辑以及专家系统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比如,设计与规划电力系统整体性能、电力系统元件的故障清查以及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营情况等。伴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中有关智能控制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普遍,这就使得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营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电力系统中自动化保护理论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保护设备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普遍使用,比如网络通信技术、微机技术、综合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保护装置适应技术等,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保护设备的智能控制功能得到不断强化,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分层式综合自动化装备的研究和使用,使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的使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在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站中都可以使用。如今,电力系统中对智能自动化保护技术和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使其技术含量在国际上已经遥遥领先。

2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1 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是相对传统的补偿技术,主要是通过采集三项电容器和单一信号的方式进行补偿。然而,这种传统的补偿方式具有一定的缺陷,尤其是针对单相负荷用户进行补偿操作时,极易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进而出现过补或欠补等问题。如果对上述问题不能够进行及时解决,就会在运行中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将动态补偿与固定补偿相结合、将分相补偿与三相共补结合、稳态补偿相结合,不断调整并能够适应负荷的变化,大大提高补偿精度,使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2.2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作为电力工程中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技术,它主要是实现智能仪器、仪表及执行系统等之间的数字通行及信息传递,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利用现场连接形成的信息网络。该技术能够在电力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结合安全、简单、经济的优势。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是在搜集主变控制器控制范围内的所有用电总量后,将其在主控计算机中进行汇集,并利用与此特定的数字模型进行相关的数据信息计算,并在做出判断后,最终以指令的形式将信息传递至控制设备,从而实现电力工程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现场总线技术的方式是分散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控制功能,手段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目的是利用信息调度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在电力系统进行信息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对其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只需要利用计算机与信息进行连接,便能够对其进行自动化的控制。

2.3光互联技术的应用

光纤互联技术、波导光互联技术与自由空间光互联技术为现代互联技术的主要形式,该技术拥有反应时间迅速、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众多优点,一定程度上在电力系统中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光互联技术不仅具有监控数据、采集信息及分析计算等能力,而且还具有人机界面的效应。它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电网系统的重组,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及实效性,同时,通过它的强干扰功能,提高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与此同时,由于该技术所提供的画面清晰,使得管理人员在于系统判断方面更加科学化与准确化,对于存在故障与隐患可做到及时排除或解决。

2.4主动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主动数据库技术是一种新的数据库技术,它主要是面向对象;通过有机结合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可以促使数据库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够大致等同于人们的实际认知。在电力工程中应用主动数据库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展电力系统,变革和创新相关的软件技术。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主动数据库技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主动数据库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运行系统,通过分析和判断管理对象函数,来促使电力系统自动化得以有效实现。另外,目前还应用了触发机制,那么在电力系统中就可以更好的控制和实现主动数据库的监控作用,这样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读写数据,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更加充分的管理相关数据,促使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结束语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如今,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促使电力系统稳步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电力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电力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保障,从而使电力工程的发展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庆锋.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门窗,2015(2):75-76.

[2]潘海涛,孙利华.刍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182.

[3] 谢竹文,韩迪,洪泽文,李东方,郑菊芳,王亚浩,周小顺.县级供电子公司电力通信网络发展的现状及前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3)

[4]户鲁振.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4:168.

[5] 郑传琴,王海娜,樊云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15)

作者简介:

孟 飞(1986年9月7日),性别:男,籍贯:濉溪县,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技术管理。

论文作者:孟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孟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