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路桥工程的不断进步,而要想有效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在具体进行施工的时候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混凝土性能,只有在确定没有任何问题的基础上,方可在施工当中使用,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而对路桥的稳固性造成相应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就混凝土裂缝对路桥工程的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路桥工程;病害;措施
引言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桥梁出现混凝土裂缝,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文章首先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裂缝的危害,然后对路桥施工过程中裂缝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措施进行探讨,以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
1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危害
1.1渗漏危害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一旦产生裂缝就会发生渗漏的现象,水流会随着裂缝深入到道路桥梁的底部结构,使底部构件发生水解,最终造成道路桥梁基础构件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水流随着裂缝进入,由于裂缝处钢筋已不被碱性混凝土包裹,空气和水腐蚀钢筋,造成锈蚀。钢筋在低温条件下水流发生冻胀,裂缝会有所加深,一旦处理不及时,就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主体性能,影响道路桥梁的安全。
1.2锈蚀危害
在路桥工程当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就是锈蚀裂缝,主要是因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来进行钢筋的挑选,在具体进行应用的时候不但无法对模板进行支撑,同时还伴随有锈蚀情况的产生,对混凝土和钢筋进行腐蚀,从而产生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破坏,从而导致氧化膜受损,无法对钢材形成保护作用,慢慢的表面会出现起皮和膨胀的情况。假如修复不够及时的话,就会导致锈蚀情况的出现,造成各处开裂,钢筋连接的位置容易出现断开,进而导致倒塌事故的发生。锈蚀裂缝的产生不但影响了路桥工程的质量,同时路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有所降低。
2桥梁施工中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不当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等混合组成,不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合理的选择材料,容易出现裂缝,水泥性质的选择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材料标准、工程的用途和环境,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考虑温度、湿度的影响,水泥型号的选择与设计强度不符合,非常容易出现裂缝,水泥的用量少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缺乏黏性,水泥的用量过多会造成成本的浪费,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细骨料作为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在选择上对于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混入杂质的混凝土在配置混凝土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但是砂里总会掺杂其他的物质,搅拌的过程中影响水泥与细骨料的结合,使得黏度降低,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砂粒的粗细会影响混凝土之间的间隔,不合理的搭配空隙会增大,使用细砂会增加水泥的使用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2.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施工必须具备的条件,若配比中水泥含量过高,或低级别混凝土配比使用高级别水泥,或以增加水泥用量的方式增加混凝土强度,这些方法都不可取,成本增加,且因为水泥水化热过高造成结构内部温度无法及时释放造成温度裂痕。若粉煤灰掺量过多会导致塑性裂纹,并导致开裂提前,所以粉煤灰掺量适宜为好。适量掺加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利于减少收缩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受温度影响破坏了混凝土的强度
路桥表面有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温度,如果温度较高的话,混凝土就会出现膨胀,内部结构产生变化,完成浇筑后就产生硬化,再者,由于有热量存于内部和表面当中,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破坏。如果施工的时候温度较高,再加上喷水不够及时的话,路桥出现开裂的几率就相对较高,从而影响预应力和拉应力,无法对桥梁和路基起到稳定的作用,进而影响路桥的正常使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路桥开裂处会越来越大,在影响其美观的同时还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对人们得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再者,如果在进行混凝土铺设的时候温度较低,就容易起翘,进而有裂缝产生,表明温度过低混凝土不能快速粘附于路桥表面,还有可能是混凝土的温度与路桥内部温差较大,对材料性能造成影响,不能随着温度的变化,扩张和收缩,进而破坏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势必会对路桥质量造成影响。
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策略
3.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充分认识裂缝危害
飞速发展的建设事业,使得混凝土技术发展也日趋功能型与智能型,而这就要求参建的技术管理人员在学习上不断加强,对裂缝产生的危害有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学习了解混凝土结构组成以及各种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进行技术交底时,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操作人员均要到场,和施工班组一起研究讨论工程中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施工措施,保障质量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防止产生有害裂缝。
3.2施工过程做好防护措施
混凝土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对温度的控制,为了保证混凝土可以顺利的进行硬化,可以采用相关的防护措施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控制在混凝土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凝固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控制好温度,防止温度发生急剧的变化。混凝土的养护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在阳光下暴晒,温差会影响混凝土的成型。混凝土养护主要针对温度、湿度的控制,高温时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避免了阳光直射造成水分的蒸发。
3.3加强检查及时进行除锈
现阶段,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做好各方面的检查工作,看是否有开裂或者腐蚀的情况产生,假如在检查的时候一旦发现有钢筋锈蚀的情况,必须要做好除锈工作,或者是将钢筋换为具有抗腐蚀性的,确保不会腐蚀所浇筑的混凝土,有效避免路面产生裂缝的情况。而要想有效避免腐蚀情况的产生,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选用具有防锈效果的材料,能够抗氧化,将氯离子消除,对氧化膜形成有效保护,从而将混凝土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对路桥整体结构进行加固,增强内部结构的牢固性,进而有效确保施工效果。
3.4把握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
在控制混凝土温度上,第一步就需将入模温度准确把握,这对温度控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时低于28℃。但在具体施工中,混凝土经常会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的温度差,因此要将入模温度控制好,就一定要实地测量内外温度。若存在混凝土内外温差问题,在需把水温降低,再把石头的温度减少。除此之外,在测量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时,所选测量点必须保证科学合理,如此方可将混凝土具体部分的温度变化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
结语
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路桥有裂缝情况的产生,在影响道路美观以及通车舒适性的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进而影响路桥施工质量,不仅有效减少了路桥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对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唯有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防治才能从根本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孟德收.提高对路桥施工的混凝土管理的方法[J].交通世界,2018(27):42-43.
[2]赵永彬.道路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策略[J].科技资讯,2017(9):108.
[3]邰咏祺.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347-348.
[4]刘长飞.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7(4).
论文作者:张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桥梁论文; 水泥论文; 锈蚀论文; 对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