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吕佐春

吕佐春 探析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用20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设置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

(景泰县人民医院;甘肃景泰730400)

【摘要】目的:给予对照组传统阑尾炎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康复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小,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与瘢痕发生概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选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有效率分析应用于阑尾炎护理,有极佳治疗效果。术后康复时间状况大为改善,心理状态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阑尾炎;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12-01

前言

阑尾炎疾病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较多,且患病男性群体明显多于女性,发病率为0.1%。其症状表现时而规律、时而变化,因而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手段选取相当关键。以往所常用有传统阑尾炎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尚可,但就手术后切口、创伤面积均较大,有明显缺陷。而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效果得到相应保证,且切口、创伤面积有显著改善,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1]。兹本文选用自2017.8~2018.10月经本院就诊收治阑尾炎患者200例作研究对象,探讨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现收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8~2018.10月经本院收治的200例阑尾炎患者作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72:28;年龄分布范围在14~72岁之间;平均年龄(45.12±5.4)岁。

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71:29;年龄分布范围在15~73岁之间;平均年龄(45.45±5.2)岁。

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阑尾切除手术,其方案为:术前实施麻醉处理(于硬脊膜处),并在右下腹选择切口位置,切口长度控制在6~7cm,在对阑尾切除之后,可用4号缝合线进行缝合操作。

1.2.2 观察组实施方法

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其具体操作为:取患者仰卧位置,硬膜外实施麻醉处理,并依据患者症状作切口选择,切口方式有麦氏切口与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并于脐部切口至上棘处进行连线,切口长度控制在3~3.5cm,并对腹腔内部进行腹壁剥离,运用拉钩方式拉伸切口,可扩大手术视野。在遇有局部渗脓情况,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处理,不可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而后选用阑尾钳夹住阑尾部位,实施切除操作,对于脓液和残留物作相关清理。在腹腔关闭后使用7号线进行缝合,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并作相关止血措施,止血药物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并在手术完毕之后,进行抗感染治疗,护理人员应细致观察伤口愈合程度,并在愈合之后实施缝线拆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康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为术后感染和瘢痕。

1.4 统计学方法

拟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采集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康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数据并作分析处理,用“均值±标准差”方式表示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康复时间,采用t检验方式,以“%”形式表达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康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小,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远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康复时间情况对比()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概率为1%,术后瘢痕发生概率为4%,合计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5%;对照组在术后感染发生概率为9%,术后瘢痕发生概率为18%,合计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7%。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X2=18.006,P<0.05)。

3 讨论

阑尾炎疾病类型有慢性和急性两种,若遇有急性阑尾炎发作,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可对患者生命健康有极大损害。至于慢性阑尾炎,需做到及时诊断发现并进行及早治疗[2]。而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有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传统阑尾炎切除术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其中,腹腔镜阑尾炎手术,对于医学仪器以及手术操作者自身技术均有较高要求,且阑尾炎患者所需负担的手术费用颇高,故不在本文的研究考虑范围之内。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相较于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所具备有的优势在于手术安全性高、切口及创伤面积较小,带给患者痛苦程度较低。其中,切口面积在2~4cm左右,术后的美观程度有所提升,带给腹腔以及脏器的损伤也较轻微。创口面积小,创口愈合时间便极大缩短,病情恢复有明显加快,就可及早出院,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减轻[3]。

据相关研究指出[4]:使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作用于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极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康复速度较快,且不良反应情况有明显降低。而经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为(3.8±1.3)cm,相较于对照组的(5.9±1.1)cm而言,术中切口长度明显更短,具备有统计学意义(T=14.093,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远低于对照组,具备有统计学意义(T=22.198,P<0.05。观察组不良发生概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7%,P<0.05。证明有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较之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有明显优越性。

综上所述:就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效果甚好,且不良反应有明显改善,可广为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自庆,马琳琳.小切口阑尾炎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7):2551-2552.

[2] 庞永奎.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对照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5,9(6):491-493.

[3] 张军,刘树立,屈昕芃等.3D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6):435-438.

[4] 李春生,刘铜军,申震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8):647-649.

论文作者:吕佐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吕佐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