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变化及对策_大众传媒论文

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变化及对策_大众传媒论文

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方式流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对策论文,青年学生论文,当代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02(2010)04-0011-06

近些年来,学术界对社会思潮不同层面的分析与解构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关于社会思潮对人的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的影响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与经验性成果。但是,对于社会思潮影响的研究离不开对思潮接受主体的研究,相对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要薄弱一些。实际上,青年学生与社会思潮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建构的过程。本文试图从青年学生接受的角度,探讨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方式变化的动力基础、表现及其教育对策。

一、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方式变化的动力基础

青年学生接受方式的变迁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变化息息相关,并与社会思潮及其传播方式的变化相互作用。

(一)社会发展是青年学生接受方式变化的社会基础

它以社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包含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社会发展促使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并改变着社会思潮的走向。经济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们利益的增进及其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成为人们行动的基本动力。一些社会观点、思想之所以能够形成潮流,并逐步转化为社会思潮,往往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核心利益关系变化相关,新社会思潮的出现往往也代表着新利益群体的内在需求与主观愿望。其次,社会发展促进时代变迁,引起社会时尚与社会风貌变化,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行为。第三,社会发展改变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结构与基本面貌,进而改变青年学生生活的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生活基础。马克思一直强调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在《资本论》序言中他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p102)社会有机体变迁的内在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作用。经济的发展会促进社会基本结构的逐步转变,从而对整个社会宏观环境产生根本性影响。最后,社会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得以慢慢改变。它使得青年学生在认知事物、生活规律与自身习性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二)社会心理的变化是青年学生接受方式变化的社会心理基础

社会心理以一定的社会情境为基础,包括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思潮等。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很多因素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社会心理更容易因社会事件、社会时尚、社会思潮的改变而变化。当前青年学生社会接受方式的变化与各种社会心理的变化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关系。首先,社会时尚成为引领青年学生心理和行为的重要风向标。社会时尚一般代表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它往往与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好奇心理、从众心理、模仿心理、表达自我的心理等不谋而合,从而成为青年学生追捧的对象,随着大众传媒、新闻媒介和网络的发展,社会时尚对社会心理的引领作用和造势作用更加明显。其次,社会思潮与社会舆论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作用。相对而言,在社会心理中,社会舆论较为零散,呈现出碎片化、感性化等特点,要在社会舆论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潮流即所谓的社会思潮,往往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论归纳和提升。与此相反的路径则是,当一种观点、思想要转化为一种社会思潮时,它包括三级层面的传播,即从专业学术界向知识界,进而向普通大众的传播与转化过程,而“通过核心层传播的社会思潮能否被第二层一般知识界所接受和拥护,是社会思潮能否形成的关键。”[2]社会思潮的双向运动过程会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当前社会思潮表现为更加感性化、世俗化、生活化时,社会思潮与社会舆论之间的界限也更加模糊,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青年学生的判断标准。第三,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的碎片化、感性化使得整个社会态度难以达到统一,从而造成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这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价值选择,但也容易造成价值混乱,使一些青年学生更加迷茫。

(三)新技术的采用与新媒体的发展是青年学生接受方式变化的技术基础

社会技术的创新与运用既是社会发展的“杠杆”,也构成消费文化兴起的技术基础,而技术本身也成为意识形态,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技术如何生活化,为社会所用乃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恰如哈贝马斯关注的问题,“如何能够把技术上可以使用的知识转化为社会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意识。”[3](p87)技术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人们的生活话语与自觉意识,成为人们重要的意识形态。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的技术力量无意识地闯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中,在技术进步与生活世界之间形成不协调的紧张关系,从而造成严重后果。与此同时,大众传播媒介、电视、电影等也成为影响青年学生的重要方式与渠道。社会思潮往往也主要通过这些媒介经过感性化、形象化包装之后影响着青年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网络成为青年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核心平台。我们在2009年上海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的访谈过程中,通过对上海市9所高校122名学生的问卷与访谈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现今网络成为大学生接收外部信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途径。网络社会的兴起不只改变了青年学生接触社会思潮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

(四)青年学生身心的新变化是青年学生接受方式变迁的内在基础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步丰富,当代青年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与以前相比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生理发育有一定的提早化趋势。这与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相关。青少年生理的提早发育虽然会与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矛盾,但也成为青年学生接受方式变化的生理基础。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需要、动机、意志、心理机能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认知方面看,当代青年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更高,但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年相比,个体在理性化方面有所降低,这主要表现在当今的青年学生更多地关注感性的东西,而对哲理化、理论化的思潮关注较少。因而,青年学生在情感方面往往更感性化,个体需要和动机也更物质化和世俗化。青年学生这些方面的变化会影响他们接受方式的变化。

二、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方式变化的主要表现

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接受是一个缓慢的、碎片化的、复杂的过程。当代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接受方式的变化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接触领域的生活化趋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有一个不断向人们生活领域扩张的强劲趋势。首先,消费文化的兴起使得很多社会思潮更多地关心社会生活领域,社会思潮内容更加大众化、平民化。其次,通过采用大众传媒、网络等传播手段,社会思潮能够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第三,近些年来,主流意识形态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民众所掌握,这一方面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有一个大众化、生活化的发展过程,也对其他社会思潮有一定程度大众化与生活化的引领作用。与之相对,青年学生在接触社会思潮过程中,除了第一课堂以外,更多的时间是在自己生活领域通过网络、电影、电视和社会活动等接触各种经过娱乐化、生活化包装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当社会时尚在其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时,青年学生就成为“追赶时髦”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接触社会思潮领域的生活化,一方面使得青年学生更多关注与个人情感、生活相关的问题,注重个体的个性化保持与生活领域的建构;另一方面他们对国家、民族大事关注减少,对人生意义的思索逐步减少。

(二)接受时空的交错与压缩趋向

随着大众传媒、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交往和接收信息的时空观念得以根本改变。汤普森认为,“现代文化的传媒化——即现代社会的象征形式已经越来越经过大众传播的机制和机构所媒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中心特征。”[4](p83)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电话、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催化了娱乐化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青年学生对网络的运用使得他们之间的空间感得以缩短,而时间趋于无时化,在网络中时空因素被弱化,青年学生的自主表达机会得以增多,网络成为青年学生表达自我,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但是,传播渠道的激增和传播能力的快速提升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是信息泛滥。桑斯坦认为,“近来由于传播选择的激增,因此,出现无所不在的信息超载危机——太多选择、太多话题、太多观点,很不协调。”[5](p39)信息泛滥使得青年学生时空感交错,面临太多的信息冲击,缺乏自主判断,以及容易受到各种新奇古怪、不良信息的引诱。因此,在信息泛滥的时候,对信息的过滤成为一项必要手段。其次,大众传媒、网络等在提供多元选择时,也容易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在传播市场中,群体极化的现象非常重要,因为那些有明确认同的团体持续致力于团体内的讨论,“新科技,包括网络,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5](p48)因而,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的同时,也更容易造成群体内观念的闭塞。对青年学生网络群体诸多现象的关注与监控,成为现今学生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时空交错与压缩容易给青年学生造成无时空感和无历史感。新媒体和网络的兴起造成传统的时空观得以根本变化,而网络等新时空观的鲜明特点是压缩化的空间感和扁平化的时间感,这对于青年学生历史感的塑造起着一定的障碍作用,尤其是当青年学生在玩网络游戏、写博客、灌水等网络活动中,自认为是在从事一个真正的社会活动,基于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历史感和时空感就会逐步弱化,而在虚拟的时空中重构自我。

(三)接受层次的感性化趋向

伴随着社会思潮的大众化、生活化发展,内容也更加感性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文艺思潮开路,哲学思潮在整个中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诸如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等现象的出现。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思潮以人生探讨为主线,从哲学上对主观世界、人生的反思,到对经济、政治问题的批判与讨论,整体上表现为宏大的人生关怀和思辨化、理论化色彩。而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思潮的更加多元化,思辨化、哲理化、理论化的社会思潮对人们的吸引作用逐步降低,而通过眼球吸引、情感感染、娱乐性的社会思潮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社会思潮的这种变化趋势与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相互耦合,进而使得青年学生在接受社会思潮方面更加感性化。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表现出世俗化、感性化,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观扭曲、混乱与迷茫。[6](p59-69)这带来双重后果:一是青年学生在业余生活、情感发展方面更加丰富,因而有利于心理的全面发展;二是青年学生理性反思能力锻炼减少,对问题的整体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训练不足,从而不利于整体理性化水平的提升。

(四)接受过程的散点化与渗透性趋向

当代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较为系统的认识一般是通过学校的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所接受的绝大部分是主流意识形态。当前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也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难以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而社会上其他零散的、复杂的社会思潮在不经意过程中影响着青年学生。在问卷与访谈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学生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式,其次是参与感染式,而灌输式的方式所占比例极少。这说明当代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是散点化的、零碎的、反复的、无意识的过程。社会思潮本身的世俗化、感性化发展,经过大众传媒、网络等传播后更加零碎化、散点化,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在无数次零散的、无意识地过程中进行的,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可能接受社会思潮其中的思想与观点。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过程的散点化表现在接受时间与地点的不确定性,接受内容的零碎化,接受过程的不连续性,内化过程的反复性等几个方面。

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渗透性倾向反映出,一方面社会思潮更多地利用隐性传播方式来影响青年;另一方面社会思潮也更多地通过活动互动、情感感染来逐步让青年学生产生认同,从而促进社会思潮为青年学生所接受。这些变化的出现是现代大众传媒、网络迅速发展的结果。詹姆斯·罗尔认为,“爱、恨、恐惧、希望、欢乐、忧伤、厌恶:所有激情在电子媒介里发挥着良好的效用。”[7](p197)“通过‘全球性的’传播技术传来的媒介化了的情感挑逗,可能被看做远比本地的、媒介化的感情更为紧张刺激。”[7](p199)通过情绪激发、共同参与、体验与感受,青年学生更容易心理上产生共鸣,在价值观上产生认同并达成一致意见,并通过群体效应在学生群体中不断传播新的思想、观点。

三、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思潮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相结合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对青年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采取显性的教育方式,表现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理论宣传和讲解,让学生在理论上、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认识,进而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信心和决心。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发展及其对青年学生的多重影响加剧了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青年学生的难度。一方面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大众媒介、社会时尚包装以及社会舆论造势等方式,对青年学生眼球吸引、情感刺激、心理认同、价值洗礼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一个多元的“区格化”倾向,即当今社会思潮的碎片化总是在不断地分割社会群体,造成群体认同的碎片化和两极化,这是大众传媒内在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媒介受众碎片化导致任何社会中更少的共同经历,结果是共性的灾难性丧失以及产生社会两极分化的可能。”[7](p140)在此,主流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思潮的引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如何与其他社会思潮有机互动是当今中国的一个大课题。而对青年学生教育而言,一方面要强化对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显性引导功能的发挥,即要注重第一课堂对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功效,从方式上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增加情感教育、问题意识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方式。有学生认为,当前的“主流价值观不够具体,传播的方式也要具体。主流价值观要发挥作用,需要载体。”而教育方式的改变和领域的拓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则要开发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渗透功能,注重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复影响、无意识影响机制的建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其中很重要的工作就在于主流意识形态隐性渗透功能的开发。

(二)注重青年学生社会思潮辨别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根据学校实际增设有关社会思潮评析的选修课程。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了解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而文、理科学生之间对社会思潮认识的差异性也较大,很多同学往往知道并认同一些社会思潮的观点,但不知道它是属于哪类社会思潮,即在“主义”与观点之间存在严重脱节、错位现象。从社会思潮的影响角度看,有积极社会思潮和消极社会思潮之分,也有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别,但积极社会思潮并不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思潮内容与影响结果的关系往往非常复杂,因而存在好因好果、好因恶果、恶因好果、恶因恶果等诸多类型。在大学中开设社会思潮评析课程,就在于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知和辨别能力,改变对社会思潮的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其次,要鼓励学生开展社会思潮辨析的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思潮的辩论赛,开展社会思潮的研讨会,通过活动来磨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认识能力。第三,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青年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与个体自我、个体理性的发展息息相关。对青年教育应注重青年学生的自我认同、群体认同的培育,强化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三)注重社会思潮影响下青年学生的生活化建构

大众传媒时代社会思潮影响的生活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在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应拓展教育功能,关注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生活的影响以及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建构效应。一方面,社会思潮向生活领域的扩张改变了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得青年学生凭借大众传媒、网络等来开展自己的业余生活,承载各种社会思潮的无意识渗透。在青年学生的生活领域,社会思潮就这样不断地“化青年”,改变他们的接受方式、认知方式、情感状态、价值结构。另一方面,青年学生也在不断地“化社会思潮”,青年学生在建构自己观念过程中也在塑造自己所理解的社会思潮,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内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重塑社会思潮的过程,当个体对社会思潮的塑造转变为群体的共鸣时,青年群体的社会思潮建构便获得了成功,这也是青年群体引领社会潮流的重要机制。在社会思潮与青年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对青年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引领往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要引领青年学生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强化在生活空间中的学习意识,通过生活来学习、增强生活中学的实际效果。其次,要引导青年学生的生活志趣,提高生活品质。尤其要培育青年学生正确的生活观与态度,抵制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第三,教育者要融入到青年学生生活中去,经常性地与他们讨论一些社会热点、社会思潮,并进行一定的指导,尤其是对经过包装后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要进行积极的引导。

收稿日期:2010-06-20

标签:;  ;  ;  ;  ;  ;  

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变化及对策_大众传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